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7)
2023(11997)
2022(9975)
2021(8809)
2020(7098)
2019(15901)
2018(15313)
2017(28323)
2016(15580)
2015(16883)
2014(16359)
2013(16170)
2012(15500)
2011(14146)
2010(14080)
2009(12784)
2008(12424)
2007(11110)
2006(10108)
2005(9348)
作者
(50680)
(42428)
(42383)
(39727)
(26970)
(20703)
(18830)
(16626)
(16343)
(15023)
(14759)
(14121)
(13990)
(13649)
(13425)
(13088)
(12893)
(12704)
(12339)
(12279)
(11094)
(10591)
(10419)
(9800)
(9716)
(9496)
(9474)
(9365)
(8787)
(8686)
学科
(67722)
经济(67651)
(40995)
管理(40277)
(30126)
企业(30126)
方法(23402)
中国(21900)
(20544)
数学(20493)
数学方法(20313)
地方(19982)
(17133)
业经(16084)
农业(14511)
(13825)
(13709)
贸易(13697)
(13245)
环境(13208)
(11883)
金融(11883)
(11803)
银行(11747)
(11691)
(11568)
技术(11425)
(11416)
地方经济(11198)
(9344)
机构
学院(224660)
大学(223191)
(91983)
经济(90158)
研究(90096)
管理(78711)
理学(67383)
理学院(66481)
中国(66279)
管理学(65140)
管理学院(64765)
科学(60264)
(55592)
(49598)
(49271)
研究所(45362)
农业(44252)
业大(42508)
中心(39402)
(39298)
(35293)
(32745)
北京(31621)
(31059)
财经(30846)
(29354)
科学院(29027)
师范(28811)
经济学(28250)
(28153)
基金
项目(156346)
科学(121094)
基金(112486)
(103965)
研究(103895)
国家(103089)
科学基金(85191)
社会(66316)
社会科(62896)
社会科学(62881)
(62831)
基金项目(59292)
自然(57943)
自然科(56578)
自然科学(56553)
自然科学基金(55578)
(53890)
资助(45625)
教育(45581)
(40093)
编号(38417)
重点(36731)
(33086)
计划(32968)
(32611)
创新(31125)
科研(30799)
发展(30555)
科技(30268)
(30075)
期刊
(104858)
经济(104858)
研究(65552)
(51248)
中国(50273)
学报(49647)
科学(41933)
大学(35587)
农业(35195)
学学(34216)
管理(29525)
(27645)
(22755)
金融(22755)
教育(21442)
(18979)
业经(18652)
经济研究(17925)
技术(17415)
财经(14871)
业大(14597)
问题(13734)
(12856)
科技(12625)
(12571)
农业大学(12180)
林业(11015)
技术经济(10848)
(10819)
资源(10805)
共检索到34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晓霞  刘兆辉  王梅  王学君  郑东峰  孙泽强  
在露天栽培条件下,研究套种翻压不同绿肥对番茄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和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通过套种小油菜、芥菜疙瘩、香菜、水萝卜、花椰菜5种蔬菜做绿肥翻压,统计分析了露天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产量和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结果表明,与不套种相比,套种翻压小油菜效果最好,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产量增加21.98%;其次是套种翻压水萝卜,番茄青枯病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19.58%;套种翻压芥菜疙瘩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但对番茄的产量影响不大。绿肥均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细菌数量呈现小幅增加趋势。因此,套种翻压小油菜和水萝卜能够降低露天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提高番茄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凡   王戈   陶怡帆   张锦韬   欧阳铖人  
为明确多雨烟区适宜的烤烟种植密度,探讨种植密度对多雨烟区烟叶品质的影响及土壤微生物的响应特征。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CK 16 650株/hm~2;T1 18 525株/hm~2)对烟叶产质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的烟株株高增加了6.02%,产量增加了8.65%。成熟期T1处理的烟草黑胫病、根黑腐病、炭疽病的发病率分别比CK处理降低了15.38%,11.76%,18.18%。T1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比CK处理增加了1.62%,丰富度降低了0.99%;真菌群落物种丰富度增加了3.76%,多样性降低了4.71%。T1处理与CK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相似,但土壤样品中微生物优势类群不一致。T1处理的土壤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细菌相对丰度以及子囊菌门的真菌相对丰度较高;T1处理土壤的鞘氨醇单胞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和青霉属真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冗余分析(RDA)显示,环境因子(日照时长、降雨量、温度)显著影响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对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强度为降雨量>温度>日照时长;对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影响强度为日照时长>降雨量>温度。多雨烟区适当增加烤烟的种植密度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减少病害发生,进而提高烤后烟叶品质及提高烟农收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彩菊  程智慧  孟焕文  李晓敏  赵慧玲  刘同金  
【目的】明确大棚番茄连续定位套蒜第3年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定期采集土样并分析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套蒜可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3个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与单作番茄相比,连续3年套蒜能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4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套作大蒜>套作青蒜>单作番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和青蒜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较单作番茄土壤更显著。【结论】大棚番茄套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韦中  朱震  高雪莲  邓开英  冉炜  沈其荣  
