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2)
2023(11219)
2022(9985)
2021(9532)
2020(7743)
2019(18383)
2018(18441)
2017(35953)
2016(19540)
2015(22058)
2014(22100)
2013(21634)
2012(19614)
2011(17532)
2010(17584)
2009(15781)
2008(15110)
2007(12963)
2006(11174)
2005(9582)
作者
(56353)
(46631)
(46512)
(44270)
(29794)
(22487)
(21097)
(18511)
(17784)
(16624)
(16129)
(15546)
(14774)
(14655)
(14487)
(14168)
(13997)
(13967)
(13258)
(13230)
(11681)
(11353)
(11238)
(10651)
(10348)
(10348)
(10314)
(10303)
(9271)
(9241)
学科
(77316)
经济(77238)
管理(55531)
(51493)
(43689)
企业(43689)
方法(39735)
数学(35063)
数学方法(34398)
(19277)
(18636)
中国(18268)
(16875)
业经(16529)
地方(15259)
理论(14073)
环境(13860)
(13131)
贸易(13123)
(12972)
农业(12799)
(12735)
技术(12346)
(11643)
(11491)
(10997)
财务(10923)
财务管理(10904)
企业财务(10276)
(10076)
机构
大学(273265)
学院(272466)
管理(112344)
(102365)
经济(100032)
理学(98554)
理学院(97472)
管理学(95384)
管理学院(94932)
研究(88128)
中国(63446)
科学(58334)
(58318)
(44299)
(44149)
业大(43019)
(42970)
研究所(40960)
中心(39430)
(37835)
北京(36894)
(36503)
财经(36358)
师范(36161)
农业(33807)
(33049)
(32728)
(31367)
技术(29835)
师范大学(29281)
基金
项目(195159)
科学(153007)
基金(140875)
研究(139862)
(123357)
国家(122369)
科学基金(105596)
社会(85641)
社会科(81187)
社会科学(81160)
(76962)
基金项目(75323)
自然(71586)
自然科(69928)
自然科学(69914)
自然科学基金(68605)
(65090)
教育(64665)
资助(59158)
编号(57379)
成果(45190)
重点(43732)
(41926)
(40862)
(40404)
课题(39247)
科研(37816)
创新(37624)
大学(35975)
计划(35930)
期刊
(106829)
经济(106829)
研究(75578)
中国(46824)
学报(44107)
科学(41114)
管理(40052)
(37928)
大学(33111)
(31405)
教育(31389)
学学(31173)
农业(27068)
技术(25052)
(18722)
金融(18722)
业经(18120)
经济研究(16942)
财经(16224)
图书(15268)
科技(14294)
(14220)
(13642)
技术经济(13480)
问题(13431)
理论(13411)
资源(12804)
统计(12700)
实践(12565)
(12565)
共检索到378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慧卿  李慧勇  张景波  赵秀莲  江泽平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绿洲以及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VerHoef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提出的格局强度及多种群格局一致性指标等分析方法,分析两个群落内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多规模格局内植物种的贡献率及其组合、格局强度以及格局一致性,探讨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间关系,为该区人工防治荒漠化及植被恢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较小,而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规模相对较大;两个群落都以多种群灌木格局为主;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大,但格局一致性却相对较低。而井灌区则正好相反,整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慧卿  赵秀莲  张景波  李慧勇  江泽平  张洪江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白刺群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VerHoef等1989年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Dale等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以及Noy Meir等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对比分析了两个群落的植被格局特点,包括格局规模、不同格局规模上植物种的组合、植被沿样带的变化,格局强度以及格局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两个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都是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相同的植物种在不同的格局规模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间联结关系会不一样。与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的半固定白刺群落平均格局规模数较多,格局规模相对较大,相应的格局强度较低,格局一致性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普幸  鹿晨昱  姚晓军  曹立国  
在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个样地(共计6.25hm2),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结合7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幼苗缺失,幼树极少,年龄结构大体呈倒金字塔型,为衰退种群;林分偏老,十分稀疏矮小。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后坑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最不完整,衰退演替速度最快。除大马迷兔外,研究区胡杨表现为聚集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地形、水资源、气候、土壤等异质性生境密不可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恒斌  张惠娟  贾桂霞  
