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3)
- 2023(12683)
- 2022(11035)
- 2021(10257)
- 2020(8507)
- 2019(19541)
- 2018(19555)
- 2017(37611)
- 2016(20507)
- 2015(23042)
- 2014(23079)
- 2013(22799)
- 2012(20782)
- 2011(18661)
- 2010(18491)
- 2009(17068)
- 2008(16608)
- 2007(14533)
- 2006(12806)
- 2005(11432)
- 学科
- 济(79218)
- 经济(79100)
- 管理(67395)
- 业(62194)
- 企(53493)
- 企业(53493)
- 方法(36304)
- 数学(31037)
- 数学方法(30700)
- 财(22522)
- 农(21054)
- 中国(20174)
- 业经(18910)
- 制(18433)
- 技术(18282)
- 学(17504)
- 环境(14999)
- 地方(14854)
- 务(14318)
- 财务(14244)
- 财务管理(14216)
- 农业(13923)
- 理论(13823)
- 贸(13712)
- 贸易(13706)
- 企业财务(13497)
- 和(13444)
- 易(13334)
- 划(12983)
- 体(12881)
- 机构
- 大学(294334)
- 学院(292068)
- 管理(118831)
- 济(114525)
- 经济(111932)
- 理学(103119)
- 理学院(102022)
- 管理学(100410)
- 管理学院(99872)
- 研究(95529)
- 中国(69354)
- 京(62513)
- 科学(59167)
- 财(53862)
- 所(47303)
- 农(45215)
- 业大(44213)
- 研究所(42991)
- 中心(42939)
- 财经(42931)
- 江(42349)
- 北京(39423)
- 经(38949)
- 范(37684)
- 师范(37348)
- 农业(35286)
- 院(34807)
- 州(34213)
- 经济学(33824)
- 财经大学(31934)
- 基金
- 项目(202791)
- 科学(159587)
- 研究(149717)
- 基金(146982)
- 家(127403)
- 国家(126363)
- 科学基金(109143)
- 社会(93796)
- 社会科(88921)
- 社会科学(88898)
- 省(79619)
- 基金项目(78691)
- 自然(70846)
- 自然科(69148)
- 自然科学(69133)
- 教育(68273)
- 自然科学基金(67879)
- 划(66389)
- 编号(61056)
- 资助(59655)
- 成果(49415)
- 重点(45047)
- 部(44679)
- 创(43157)
- 发(42552)
- 课题(41784)
- 制(40401)
- 创新(40315)
- 教育部(38460)
- 科研(38401)
- 期刊
- 济(125481)
- 经济(125481)
- 研究(86175)
- 中国(55740)
- 学报(45994)
- 管理(44105)
- 科学(42535)
- 财(41400)
- 农(41250)
- 大学(35159)
- 教育(33348)
- 学学(33066)
- 农业(28822)
- 技术(27559)
- 融(23139)
- 金融(23139)
- 财经(20822)
- 业经(20124)
- 经济研究(19009)
- 经(17607)
- 问题(16085)
- 科技(16060)
- 图书(15291)
- 技术经济(15263)
- 理论(14976)
- 业(14447)
- 实践(13815)
- 践(13815)
- 版(13450)
- 现代(13432)
共检索到422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觅路 肖文军 龚志华 龚雨顺
为充分发挥绿茶精制加工效益 ,提高加工过程副产品绿碎茶的利用率 ,增加附加值 ,对绿茶茶坯加工过程中不同颗粒大小的副产品 (绿碎茶 )进行同一窨制工艺 (鲜花一窨 )处理 ,对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 (直径为 0 .75mm )进行不同窨制工艺处理 ,分别制成绿碎茉莉花茶成品 ,分析原料颗粒大小和窨制工艺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直径 0 .75 mm的绿碎茶为原料的成品茶 ,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综合指标评分最高 ;相同颗粒大小的绿碎茶以鲜花一窨品质较好 .
