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5)
- 2023(15320)
- 2022(13295)
- 2021(12296)
- 2020(10137)
- 2019(23492)
- 2018(23500)
- 2017(45928)
- 2016(24903)
- 2015(27916)
- 2014(28097)
- 2013(27816)
- 2012(25763)
- 2011(23332)
- 2010(23587)
- 2009(21709)
- 2008(20960)
- 2007(18507)
- 2006(16743)
- 2005(14895)
- 学科
- 济(117091)
- 经济(116975)
- 管理(71875)
- 业(65944)
- 企(54243)
- 企业(54243)
- 方法(43709)
- 数学(37744)
- 数学方法(37322)
- 中国(30623)
- 地方(29162)
- 农(28469)
- 财(24487)
- 业经(23891)
- 学(23523)
- 农业(19153)
- 环境(18623)
- 制(18350)
- 贸(17520)
- 贸易(17507)
- 易(16853)
- 理论(16763)
- 和(16670)
- 地方经济(16212)
- 策(16208)
- 划(15636)
- 技术(15018)
- 银(15003)
- 银行(14968)
- 发(14939)
- 机构
- 大学(355457)
- 学院(355199)
- 济(150662)
- 经济(147302)
- 管理(140784)
- 研究(123981)
- 理学(121077)
- 理学院(119703)
- 管理学(117834)
- 管理学院(117171)
- 中国(91567)
- 京(75961)
- 科学(74332)
- 财(67180)
- 所(61614)
- 研究所(55817)
- 中心(55159)
- 财经(53356)
- 江(53067)
- 农(52766)
- 业大(49488)
- 北京(48459)
- 范(48408)
- 经(48297)
- 师范(48059)
- 院(45273)
- 经济学(45148)
- 州(42846)
- 农业(40725)
- 经济学院(40249)
- 基金
- 项目(236853)
- 科学(186550)
- 研究(176120)
- 基金(171072)
- 家(147262)
- 国家(145994)
- 科学基金(126072)
- 社会(111795)
- 社会科(105881)
- 社会科学(105851)
- 省(91623)
- 基金项目(90985)
- 自然(80603)
- 教育(79570)
- 自然科(78653)
- 自然科学(78638)
- 自然科学基金(77172)
- 划(76850)
- 编号(72443)
- 资助(70120)
- 成果(59201)
- 重点(52398)
- 发(51935)
- 部(51925)
- 课题(49903)
- 创(48391)
- 国家社会(45393)
- 创新(45088)
- 教育部(44760)
- 人文(44117)
- 期刊
- 济(175857)
- 经济(175857)
- 研究(112254)
- 中国(65958)
- 管理(52642)
- 学报(50037)
- 财(49562)
- 科学(48893)
- 农(48378)
- 大学(38242)
- 教育(37660)
- 学学(35882)
- 农业(33091)
- 融(32186)
- 金融(32186)
- 技术(31115)
- 经济研究(27800)
- 业经(27050)
- 财经(25890)
- 问题(23877)
- 经(22225)
- 技术经济(18596)
- 图书(18423)
- 现代(17458)
- 理论(17052)
- 业(16409)
- 贸(16404)
- 资源(16142)
- 科技(16092)
- 发(15577)
共检索到53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鹏 赵明
"城市双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提升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额济纳旗实践研究为例,通过剖析绿洲小城镇的特征、问题和"城市双修"的诉求,从生态安全格局修复、文化特色风貌修补、服务设施扩展完善、道路交通出行优化等四个方面探讨绿洲小城镇的"城市双修"策略。
关键词:
绿洲小城镇 城市双修 额济纳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丽 周立华 陈勇 赵敏敏
[目的]探索生态政策作用下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对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部沿河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于南部梁外区,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南部梁外区。北部沿河区农户选择以农为主生计策略的比例高于南部梁外区,而选择以非农为主的比例低于南部梁外区。(2)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是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共同关键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对两区域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然资本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而言,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生态政策影响较小的北部沿河区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均大于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南部梁外区。[结论]杭锦旗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具有区域差异性,生态政策是促使农户生计状况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政策的作用下,农户的生计策略仍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生态政策也通过影响农户可实际运作的生计资本而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牧民 锡林郭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道日娜
本文基于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本内蒙古东部四个旗的农户调查数据,从生计资本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依存关系。研究表明,农户牲畜数量、户主高中教育程度与生计多样化选择负相关,农户社会交往的职业种类与生计多样化正相关。最后提出了提升农户生计资本和扩大生计多样化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多样化 农牧交错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但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却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没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牧民 锡林郭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城镇 省界 规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欧阳旭
阿拉善左旗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地多人少、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的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相对集中、城镇规模小、城镇间联系不密切以及资源开发的无序是该地区现阶段的典型特征。文章针对该类区域的特点,以阿拉善为例,提出了空间发展的总体构想,并提出了强化功能分区、开放性构建空间发展轴、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以及构建开放性的交通大通道的空间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书 钱耀军 何海霞