对沙冬青的株高和冠幅进行分级,研究磴口县3个沙冬青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次指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Cassie指数1/K、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7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动态,考察沙冬青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冬青种群结构有差异,但都呈现衰退趋势。不同生境的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聚集强度不同,聚集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样地2在25和100m2的范围内集群分布,样地3在150m2范围内集群分布,样地1在7个取样面积下,均成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亮  马忠明  杜少平  
【目的】为优质甜瓜生产提供科学施肥依据,以挖掘产量潜能,降低生产成本,防止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方法】连续两年田间试验按氮、磷、钾3因子5水平312-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进行,建立以甜瓜收获后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肥料效应方程,解析肥料的独立效应与交互效应,确定甜瓜氮磷钾施用量阈值。【结果】相对于不施肥处理(N0P0K0),施肥后甜瓜产量提高了16.42%—65.98%,SSC提高了6.71(2012年)和6.62(2013年)个百分点;在其他两个施肥因子一致时,施氮量由0增加到360 kg·hm-2,产量分别提高31.23%(2012年)和31.47%(2013...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逢清  杨德刚  穆桂金  胡汝骥  
本文系统分析了绿洲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阈限。干旱区绿洲规模的扩张在总体上要受到资源、环境与生态阈限的制约。在绿洲经济发展过程中 ,无视这些阈限的制约 ,就会出现绿洲规模扩张的无度化 ,并产生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 ,导致绿洲人地关系的极度失调。因此 ,要摒弃绿洲可无限扩张的认识。绿洲规模调控或绿洲适度规模的研究 ,应以这些阈限为理论基础 ,绿洲可持续发展在客观上也需要对这些阈限的深刻揭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浩天  姜云璐  曹月娥  贺忠发  赵敏  许仲林  
【目的】探究喀什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绿洲区永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方法】以我国典型的干旱绿洲区——喀什地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模型和景观连接度对生态源地进行分析与确定,应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和重力模型对连接各生态源地的生态廊道进行识别与分析,结合生态断裂点识别和生态网络分析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提升。【结果】(1)喀什地区生态斑块面积占比较高,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础,但斑块数量多、面积差异大,导致生态斑块破碎度大,有较大的生态安全隐患;(2)生态斑块、生态源地及核心生态源地的分布形成明显的差异性分区,最终确定出16块核心生态源地;(3)识别出66条总长为5693.356 km的生态廊道,其连通生态源地的作用较好,能满足连通层次的安全;(4)提出“一源、一廊、两区、两带、三核、三轴”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生态安全保护提供选择的优先级。【结论】喀什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修复对区域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骁勇  刘世荣  赵广东  马全林  
在甘肃省民勤绿洲选择典型的绿洲农田 流沙过渡带 ,研究了 2种主要群落类型红柳群落和白刺群落的建群物种红柳 (Tamarixledeb)和白刺 (Nitraiatongutorum)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水分利用特征 ,并比较了不同部位的土壤呼吸速率。虽然 2种植物单位叶片干重的净光合速率相似 ,但是红柳植株和以它为建群种的红柳群落比白刺植株和白刺群落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和土壤呼吸速率 ,因而也具有更大的碳素地球化学循环强度。在红柳群落到白刺群落直至流沙的荒漠化演替过程中 ,群落及整个区域的碳素循环和养分周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循环强度和时空变异程度呈下降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普幸  
通过在疏勒河中下游天然胡杨林区设置7个样方6.852 4 hm2,采用相邻格子法和动态数量值,分析胡杨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中下游及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中游幼苗缺失,幼树不多,中树最多,占总数的72.15%,大树较多,老树甚少,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型,林分年轻、稠密、高大,每公顷胡杨总数是下游的13.45倍。下游幼苗缺失,幼树极少,中树较多,大树最多,大、老树占总数的62.54%,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林分偏老,稀疏、矮小。中下游均为衰退种群。胡杨种群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为下降种群;且存活率幼、中树高于大、老树,中游明显高于下游。种群数量动态计算表明,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伊莹  邹旭阁  王寅  王健铭  李景文  