关键词:
绿碎茶 绿碎茉莉花茶 窨制工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伟丽 周跃斌 朱旗
根据不同原料、不同含水量和水浸出物含量的茶坯的一系列研究结果 ,论述了茉莉花茶湿窨机制 :高含水量茶坯中的水和水浸出物是化学吸附的载体 ;水浸出物直接影响茶坯对香气物质吸附的选择性 ;茶坯水分是增强化学吸附 ,提高吸香能力和保香效果的基础 ,并参与窨制过程的良性循环 .花茶窨制中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 ,两种作用无明显界限 ,但可能有强弱之分 .通过试验进一步佐证花茶湿窨中确有化学吸附存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珺 高水练 杨江帆
通过观察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行为学指标及全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研究茉莉花茶对抑郁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首先,对小鼠先后各进行21 d的第1次造模和灌胃治疗及第2次造模和灌胃治疗,检测小鼠在第1、2次造模前后的体重、摄食量和糖水偏好程度,发现茉莉花茶对小鼠的体征状态有改善作用(P<0.05);其次,在第2次造模前后对小鼠进行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发现连续使用茶汤灌胃和茶香气处理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P<0.01);最后,检测小鼠全脑中NA、DA和5-HT的含量,发现茉莉花茶能够明显提高NA和DA的含量(P<0.05).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建锋 杨江帆
对正常大鼠和链脲佐菌素(STZ)高血糖造模大鼠灌胃茉莉花茶茶汤,测定灌胃茶汤前后大鼠的血糖浓度和糖耐量,研究茉莉花茶对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对禁食12 h的正常大鼠灌胃600 mg·kg-1茉莉花茶茶汤后其血糖浓度有所下降;连续30 d灌胃600 mg·kg-1茶汤,正常大鼠的血糖浓度略有下降;茶汤能提高正常大鼠的糖耐量,减小血糖曲线下面积;不同剂量茶汤对STZ高血糖造模大鼠的血糖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在300~600 mg·kg-1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血糖 糖耐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雅乔 刘俊 王云
【目的】为研究茉莉花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方法】以市售四川中小叶种特级、一级茶坯与广西茉莉花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与连窨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对制品进行常规成分分析与感官分析。【结果】2种工艺加工时多酚类与儿茶素含量均随着窨次的增加略有降低,相同窨次条件下,传统工艺加工的制品多酚类含量比连窨工艺加工的高,茶黄素、茶红素总量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茶褐素含量则随着窨次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感官品质上,相同窨次条件下传统工艺的汤色与叶底的品质优于连窨工艺,外形接近,而香气与滋味品质则以连窨工艺较好。【结论】整体而言,连窨工艺的茉莉花茶品质略优于传统工艺。
关键词:
茉莉花 窨制 品质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秋萍 金心怡 黄丹樨 程淑华
为解决目前茉莉花茶生产的难题,研发了茉莉花茶新的赋香方式.结果表明: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雾化法花茶和拌和法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拌和法花茶.复合汽化法花茶的香气组分总量,酯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雾化法花茶,低于拌和法花茶;芳樟醇、乙酸苄酯、苯甲醇、α-法呢烯、苯甲酸叶醇酯、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7种茉莉花茶特征香气组分含量大小为:复合汽化法花茶(89.04%)>拌和法花茶(87.56%)>雾化法花茶(74.15%).复合汽化法花茶的感官品质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赋香工艺 香气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春牛 卢家仕 周锦业 蒋月喜 关世凯 卜朝阳
为探索广西茉莉花主产区横县连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茉莉花产量影响因素,形成土壤改良有效方案,为茉莉花低产田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对横县连作10年以上茉莉花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调查,筛选土壤改良方案并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调查土壤p H值最高4.87,最低3.82,土壤容重1.451.48 g/cm3,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低,而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较高。百花重与p H值、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H值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电导率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毛管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容
关键词:
茉莉花 连作田 土壤改良 产量调查 广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建军 周顺玉 司辉清 庞晓莉 郭桂义
采用SDE提取晴天茉莉花和最佳开放条件下雨水茉莉花精油,用气-质联用技术分别检测出70、90种香气成分.两种茉莉花主要香气组分差异不大,主要香气成分为: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乙酸苯甲酯、仭-法昵烯、吲哚、水杨酸苯甲酯、苯甲醇。最佳开放条件下雨水茉莉花香气成分中含有较多的5-羟基-1-氮茚(12.0323)、中氮茚(6.0864),而在晴天茉莉花中未检测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威江 叶秋萍 张孔禄 李玲琴 危赛民 林锻炼
