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5)
2023(8764)
2022(7515)
2021(6787)
2020(6030)
2019(13955)
2018(13808)
2017(27101)
2016(15126)
2015(17374)
2014(17366)
2013(17517)
2012(16713)
2011(15117)
2010(15134)
2009(14168)
2008(14239)
2007(12959)
2006(10960)
2005(9689)
作者
(46900)
(39601)
(39391)
(37282)
(25121)
(19124)
(18083)
(15609)
(14717)
(14159)
(13301)
(13265)
(12621)
(12549)
(12432)
(12376)
(12268)
(11624)
(11384)
(11336)
(10048)
(9779)
(9614)
(9032)
(8995)
(8879)
(8872)
(8829)
(8125)
(8086)
学科
(65696)
经济(65617)
管理(45411)
(42840)
方法(36400)
(34458)
企业(34458)
数学(32916)
数学方法(32704)
(18026)
(17996)
中国(15358)
(13880)
(12278)
贸易(12276)
业经(12216)
(11890)
(11753)
财务(11725)
财务管理(11692)
农业(11621)
地方(11575)
(11319)
企业财务(11140)
环境(11104)
(10213)
(10185)
金融(10183)
银行(10163)
(9865)
机构
大学(226001)
学院(225027)
(92986)
经济(91114)
管理(87001)
研究(75629)
理学(75622)
理学院(74843)
管理学(73647)
管理学院(73253)
中国(56564)
科学(48082)
(47510)
(47181)
(42606)
(39820)
业大(38870)
农业(38138)
研究所(36452)
中心(35735)
财经(34581)
(33743)
(31476)
北京(29285)
经济学(28987)
(27168)
师范(26816)
经济学院(26581)
(26556)
(26458)
基金
项目(153153)
科学(119120)
基金(111078)
研究(106766)
(98858)
国家(98065)
科学基金(82642)
社会(67458)
社会科(64007)
社会科学(63983)
(60500)
基金项目(59193)
自然(54894)
自然科(53642)
自然科学(53622)
自然科学基金(52715)
(51086)
教育(49917)
资助(46423)
编号(42452)
重点(34895)
(34639)
成果(34334)
(32366)
(31679)
科研(30158)
创新(29725)
课题(29601)
计划(29439)
教育部(29165)
期刊
(94433)
经济(94433)
研究(59701)
学报(42080)
(41914)
中国(40103)
科学(34969)
(34015)
大学(30262)
学学(28878)
管理(28489)
农业(28307)
(20097)
金融(20097)
教育(19764)
技术(18800)
财经(17519)
(16406)
业经(15620)
经济研究(15240)
(14896)
问题(13275)
(11874)
统计(11864)
技术经济(11718)
理论(10888)
(10705)
(10636)
商业(10605)
业大(10547)
共检索到319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秋剑  吴敌  林凤敏  李长友  张永军  吴孔明  郭予元  
【目的】观察并解析绿盲蝽在不同棉花品种(系)植株上的取食选择行为,阐明绿盲蝽取食危害机制,为发掘抗盲蝽棉花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流昆虫刺探电位仪Giga-8 DC-EPG,结合体视显微镜装置观察绿盲蝽对14个不同品种(系)棉花植株的取食行为,同时田间调查不同棉花品种(系)上绿盲蝽种群发生危害动态并确定相应的绿盲蝽危害级别。【结果】绿盲蝽的刺探波型主要包括5种波型,即A波、H波、M波、B波,以及非刺探波型NP波。A波为刺探波,H波为口针在韧皮部刺探波,M波为口针进入韧皮部中破碎细胞并分泌唾液波,B波为对搅碎细胞后混合物的吸取以及口针停留后拔出波,NP波为喙和口针停留在叶片表面并未刺入波...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淑花  曹春婧  朱小芳  张蓉  王颖  
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研究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不同苜蓿品种的抗蚜机制。结果表明,豌豆蚜在刺吸取食不同抗性苜蓿品种的过程中,均产生8种波形,8种波形在6个苜蓿品种上持续的时间分别不同。与苜蓿品种抗性有关的是豌豆蚜在苜蓿品种韧皮部刺探取食过程中产生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l波)持续的时间,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品种上刺吸取食过程中产生E1波持续时间差异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宇晖  张青文  刘小侠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不同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物质的含量,旨在明确棉花体内这些物质与品种抗性的关系。【方法】以12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抗性鉴定确定这些棉花品种的抗性水平;然后分别采用Bradford法、蒽酮-硫酸法和香草醛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各生育期不同组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的含量;最后进行12个棉花品种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黄绒土棉和美中棉为高抗品种(综合抗性指数<1),AH-510、苏联棉、荆751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晓明  吴孔明  原国辉  
