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0)
2023(4042)
2022(3249)
2021(2952)
2020(2243)
2019(4873)
2018(4758)
2017(8110)
2016(4722)
2015(4964)
2014(4724)
2013(4648)
2012(4515)
2011(4242)
2010(4409)
2009(4025)
2008(4072)
2007(3631)
2006(3298)
2005(2913)
作者
(17655)
(15293)
(15114)
(14052)
(9789)
(7423)
(6634)
(5838)
(5778)
(5596)
(5409)
(5214)
(5097)
(4957)
(4887)
(4813)
(4657)
(4487)
(4487)
(4375)
(4095)
(3902)
(3898)
(3515)
(3499)
(3468)
(3452)
(3432)
(3272)
(3169)
学科
(14836)
经济(14819)
管理(11597)
(9653)
(7614)
(7598)
企业(7598)
环境(5774)
(5415)
方法(5277)
中国(4233)
数学(4210)
数学方法(4110)
业经(4008)
(3547)
农业(3503)
(3131)
(3064)
资源(2983)
理论(2965)
地方(2934)
(2929)
(2874)
(2832)
(2826)
贸易(2826)
(2792)
金融(2788)
(2726)
(2656)
机构
学院(73479)
大学(73426)
研究(30746)
科学(24198)
(24149)
(22320)
经济(21688)
管理(21308)
农业(19629)
中国(19566)
理学(18561)
(18330)
理学院(18163)
业大(17678)
管理学(17502)
管理学院(17383)
研究所(17276)
(15992)
农业大学(12943)
中心(12823)
(12067)
(11874)
(11681)
实验(11038)
(10702)
实验室(10690)
科学院(10651)
(10577)
(10291)
技术(10255)
基金
项目(54266)
科学(40369)
基金(37875)
(36440)
国家(36157)
研究(32792)
科学基金(28724)
(23257)
自然(21187)
自然科(20684)
自然科学(20665)
自然科学基金(20295)
基金项目(20147)
(19783)
社会(18868)
社会科(17765)
社会科学(17754)
资助(14874)
教育(14839)
计划(13497)
重点(13455)
科技(13056)
(12433)
编号(11717)
(11650)
科研(11080)
创新(11060)
(10794)
(10778)
(10410)
期刊
(26464)
经济(26464)
学报(23801)
(23344)
科学(17676)
研究(16977)
农业(16259)
大学(16163)
学学(15714)
中国(14901)
业大(8221)
(8015)
管理(7221)
农业大学(7174)
教育(7047)
(6691)
(6463)
科技(4760)
林业(4759)
自然(4706)
中国农业(4673)
业经(4665)
技术(4609)
(4458)
金融(4458)
自然科(4029)
自然科学(4029)
经济研究(3826)
财经(3572)
资源(3485)
共检索到10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庞溦  张晓雨  潘连德  刘辰宇  刘秀  窦赟  
人工饲养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患背甲坏死病的背甲整体呈现"灰白甲"症状,用伍德灯检查有荧光现象,即疑似真菌感染;从绿海龟背甲边缘病变坏死处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真菌,编号为SDABAI,通过形态学观察、分生孢子形态并结合ITS 18S rDNA序列分析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鉴定,进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ABAI菌株(登录号为:MK583351)与Fusarium solani(登录号为:KU377470.1)基因相似性达99%,判定SDABAI菌株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真菌菌丝形态、分生孢子产生和形态也符合该菌。将患病绿海龟背甲病灶处分离得到的SDABAI菌株,接种到4 mL离心管中,斜面培养生长4~5 d长出白色絮状菌苔后,用光固化型树脂封闭在2只健康绿海龟(A1、A2)的背甲上各2只带菌离心管(A1-1;A1-2;A2-1;A2-2)内,攻毒感染第24天,A1出现被感染症状,有荧光现象,产生了和自然发病一样的症状,并于背甲边缘生长纹处分离到了和SDABAI菌株一样的腐皮镰刀菌。A2较A1症状较弱。根据绿海龟背甲整体呈现"灰白甲"症状和腐皮镰刀菌病原,定名为绿海龟背甲坏死病。选用大蒜油、艾叶油和茶树油进行腐皮镰刀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均可起到一定抑制该菌生长的效果,还可以抑制次生菌生长,大蒜油的抑菌效果最佳。特比萘芬、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5种药对腐皮镰刀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抑菌效果较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晓华  张海强  安伟  
为查明上海市奉贤区某对虾养殖场疑似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菌FHBX-1,并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16S rRNA、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综合鉴定,并检测其毒力基因。同时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的病理特征。结果显示:菌株FHBX-1经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和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序列分析,综合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且携带了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相关的毒力基因pirA~(VP)、pirB~(VP),未携带副溶血弧菌临床主要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rh基因。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菌液浓度为1.0×10~6 CFU/mL浸泡感染试验组,7 d内累计死亡率为80%,患病凡纳滨对虾具有肝胰腺颜色变白、萎缩变小,胃肠变空等症状,从病虾再次分离的优势细菌与原攻毒菌FHBX-1特性相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上皮细胞严重脱落,肝小管崩塌,呈典型的AHPND病理特征。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FHBX-1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沙星等11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新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等5种抗菌药物耐药。本研究可为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及药物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冯晓晓  施斌  陈恩磊  王国荣  吴慧明  郑永利  
