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4)
- 2023(13672)
- 2022(10815)
- 2021(9793)
- 2020(8091)
- 2019(17752)
- 2018(17891)
- 2017(33496)
- 2016(18398)
- 2015(20549)
- 2014(21047)
- 2013(20269)
- 2012(18290)
- 2011(16060)
- 2010(16595)
- 2009(15757)
- 2008(15783)
- 2007(14719)
- 2006(13339)
- 2005(12274)
- 学科
- 业(85434)
- 济(76679)
- 经济(76568)
- 企(68386)
- 企业(68386)
- 管理(65038)
- 农(46185)
- 农业(30848)
- 业经(30309)
- 方法(27950)
- 财(24177)
- 中国(21789)
- 数学(19885)
- 数学方法(19659)
- 制(18362)
- 务(17563)
- 财务(17524)
- 财务管理(17501)
- 技术(16966)
- 企业财务(16520)
- 体(16058)
- 环境(15892)
- 划(15745)
- 策(15639)
- 理论(15325)
- 和(15298)
- 地方(14971)
- 学(14727)
- 发(14116)
- 银(11720)
- 机构
- 学院(270990)
- 大学(260383)
- 济(109644)
- 经济(107361)
- 管理(106036)
- 理学(90297)
- 研究(89508)
- 理学院(89442)
- 管理学(88028)
- 管理学院(87582)
- 中国(71145)
- 农(63639)
- 科学(55624)
- 京(55301)
- 财(49733)
- 农业(48700)
- 业大(46886)
- 所(45839)
- 江(44858)
- 中心(41805)
- 研究所(41451)
- 财经(38693)
- 经(34906)
- 州(34659)
- 北京(34027)
- 范(33492)
- 师范(33084)
- 院(32194)
- 省(31377)
- 经济学(31027)
- 基金
- 项目(177645)
- 科学(139842)
- 研究(131990)
- 基金(126156)
- 家(110075)
- 国家(108933)
- 科学基金(93987)
- 社会(84401)
- 社会科(79546)
- 社会科学(79520)
- 省(74387)
- 基金项目(67223)
- 划(59424)
- 自然(59208)
- 教育(58351)
- 自然科(57750)
- 自然科学(57728)
- 自然科学基金(56690)
- 编号(54474)
- 资助(49404)
- 成果(42354)
- 发(40393)
- 业(40139)
- 重点(39760)
- 创(39410)
- 部(37756)
- 课题(37607)
- 创新(36069)
- 国家社会(34579)
- 农(34535)
- 期刊
- 济(137802)
- 经济(137802)
- 研究(74822)
- 农(65662)
- 中国(58185)
- 农业(44153)
- 学报(43229)
- 管理(41670)
- 财(40828)
- 科学(40543)
- 大学(33466)
- 学学(32084)
- 业经(30194)
- 技术(26853)
- 教育(26848)
- 融(26470)
- 金融(26470)
- 业(23193)
- 财经(18829)
- 经济研究(18736)
- 问题(18350)
- 经(16313)
- 版(15467)
- 技术经济(15283)
- 农村(14763)
- 村(14763)
- 农业经济(14320)
- 世界(13984)
- 科技(13830)
- 资源(13435)
共检索到414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刘磊磊
任何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行都需要一系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与指导,该文试图在维持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一般性的前提下,根据绿洲地区的特殊性设计出符合绿洲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绿洲生态农业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芳 李万明 谭爱花 曹健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滴灌技术 农业现代化 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智强 程序
就如何设置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问题 ,提出了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然后基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 ,从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 ,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生产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 张淑英 夏心旻
为及时了解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发现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促进各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全国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即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开展。本文在理清了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紧扣其本质要求,构建了一套由6大类18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这18个指标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标值。最后结合江苏建设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黎明 袁兰
文章依据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客观标准 ,参照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农业现代化指标设置 ,在实事求是、系统性、阶段性、可比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权威性、透明性、完整性、无重复性的原则指导下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杰,郭彦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冰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春霞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对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薄弱环节和进展有清醒的认识,而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文章将国内现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带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指标体系,第二类是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指导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标体系,第三类是国内的专家、学者依据自己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并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体系不够完善、可比性较差、操作性差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
广东 农业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建梅 文化 钱友山
农业现代化涉及内容广泛,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动态性,评价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需要一套应时、应地的合理的指标体系。本文以北京农业现代化为例,分析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改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德三 刘利
海城市农业现代化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高德三刘利海城市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腹地,北距钢都鞍山仅30公里。长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纵穿南北,沟海、海岫铁路、大盘公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为北纬40°28′—41°10′,东经122°18′—123°08′,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崔凯
本文通过设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25年(1985~2009)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25年(1985~2009)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测算过程中,采取了分区域、分指标对比,并始终考虑到过去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对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各指标的作用各有不同,但今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将更注重农村社会化和农业可持续化等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琦 胡资骏
以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提出的指标体系为例,将原有12个评价指标精简为9个,并用因子分析法取代了原有的层次分析法,有效克服了权重设置主观性较强的不足。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在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方面,简化的指标体系与原指标体系具有相同评价结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蔺海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向市场经济转轨,庭院经济在农村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有其特殊的贡献。本文着重就庭院经济在我国内陆绿洲区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及效益作一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允 许世卫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略与新目标。科学合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既是评价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进展的标尺,又是检视短板弱项的工具,有助于平稳有序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内涵,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探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研究表明,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一级指标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与政策支撑6个二级指标22个具体指标,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包含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教育文化、农村治理、农村社会发展5个二级指标17个具体指标,由此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共39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设定39个具体指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和2050年全面实现两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