【目的】生态输水工程实施后,胡杨种群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恢复效果远不如与其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多枝柽柳显著。本研究拟探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下,胡杨种群的适应优势是否受到多枝柽柳伴生的影响,以期为胡杨林的保护管理和绿洲生态输水方案制定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以西北干旱区河岸林群落的关键建群种胡杨和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选取目前野外常见的两种土壤水盐生境(相对高水高盐和水盐适中),分析两个物种种群空间分布及其与水盐的相互关系。【结果】(1)在相对高水高盐的环境中,胡杨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幼龄木极少且更新受限,而多枝柽柳则表现稳定状态。水盐适中的环境中,胡杨种群结构稳定,各龄级相差不大,多枝柽柳种群则表现为增长趋势。(2)不同土壤水盐条件下,两个物种主要以聚集分布为主以抵抗不良环境的胁迫,胡杨幼苗的生长还会受多枝柽柳伴生抑制。(3)不同的土壤水盐条件会造成两物种多度的差异。多枝柽柳与胡杨种群个体数的比值均与盐分呈正相关,但在盐分含量不高时,随水分的增加,多枝柽柳种群个体数量减少,胡杨种群个体数量则增多。【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除环境过滤作用外,多枝柽柳的竞争也是目前胡杨在演替过程中表现出衰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盐环境中多枝柽柳会逐渐取代胡杨,水分条件的改善可以减缓这种趋势的发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雪梅  柴仲平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为主要研究区域,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盐生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具有最高的优势度指数(C)和最低的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以骆驼刺为优势种和梭梭为主要伴生种的群落Ⅱ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但优势度指数较低,结构相对稳定;而以柽柳和梭梭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Ⅰ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和中等水平的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群落中物种数较多,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以芦苇和骆驼刺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Ⅵ,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优势度指数和物种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代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修建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制定严格的灌溉用水制度,设立完善的水利管理机制。灌溉中既体现了《水部式》"依次取用"和"务使均普"的总原则,又保持地方用水的独特性,在灌溉中始终遵循"自下始"的原则。按照"以水定地""以地定役"的原则,建立灌溉设施日常维护机制。西州和沙州绿洲农业的灌溉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灌溉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伟  沈冰  黄领梅  宁力强  莫淑红  
在灰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根据灰色GM(1,N)建模原理,对和田绿洲蒸发能力建立了GM(1,3)预测模型,经检验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同时也说明了GM(1,N)模型在中长期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恒斌  郝玉光  丁琼  贾桂霞  
沙冬青是西北荒漠地区珍稀常绿阔叶灌木.该文在其分布区内,综合土壤、水分条件,选定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磴口县、内蒙古乌拉特后旗4个地区作为调查样区,研究了沙冬青植物群落和沙冬青根瘤的特征.结果表明:沙冬青植物群落组成较为丰富;因水分、土壤类型及地形差异,不同样区内沙冬青群落成分、结构有一定变化,水分是沙冬青植物群落的决定性生态因子;沙冬青根瘤的最佳采集时间是在结果期之前,根瘤的外部形态呈现多样性,不同样区根瘤的着生部位有差异;水分是根瘤菌侵染沙冬青根系并形成根瘤的主要限制因子;沙冬青群落其他豆科植物的根瘤与沙冬青根瘤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  张小雷  李寿山  杜宏茹  
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是城市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新疆城市是绿洲城市典型代表,其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将1995—2010年新疆18个绿洲城市作为研究序列和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标、均匀性指标、优势性指标,分别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多元度、复杂度、稳定度、垄断度;并从21个影响土地利用景观演变的因素中,通过统计相关性筛选出4个主导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15年间新疆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呈现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复杂、多变态势;土地利用景观均匀性演变过程呈现螺旋性上升,城市间差异较大;城市土地景观分异性依然存在,但趋于下降。②新疆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多元,同时南北疆各城市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影响,差异性较大,城市空间扩张和生态退化对土地利用景观的变化呈现双向递推模式发展,同时受城市空间外部扩展的挤压和生态退化的内部侵蚀的作用。③城市土地产出效益,土地经济投入效益和城市扩张成为影响新疆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演变主要因素,表明人文因素成为绿洲城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性演变的主导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