该研究对2020年浙江设施栽培的番茄进行病害调查,利用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法、脂肪酸含量测定及16Sr RNA-gyr B-rpoB-rpo D四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等方法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种属鉴定,并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该研究表明番茄髓部坏死病有明显的发病中心,设施大棚中易传播扩散;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等方法确认该病原菌为绿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中生菌素对番茄髓部坏死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其EC50仅0.106 mg/L,是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安沛  王印庚  廖梅杰  张正  李彬  于永翔  
对青岛市黄岛区人工繁育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苗种大规模坏死病进行了病原、组织病理、传播途径和防控药物研究。发病金乌贼幼体不摄食,生长缓慢,体色发黑;体表、肌肉、口腕、触腕及内脏团大面积溃烂,死亡率高达90%;组织病理学显示:患病金乌贼皮肤色素细胞崩解,肌丝断裂,鳃丝崩解,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肠道微绒毛脱落;从患病金乌贼分离出3株优势菌(SE-A、SE-B和SE-C),人工感染实验表明,SE-B、SE-C对金乌贼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98×10~6 CFU/mL和8.91×10~5 CFU/mL,有较强致病力,为该病的致病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SE-B和SE-C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塔氏弧菌(Vibrio tubiashii)。分析金乌贼幼体、育苗用水和生物饵料糠虾的病原菌来源、分布和优势度,发现致病菌主要由糠虾携带进入育苗系统。分析了2株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SE-B对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SE-C对氟苯尼考和罗美沙星等敏感,对新霉素和克拉霉素等耐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延达  杨美玲  徐斌  黄俊旗  于辉  杨映  
在广东广州番禺某牛蛙养殖场发现较为特殊的疾病且传染率和死亡率较高,为查明其致病原,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中抽取其背部的积液和对其他病变部位如肝、脾等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后得到两株优势菌,然后将两株优势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进化树构建、革兰氏染色细菌和生理生化实验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一株菌株GPY923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另一株菌株GPY924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进行人工感染后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丁胺卡那、红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青霉素和氟苯尼考敏感,对多种药物耐药;海豚链球菌对林可霉素和头孢呋辛耐药,对头孢他啶中度敏感,其余药物均敏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移斌  刘洋  夏永涛  杨先乐  艾晓辉  
【目的】对患病西伯利亚鲟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为鲟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HD0824,该菌株具有高致病性,能使小白鼠24 h内死亡。经过人工感染,感染用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HD0824为鲟鱼此病病原。【结果】菌株HD0824为革兰氏阴性杆,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蛋白酶活性很强。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菌株HD0824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宁  孔令严  周昊  曹际  李槿年  相翊卿  王蒙蒙  
为了明确安徽省当涂县淡水养殖克氏原螯虾暴发性疾病的病原,取濒临死亡的病虾分离病原。从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命名为XLX1分离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XLX1分离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一步对XLX1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携带黏附素基因情况和细胞黏附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替考拉宁和米诺环素敏感或中敏,对其他7种测试药物呈现耐药。该分离株携带黏附素基因cfA和ure基因簇;序列分析发现ure ABc结构基因和ure D关键辅助基因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利国  秦国民  张晓君  毕可然  杨家新  阎斌伦  
对从患病血鹦鹉(Cichlasoma var.)肝、眼部脓肿处分离到2株细菌,对该分离菌进行人工感染实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其对血鹦鹉有较强的致病性。分离菌革兰氏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阴性,能够利用枸橼酸盐、丙二酸盐,发酵葡萄糖。综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结果,鉴定分离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氨噻酸单胺菌素和阿洛西林抑菌效果显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宁  姜芳燕  黄海  焦健  
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形态学观察发现,NL0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中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水杨素、硫化氢等13种指标为阳性,蔗糖、阿拉伯糖、木糖、肌醇、卫矛醇等10种指标为阴性。药敏试验显示,NL05对奥复星、丙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氟哌酸、利福平、洁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对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宁  姜芳燕  黄海  焦健  