【目的】明确中黑盲蝽在主要寄主植物上的取食刺探行为,为评价寄主抗虫性和寄主选择习性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EPG技术研究中黑盲蝽在菜豆、苜蓿、甘蓝和小麦以及棉花的生长点、子叶、真叶等器官上的取食特征。【结果】中黑盲蝽在各寄主上的刺探电位波形由Ⅰ波、Ⅱ波、Ⅲ波和Ⅳ波4部分组成。Ⅰ波表示口针的刺入;Ⅱ波表示口针在撕裂植物组织和细胞,并向外分泌唾液;Ⅲ波表示取食;Ⅳ波表示口针的拔出。中黑盲蝽取食苜蓿和棉花生长点的每次刺探时间、每次刺探中的Ⅲ波时间均显著长于其它测试植物或器官。【结论】发现并定义了中黑盲蝽的四类刺探波(Ⅰ波、Ⅱ波、Ⅲ波、Ⅳ波)。通过比较EPG参数,发现在几种测试植物中,中黑盲蝽喜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留斌  王震  谭永安  柏立新  
为探讨棉花蛋白质含量对绿盲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3种棉花(苏棉9号、中棉29号、鲁棉研15号)的蕾、花、叶分别饲喂绿盲蝽若虫,测定其生长发育参数,同时测定不同棉花上这3种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并进行品种、器官二因素方差分析与不同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的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棉花品种上叶与蕾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花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4.9%以上。不同棉花品种上若虫存活率的高低、发育历期的长短均与其取食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叶片、花、蕾上的若虫发育历期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0.9586、0.9377,其差异程度达显著水平。不同棉花相同器官饲喂的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想顺  赵惠燕  胡祖庆  李东鸿  张宇红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苗期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机制。【方法】用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3个小麦品种苗期的取食行为进行检测。【结果】麦长管蚜在品种Ww2730上口针开始接触叶面时间显著晚于小偃22和Batis,第1次持续刺探前的刺探次数显著多于小偃22和Batis,开始刺入叶面后第1次刺探的持续时间极显著短于小偃22和Batis;在Ww2730和小偃22上的PdⅡ-1的平均时间显著长于Batis;Ww2730上C波阶段2个Pd波间的间隔平均时间显著大于另外2个品种;在Ww2730木质部取食(G波)的次数和时间显著大于其它2个品种;Batis上的点G波的次数极显著地高于Ww2730,而平均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星星  严青青  王立红  魏鑫  张巨松  
[目的]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幼苗耐寒特性,为耐寒新品种选育、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新陆早45、48、50、51、57、60号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不同棉花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和抗寒性鉴定。[结果]同一温度处理下新陆早50和57号的种子活力较强,发芽率较高,耐低温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品种较强。低温条件下棉花幼苗株高生长受到抑制,尤其严重抑制了地下部分的生长,新陆早45、48、50、51、57、60号抑制率分别为70.75%、64.89%、69.87%、50.77%、61.78%、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素红  葛长虹  周国娜  姚淑娟  路常宽  高宝嘉  
建立绿盲蝽取食胁迫下赤霞珠冬芽防御反应的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旨在为后续筛选和分析差异蛋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选取赤霞珠葡萄冬芽,分别设置绿盲蝽取食胁迫和空白对照试验,于24 h后采集样品用液氮带回,-80℃冻存;利用TCA-丙酮法、TCA-丙酮法+酚抽提法提取粗蛋白干粉;利用CBB G-250染色法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确定上样量及凝胶染色技术。扫描得到凝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均可获得双向电泳所需粗蛋白,采用TCA-丙酮法获取的粗蛋白量明显多于TCA-丙酮法+酚抽提法;2种方法所提取的全蛋白浓度差异较大,TCA-丙酮法操作更为简便,蛋白丢失少。不同上样量对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的影响差异显著,400μg蛋白上样量比800μg所得的凝胶图片上的蛋白点清晰,易于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表明,R-350更适用于葡萄冬芽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利用TCA-丙酮法抽提蛋白,400μg蛋白上样,pH值4~7 NL 17 cm的IPG胶条,G-350热染色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得到的赤霞珠冬芽全蛋白凝胶图谱,符合绿盲蝽取食诱导赤霞珠防御反应产生防御蛋白的检测要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伟  李雪源  何觉民  陆建农  
利用ISSR对8个新疆品种(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通过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60条引物中筛选到11条扩增效果好的引物,用其中2条引物UBC809,UBC841建立8个品种的指纹图谱,统计品种鉴定的置信概率达到1/8388608。结果显示,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曼  田体伟  李为争  罗梅浩  郭线茹  闫凤鸣  