利用平板计数、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PCR-DGGE指纹图谱等方法研究田间条件下连作番茄和辣椒施用生物有机肥(BOF)和常规施肥(C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产量分别提高了26.0%和19.9%,青枯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1.5%和44.7%;对于未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62.7%和142.4%,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9.6%,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43.9%和53.1%,病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73.2%和90.1%;对于发病植株,与CK相比,BOF处理的番茄和辣椒植株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佳佳  李季  杜相革  
本研究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于2002年3月开始按照有机、绿色和常规3种不同生产模式进行温室蔬菜长期试验研究。本试验分别于2009年1月18日、4月5日、7月11日、10月11日4次,分别在0~20cm和20~40 cm土层按S取样法取样,采用常规平板培养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旨在揭示不同管理方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动态变化,为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管理方式明显促进土壤细菌数量的增长。其中,在0~20 cm土层中4~10月细菌数量变化为有机处理>常规对照,且在4月份和10月份达到显著水平;在20~40 cm土层:细菌的数量表现为有机处理>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王奇赞  陆贻通  
毛竹集约经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获得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措施,然而长期集约经营导致土壤质量特别是生物学性质下降。为了探索改善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生物学性质的途径和措施,2007年开展了不同绿肥对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试验。布置了对照、白三叶、大绿豆、黑麦草及大绿豆黑麦草混播、龙爪稷等6个处理的为期7周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绿肥处理均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特性,大绿豆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最高而对照最低,二者分别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绿肥处理,其余几个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绿肥处理提高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AWCD),其中最好的是豆、麦混播和白三叶2个处理;大绿豆处理最差;豆、麦混播及白三叶与大绿豆及对照之间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中良  郑建利  孙哲  焦娟  田昌庚  高俊杰  刘世琦  
研究土壤改良剂对设施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番茄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土壤改良剂提供科学依据。选择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石灰氮、福气多、阿维菌素和基质)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品质及产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有效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拮抗菌数量,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在番茄生长后期较中期有所降低;基质栽培处理的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产量最高,分别为8.75mg/100g,78.60 mg/kg;可溶性糖含量为2.85%~3.29%;对照、基质栽培和阿维菌素处理糖酸比分别为7.57,6.91,7.70,口感最好;产量以基质栽培处理为最高,达139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延军  宗良纲  李锐  杨永岗  肖兴基  卢东  刘瑞龙  叶广涛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矿粉与有机肥混合以及单施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处理可明显促进番茄根系生长发育和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产量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及矿粉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处理,分别增产14.9%和15.8%。同时,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处理可明显改善土壤速效养分的供给水平,其NH4+-N和NO3--N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番茄生长中期和后期不同施肥处理的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以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处理最高。在番茄生长期,生态肥与有机肥混合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表明施用生态肥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和促进番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军  文庭池  郭坤亮  康冀川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都随生育期推进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明显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且随酒糟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处理Ⅲ达到拐点,再增加施肥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最高产量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从总体上讲,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方式效果好、产量高,是有机高粱生产的新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冬雪  王盼盼  常春丽  李金秋  王晶英  敖红  