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形态学观察发现,nl0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中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水杨素、硫化氢等13种指标为阳性,蔗糖、阿拉伯糖、木糖、肌醇、卫矛醇等10种指标为阴性。药敏试验显示,nl05对奥复星、丙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氟哌酸、利福平、洁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对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高学  原居林  赵云奎  袁明  
为了确定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从山东省烟台和日照两个地区人工饲养的刺参中挑取具有明显症状的幼参,从体表病灶和体内组织中共分离得到15株细菌,利用人工感染试验、细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山东省日照地区养殖场刺参表皮溃烂病的病原菌R-2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salmonida);烟台地区养殖场的病原菌Y-1为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media),Y-8为弧菌属的海弧菌生物变种I(Vibro.pelagius biovar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R-2对蒽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敏感,对氧氟沙星、硫酸阿米卡星等8种抗生素不敏感;Y-1和Y...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贾丹  史成银  黄倢  张庆利  万晓媛  许华  刘冉阳  王海波  郭程程  谢国驷  
本研究从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编号为20160303005-1,通过16S rRNA和分子伴侣蛋白groEL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将该细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血清型为O1:KUT(K untypeable)。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可引起对虾AHPND的相关毒力蛋白基因pirA~(VP)和pirB~(VP),但不携带副溶血弧菌临床菌株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n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related hemolysin,trh)基因。菌株对凡纳滨对虾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浸泡感染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为7.96×10~3 CFU/ml。对虾急性感染后,6 h肝胰腺颜色变浅,肠胃变空;9 h肝胰腺呈浅白色,萎缩变小。9 h死亡数过半,24 h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感染后对虾肝胰腺小管崩塌,上皮细胞严重脱落,呈现出典型的AHPND病理症状。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等16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头孢噻吩等5种药物表现为耐药。上述研究可为该病原的流行病学及药物防控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苏  梁静真  韩书煜  范华龙  牛志伟  邓小红  胡大胜  黄钧  
探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现象提供依据。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分别以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TH4,该菌株对禾花鲤的平均致死率为80.00%,是引起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API 20NE和16S rrNA鉴定结果,TH4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与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94(Km013815)的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毅  郑凯迪  朱成科  李云  丁诗华  孙瀚昌  
从患有烂尾病的华鲮(Sinilabeo rendahli)体内分离到两个优势菌株(编号:BB090516C-1和BB090516C-2),对分离菌株形态特征、主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鉴定后测定其16S rRNA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分离菌对华鲮有较强的致病性,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发酵型短杆菌。经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指标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维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 onas veronii biovar sobria)。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维隆气单胞菌的同源性高达9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喆  肖克宇  钟蕾  刘巧林  谭情  江辉  
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肝脏、四肢、腹水等组织划线分离,共获得3株菌,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确认其理化性质一致,均为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采取腹部注射和浸泡两种不同方式人工感染试验均证实该菌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W2011-01对左氟沙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18种药物敏感,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沙拉沙星、乙酰螺旋霉素、青霉素、杆菌肽、痢特灵、利福平、氨苄西林、强力霉素耐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