【目的】明确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在8个玉米品种(系)上的取食行为,筛选出合适的刺吸电位(EPG)参数作为对不同玉米品种(系)进行抗蚜性分类的指标,为抗性玉米材料的筛选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直流型刺吸电位仪(DC-EPG Giga-4)记录玉米蚜在8个玉米品种(系)上的取食行为并进行比较分析,8个品种(系)分别为浚单20、郑单958、良玉88、先玉335、濮改340-1-1、旱21、87-1和齐319;以不同EPG参数为指标,对供试玉米品种(系)的抗蚜性进行分类,并与田间抗蚜性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之后选择合适的EPG参数,建议其可作为利用EPG技术筛选抗蚜性玉米材料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建雄  张福泉  李宗道  李贵成  周光宇  
为了寻找通过超干胚浸泡法已经将湘棉 12号 DNA导入苎麻湘苎 3号基因组中的分子证据 ,对所产生的变异后代进行了 RAPD验证 .所用 80个随机引物中 ,有 6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4与受体的 DNA多态性 ,3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2 8与受体的多态性 ,4个引物检测出变异材料 97- 4与受体的多态性 ,并且有 2个引物在变异后代中扩增出供体特异带 .这些结果说明棉花 DNA导入苎麻后引起了后代基因组的变异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 炎1 黄 芊2 蒋显斌2 龙丽萍2 黄凤宽1 黄所生1 吴碧球1  
为了解连续取食抗吡虫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对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 (Reuter)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对吡虫啉(Imidacloprid)敏感的褐飞虱种群(SN 种群)和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RN 种群)连续饲养黑肩绿盲蝽15代,观察黑肩绿盲蝽SNCF15和RNCF15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群的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以及整个世代的历期、各时段的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但SNCF15种群的产卵期比RNCF15种群长,产卵量比RNCF15种群大,且均差异显著; SNCF15 种群的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也比RNCF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雒珺瑜  崔金杰  辛惠江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初步筛选出的27个对绿盲蝽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供试的27个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总体偏低,多数品种抗性不明显或没有抗性。供试的大多数棉花品种叶片纤维素含量在苗期最高,其次是花铃期和蕾期;棉花花铃期叶片纤维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的增强而显著升高,而苗期和蕾期棉花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毅  刘爱玉  
在水培和沙培条件下,对6个棉花品种(湘农大棉1号、金农棉2号、湘丰棉3号、湘杂棉14号、湘杂棉15号、湘杂棉17号)的苗期生长特性和对钾的吸收及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培育苗棉苗钾效率系数高于沙培育苗,分别为0.709~0.865和0.559~0.753;沙培育苗,湘农大棉1号的钾效率系数最高,湘杂棉14号最低,而水培育苗,湘杂棉14号钾效率系数最高,湘农大棉1号最低;沙培育苗缺钾处理棉苗株高、主根长分别为施钾处理的67.03%~86.11%、73.68%~96.61%,水培育苗分别为89.97%~95.64%、75.68%~91.76%;施钾棉苗地上部、地下部的钾含量及单株钾积累量极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友华  束红梅  陈兵林  许乃银  赵永仓  周治国  
【目的】探讨不同遗传背景棉花品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温度敏感性特征。【方法】采用SPPS(11.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2001~2004年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纤维品质资料。【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品种的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较为稳定,即棉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具有较强的遗传(品种)特性,不同品种其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根据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大小对品种进行类型划分。研究发现各品种不同果枝部位及"四桃"间纤维比强度的变异性均存在差异,根据不同果枝部位及"四桃"间纤维比强度的变异系数分别聚类,可将14个品种划分为纤维比强度形成对温度敏感型,中间型和非敏感型3个类群。【结论】纤维比强度变异性大小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