以Biolog技术研究了套作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绿肥与烟草套作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团棵期和成熟期表征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说明套作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且套作草木犀的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最大值,说明套作绿肥影响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不同碳源的代谢强度分析表明,不同绿肥及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的利用程度明显高于氨/胺类、其他化合物类和聚合物类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套作绿肥及不同生长期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糖类、其他化合物类和羧酸类对微生物碳代谢差异起主要作用。套作绿肥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并且套作草木犀的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珍  牛伟  戎宏立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三氯卡班(TCC)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mg/kg三氯卡班(TCC)处理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作用,20.0~70.0 mg/kg的浓度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对于真菌,2.5~20.0 mg/kg的浓度表现为激活作用,40.0~70.0 mg/kg的浓度开始阶段表现为激活作用,随时间推移,激活作用逐渐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随后又表现为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逐渐增强。各个浓度TCC处理对土壤中蛋白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 d时抑制作用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元森  吴坤  李翠香  贾新成  
【目的】研究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种植茬次黄瓜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黄瓜连作引起土壤中细菌种群发生较大变化,其中Bacteriovorax sp.(序列同源性为93%)、Pseudomonas sp.(序列同源性达97%)和另两种未培养(Uncultured)细菌种群数量减少,而Sphingomonas sp.(序列同源性达100%)和另一未培养细菌种群数量增加。连作对土壤真核微生物影响较小,但其在根际的数量变化幅度较非根际明显。【结论】黄瓜根际细菌数量与其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而非根际细菌数量随黄瓜生长发育变化不大。黄瓜连作导致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湛方栋  何永美  陈建军  祖艳群  李元  韩明珠  方其仙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研究追肥对云南省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较多。追肥增加辣椒4个时期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数量,开花坐果期的钾细菌和有机磷菌,除盛果期外的无机磷细菌数量,对丘北辣椒土壤纤维分解菌数量没有增加效果。在辣椒旺盛生长期和开花坐果期进行追肥,S5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加0.1%微肥)对丘北辣椒土壤细菌、自生固氮菌和钾细菌,S1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对土壤放线菌,S3处理(基肥30%,追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婵娟  付岗  潘连富  晏卫红  庞国萍  
采用稀释分离法研究木霉菌在土壤中的定殖动态及木霉制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在含有基质的情况下,木霉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木霉菌在灭菌土中的存活量明显高于自然土。蕉园施入木霉制剂后,香蕉根围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显著提高,枯萎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处理区最高防效达63.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邵美琪  赵卫松  苏振贺  董丽红  郭庆港  马平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菌株对番茄的促生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拓宽NCD-2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盐胁迫下NCD-2菌株对番茄株高、地上部、根部干重和鲜重的影响,并测定抗逆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技术测定NCD-2菌株菌悬液处理(NCD0)、100mmol·L~(-1) NaCl处理(CK100)、NCD-2菌株菌悬液+100 mmol·L~(-1) NaCl处理(NCD100)和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0)条件下土壤真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盐胁迫下NCD-2菌株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正常条件下,经NCD-2菌株处理,番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部鲜重和根部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9.08%、10.37%、16.64%、15.42%和16.78%;在1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经NCD-2菌株处理,番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部鲜重和根部干重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6.86%、18.96%、21.32%、10.50%和23.99%。盐胁迫下,经NCD-2菌株处理,番茄体内SOD、POD、CAT活性和ABA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0.45%、56.18%、29.55%和34.60%。细菌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在没有盐胁迫的条件下,NCD-2菌株处理后番茄根际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菌群的相对丰度分别较清水对照(CK0)提高了7.28%、15.14%和23.03%;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群的相对丰度分别较CK0提高了50.88%、15.31%、11.32%和16.41%。在1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经NCD-2菌株处理,番茄根际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菌群的相对丰度分别较单独NaCl处理(CK100)提高了6.08%、8.19%、14.11%和4.70%;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和微枝形杆菌属菌群的相对丰度分别较CK100提高了5.54%、31.80%、23.39%和23.08%。真菌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在没有盐胁迫的条件下,NCD-2菌株处理后番茄根际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菌群相对丰度分别提高至CK0的186%、477%和1 650%;小被孢霉属(Mortierella)、木霉属(Trichoderma)和光黑壳属(Preussia)菌群分别提高至CK0的186%、108%和120%。在100 mmol·L~(-1) NaCl盐胁迫下,NCD-2菌株处理后番茄根际被孢菌门、球囊菌门和壶菌门菌群分别提高至CK100的345%、154%和921%;小被孢霉属较CK100提高了246%。【结论】盐胁迫环境下NCD-2菌株处理后通过提高番茄体内抗逆相关酶的活性、ABA的含量,增加番茄根际有益微生物的种群数量,从而提高了番茄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显著促进了番茄的生长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