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1)
- 2023(2076)
- 2022(1476)
- 2021(1294)
- 2020(860)
- 2019(2026)
- 2018(1880)
- 2017(2940)
- 2016(1698)
- 2015(1854)
- 2014(1817)
- 2013(1840)
- 2012(1927)
- 2011(1689)
- 2010(1886)
- 2009(1516)
- 2008(1520)
- 2007(1406)
- 2006(1273)
- 2005(1226)
- 学科
- 济(5801)
- 经济(5797)
- 管理(4991)
- 学(4386)
- 环境(4372)
- 业(3561)
- 企(2604)
- 企业(2604)
- 农(2567)
- 生态(2337)
- 中国(2283)
- 划(2263)
- 资源(2076)
- 物(2052)
- 植(2021)
- 植物(1986)
- 规划(1963)
- 环境规划(1927)
- 发(1916)
- 和(1846)
- 农业(1673)
- 地方(1671)
- 业经(1644)
- 技术(1551)
- 部门(1432)
- 门环(1421)
- 森(1306)
- 森林(1306)
- 融(1286)
- 金融(1285)
- 机构
- 学院(25719)
- 大学(25240)
- 研究(12717)
- 科学(10256)
- 农(9316)
- 中国(8968)
- 济(7824)
- 所(7630)
- 经济(7607)
- 业大(7481)
- 农业(7200)
- 研究所(7176)
- 管理(7152)
- 京(6644)
- 理学(5752)
- 理学院(5647)
- 中心(5538)
- 省(5487)
- 管理学(5448)
- 管理学院(5413)
- 林业(5287)
- 院(5114)
- 室(4808)
- 北京(4676)
- 农业大学(4504)
- 实验(4490)
- 江(4400)
- 科学院(4356)
- 实验室(4251)
- 研究院(4192)
共检索到45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2006年4月,南山区委区政府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植树月”活动。这是南山建区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植树人最多的城区绿化行动,“植树成林、造福百姓、花栽满城、绿化南山”成为南山美丽的乐章。南山全民行动,叶民辉书记、刘庆生区长等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带头植树,各单位真抓实干,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市民群众踊跃参加,短短一个月,全区累计种植乔木20.8万株,藤本16.5万株,草皮6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136万平方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南山区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的部署,南山区域管办(执法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深入开展了四个多月,全体党员增强了党员意识,明确了努力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城管工作的进展。一、活动开展情况(一)深入开展思想发动和学习培训在先进性教育第一阶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学习质量和活动效果。建立领导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把工作落实到位。党委委员带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成立了办(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办(局)上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局面。办(局)领导坚持带头制定学习方案、带头作报告、带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河渔 杨玉峰 巩虔
2005年,深圳市南山区城管办(执法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总目标,精心打造“绿色南山”品牌,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关键语: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全方位治理市容环境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南山城管办 (局)相继开展了“春节前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长宝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第二小学建校已近两年了,面对新创办的学校,我们做的是开创者的工作。近两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西丽二小全体教职工发扬“拓荒牛”的精神,在西丽二小这块热土上,播种、耕耘、开拓创新,让西丽二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向家长、社会展示了良好的形象,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西丽二小校现有学生近750名,教工51名。学生中,虽 90%来自非户籍流动人口的家庭,但经过老师们近两年的辛勤教育,其精神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包维斌 王幼奇 刘鹏 夏子书 白一茹
[目的]分析宁南山区不同林龄杏树地土壤的干层特征,明确林龄对该地区杏树地土壤干层、干燥化程度的影响。[方法]以自然条件下农田为对照,分析比较宁南山区彭阳县王洼流域3,17,23,35年林龄杏树地土壤0~600 cm土层含水率、干层起始深度、干层厚度;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及干燥化指数对土壤干层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对土壤干层影响因素进行冗余分析。[结果]3,17,23,35年林龄杏树地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为15.58%,12.79%,11.54%,11.24%,林龄越长的杏树地土壤含水率越低,3年林龄杏树地与其他林龄杏树地土壤含水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殿蓓 暨淑仪 陈飞鹏 邢福武 陈国华
深圳市南山区天然次生林区系共有种子植物 2 4 7种 ,归 78科 184属。研究表明 :该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 亚热带成分为主 ,区系优势科现象明显 ;大型属较少 ,主要为含 1个种的小型属 ;中国特有种丰富 ,地区特有种贫乏。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 ,以利植被恢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远洪
深圳市实施“净畅宁”工程以来,市城管办、南山环卫处出台了17项法规和措施,积极落实“净”工程,构建长效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南山区城管办、环卫总站等部门根据这些措施,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岗位责任制、成立环卫管理监督队等措施,短时间内使大部分旧屋村脏乱差环境有了明显变化,辖区主次干道、内街小巷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钺 钱冠杰