文章认为,海南小城镇建设面临着城镇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任务,需要结合小城镇资源禀赋优势,客观分析特色资源条件,系统规划特色建设布局,合理确定特色功能定位,积极培育特色资源优势,寻找出一条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促进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城镇 资源 特色建设 海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郝海广 李秀彬 谈明洪 赵宇鸾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不再受食物需求的限制,在种植结构选择方面自由度更大。论文通过农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农户作物选择机制:作物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农地地块的差别、农户资源禀赋与家庭特征。研究发现,在劳动力普遍非农务工的背景下,劳动力约束成为农户作物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作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农户倾向于在质量较好的土地上种植这些作物。在农牧交错区,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养殖业的强烈影响,兼有饲料用途的莜麦得到普遍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平 徐斌 章力建
【目的】县域(县级区域)是中国同时具备地域、空间和行政独立性的最基本区域单元,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运用基于生物物理量计算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显示,阿鲁科尔沁旗人均生态足迹以6.01%的年均增速从1982年的1.19gha增长到2003年的4.05gha,从1982年人均0.58gha的生态盈余,转变为2003年的人均生态赤字1.47gha;全旗生物生产性面积供需不对称,存在结构性错位;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衡量的资源利用效益一直处于低水平。【结论】研究表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会珍 刘绍民 于小飞 张劲松 周择福 邬俊义
地表蒸散量的准确估算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意义重大。本文以毛乌素沙地腹地——内蒙古乌审旗为例,应用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平流-干旱模型,结合1km分辨率的NOAA/AVHRR、MODIS反照率资料和气象资料,对乌审旗1981 ̄2003年的地表蒸散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审旗多年平均年蒸散量为252mm,变化在200 ̄310mm之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多年平均年蒸散量的相对变率在10% ̄24%之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逐年蒸散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递增。(2)以2002年为例,按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划分,蒸散量最大的是水体,耕地次之,再次是草地和林地,沙地最小。(3)蒸散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份在300mm以上,最小年份在200mm左右;从年内变化看,蒸散量呈“单峰”正态分布,一年内蒸散量主要集中在6 ̄9月份。(4)通过误差分析可以看出,乌审旗蒸散量的模型估算值比实际测量值偏低,大约低9%左右。
关键词:
地表蒸散量 遥感 内蒙古乌审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伊热鼓 姜文来
[目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是对改革运行效果及模式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改革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绩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对衡量改革绩效与目标的一致性、探寻改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黄河南岸灌区,是西北地区渠灌典型代表,作为改革80个试点县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杭锦旗为例,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建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估。[结果]2014年杭锦旗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评价为0.416,2015年改革的评估结果为0.620,增加了1个等级。[结论]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其中,经济绩效最为明显,节水绩效和社会绩效继之,生态绩效最小,但考虑到观察年限较短,政策的滞后性等原因,需要继续观察研究。
关键词:
农业水价 综合改革 灌区 绩效 评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文强 侯向阳 董海宾 李西良 尹燕亭 刘慧慧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类型15个旗(县) 848户牧户的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熵值法评估不同类型生计资本的权重,然后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牧民生计资本与旱灾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50.12%的牧户认为过去5年发生了旱灾,并有47.52%的牧户采取旱灾应对策略。2)牧民应对旱灾策略主要为购买草料、出售家畜和转场放牧,占比分别为33.02%、15.80%和10.38%。3)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对其采取的旱灾应对措施购买草料、出售家畜、走场放牧、寄养家畜、外出打工存在显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由于生计资本存量较低,应对旱灾风险的策略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多元化信贷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化牧民协会等措施增强牧民旱灾抵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城市增长效率及差异研究——以内蒙古的20个城市为例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成因、过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再认识——以内蒙古、上海为例
环境行为学导向下小城镇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紫湖镇为例
“精明收缩”理念下东北林区城镇规划应对——以内蒙古根河市为例
城镇化视角下的牧区商品市场化探讨——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融资的替代和转化效用研究——以内蒙古西部地区为例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生态安全—公共健康协调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