研究八氯二丙醚(S421)在27种农药中的残留量及其在茉莉花和茶叶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喷施农药的部分茶叶中有检出S421;S421在茉莉花中的残留期较长,半衰期为3.78 d,而在茶叶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1.90 d;S421在绿茶加工过程中呈降解趋势,降解率达46.54%;用含有S421的茉莉花窨制扁针茶,窨花后S421残留量上升;烘干可促使S421降解,以140℃烘干0.5 h的烘箱烘干法与中火烘干4 min的微波烘干法降解效果较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怡 郑宝东
为配合生产的需要,制定茉莉花饮料的产品标准,对茉莉花总黄酮提取优化工艺进行研究,并在最佳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酶解技术提高茉莉花总黄酮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90 min、pH 6.0时,每千克介质加入4000 IU果胶复合酶在50℃酶解60 min后,总黄酮提取率达4.05%,比未经酶处理的高5.7%;过滤速率比未经酶处理的高出68%;透光率(625 nm)有所提高.
关键词:
茉莉花 总黄酮 提取率 酶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衍明 叶晓青 梁丽建 贾新平
为了揭示茉莉花粉育性并为其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研究了取粉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不同添加物浓度、pH值、温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早上8:00-9:00所取花粉活力最高,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BK(成分为100 mg/L的H3BO3、100 mg/L的KNO3、200 mg/L的MgSO4·7H2O和300 mg/L的Ca(NO3)2·4H2O)+蔗糖80 g/L+PEG4000 120 g/L,适宜的pH值6.0,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光照为35~50μmol/(m2·s...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笛 王鹏杰 郑玉成 林浥 郑知临 陈桂信 叶乃兴
根据茉莉花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茉莉花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基因,命名为JsMVD(GenBank登录号为MH311041.1).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JsMVD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sMVD基因在茉莉花植株不同组织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测序结果表明,JsMV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长度为1 500 bp,包含长度为1 26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22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上.JsMVD蛋白含有GHMP激酶N-端和C-端保守结构域,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及ATP结合位点,与野生油橄榄的相似性最高,相似系数达到88%,且进化树显示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JsMVD基因5′端启动子序列长度为893 bp,该调控序列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JsMVD基因在成熟花中的表达量最高,从高到低依次为成熟花、花蕾、茎、叶、根,且受GA、IAA和ABA不同程度的诱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萍 王黎明 张玉琼 夏涛 宛晓春
采用添加呼吸抑制剂、乙烯利的方法研究了茉莉花香气释放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 :茉莉花开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呼吸跃变现象 ,呼吸高峰出现在释香高峰前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DNP)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特异性抑制剂 (叠氮化合物 )均能抑制茉莉花开放和释香 ,表明细胞色素氧化系统提供的能量对开花释香具有重要作用 ;外源乙烯处理没有提高呼吸速率 ,高浓度乙烯不利于开花释香却促进衰老
关键词:
茉莉花 呼吸 释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伍进 程道品
当今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只有发展特色旅游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横县以茉莉花为其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必将时横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茉莉花 旅游开发 横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娅 刘晓烽 张婧 何弦 袁媛 吕美玲 黄晨星 郑祥梓 缪颖 伍炳华
探索了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的方法,发现室外种植盛开的茉莉花花瓣更适于分离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15 g·L~(-1)纤维素酶、8 g·L~(-1)果胶酶和4 g·L~(-1)离析酶共同作用下,于25℃黑暗条件酶解5 h,所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最佳.当细胞浓度为4×10~5个·mL~(-1),外源质粒DNA含量为75μg·mL~(-1)原生质体时,在200 g·L~(-1)的PEG-4000介导转化2~10 min,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茉莉花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成功鉴定了3个茉莉花来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为高通量开展茉莉花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茉莉花 原生质体 亚细胞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