绿视率指标较传统二维绿化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的三维绿化效果。近年来,网络地图街景照片的发展促进了绿视率的更大范围应用。本研究以腾讯地图街景大数据为数据源,评估深圳南山区不同类型道路的道路绿视率特点,并分析道路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关系。研究通过爬取近60万张街景照片,批量计算南山区328条支路级以上道路、1048条内部路的道路绿视率,道路长度共计1189.74千米,计算得道路绿视率平均为37.88%;研究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道路绿视率特点进行评估,针对支路及以上级别道路,叠加道路所属街道、道路等级、道路性质、车道数、绿化带数、绿化模式等道路数据,从不同角度分类对比道路绿视率的高低;分析道路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关系,结合道路绿化覆盖数据,建立道路不同半径的缓冲区,分别计算道路绿视率与不同半径缓冲区内绿化覆盖率的相关性。研究得出南山区道路绿视率特点:总体上中部及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街道办间相比东高西低;主干路绿视率较其他等级道路高;辅路绿视率远高于主路绿视率;车道数越少绿视率越高;绿化带数较多,道路绿视率较高;绿化植物种类丰富度越高,绿视率越高,乔木绿化作用最佳。同时,对道路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关系分析显示,道路周边绿化覆盖率与道路绿视率相关性最高的范围为40-50米;提出道路绿化优化建议:城市建设中,重点加强道路两侧40-50米范围内的绿化,可以有效地提升道路绿视率。
关键词:
道路绿视率 街景大数据 绿化覆盖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明 贺锦红 杨亚亚 吴娜 刘吉利
为研究种植模式(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的影响,进行3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燕麦单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和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裂区试验设计,旨在揭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模式和施氮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贡献程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运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表现为施氮作用的影响要高于种植模式。施氮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间作增加幅度大于单作,施氮对产量的贡献程度要大于间作,与对照相比,单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1.73%,10.29%,3.97%;间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8.68%,31.23%,15.33%;施氮水平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施氮间作产量低于单作,可能是由于两者间的种间竞争作用所致。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马铃薯燕麦间作的种间竞争力均小于0,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马铃薯。马铃薯产量与每穴块数、每穴薯质量和大薯数呈正相关。综上,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并且施氮贡献效果要优于种植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启武 王磊 张小平 郝朝运 田胜尼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编制南方红豆杉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利用存活曲线、致死力曲线、植物种群结构动态量化分析方法等来综合分析种群的动态趋势,同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为稳定型种群,但种群早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6%的幼苗能进入第2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说明幼苗成长为幼树的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环境筛选。分析认为,由于南方红豆杉幼苗竞争能力弱,在群落中处于被动适应的地位,导致其较高的死亡率,降低了其对后期各龄级的补充能力,同时人为干扰和破坏加重了这种趋势,从而导致其濒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关键词:
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池再香 白慧 彭兴德 刘荣让 彭祖才 古德礼
在分析贵州省从江县椪柑气候适宜性的基础上,确定了椪柑生态气候主导指标,分析影响椪柑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因子,依此对黔东南山区椪柑生产进行区划,同时比较不同种植区椪柑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椪柑 气候适宜性 区划 黔东南山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燕
试验共有参试组合9个,随机区组排列,以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品种滇86-5为对照种。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产量高的组合有4个,产量最高的是滇丰4号,平均产量216.0kg/667m2,比对照增产23.6%。
关键词:
春大豆 新品系 区域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慕瑞瑞 梁熠 王乐 张晓丽 康建宏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宁夏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旱地春玉米合理密植增产机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以当地大规模种植的2个玉米品种大丰30和先玉698为试材,设置5个密度梯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干物质积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逐渐增加,在成熟期2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达到了最大值。群体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个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重、穗粗、行粒数、穗粒重、百粒重、产量等先增加后减小,秃尖率均先减小后增大,2个品种均在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比在5.25万株/hm~2时产量增加了73.39%、36.26%。【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丰30和先玉698的适宜密度是6.75万株/hm~2。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品种 产量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保宁 王怀祥
清代流民大量涌入陕南,带来了粮食压力,改变了既有的粮食供应体系。在市场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陕南玉米的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成为主要商品粮,单一农作物结构随之形成。受其影响,如果玉米丰收,则产业繁荣,社会稳定;反之,则产业衰落,社会动荡,这是清代中期陕南山区玉米——产业——社会稳定的运行逻辑,也是饥荒不断上演的内在机制。19世纪上半叶的气候突变造成了山区常态化的玉米歉收,持续冲击原有的农作物结构,饥荒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增加。于是,原先的马铃薯部分替代玉米,从救荒作物转变成为山区的重要商品粮。尽管如此,粮食——产业——社会稳定的运行逻辑依然存在,饥荒循环的故事也就不断上演。
关键词:
陕南 产业 粮食 气候突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