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4)
2023(7563)
2022(6749)
2021(6136)
2020(5208)
2019(12476)
2018(12312)
2017(23724)
2016(13239)
2015(15118)
2014(15270)
2013(15383)
2012(14743)
2011(13362)
2010(13476)
2009(12684)
2008(12861)
2007(11634)
2006(10064)
2005(8919)
作者
(41936)
(35407)
(35342)
(33595)
(22405)
(17334)
(16211)
(13994)
(13357)
(12762)
(12077)
(11998)
(11385)
(11303)
(11250)
(11236)
(11023)
(10558)
(10457)
(10205)
(9057)
(8805)
(8788)
(8096)
(8057)
(8048)
(7875)
(7860)
(7240)
(7225)
学科
(59408)
经济(59362)
管理(39064)
(35422)
方法(29046)
(28344)
企业(28344)
数学(25893)
数学方法(25698)
(15960)
(15910)
环境(15569)
地方(14634)
(14360)
中国(13584)
(11003)
贸易(11001)
业经(10843)
(10581)
(10480)
农业(10420)
(9900)
(9199)
(8810)
财务(8794)
财务管理(8769)
企业财务(8290)
资源(8114)
(8014)
金融(8012)
机构
大学(199663)
学院(199193)
(79721)
经济(78036)
管理(74340)
研究(70327)
理学(64487)
理学院(63659)
管理学(62369)
管理学院(62036)
中国(51605)
科学(47629)
(42945)
(41163)
(38026)
(35640)
(35146)
研究所(35124)
业大(34720)
农业(32823)
中心(32298)
财经(28384)
(26876)
师范(26540)
北京(26106)
(25552)
(25139)
(24568)
经济学(24256)
(23330)
基金
项目(135771)
科学(105437)
基金(97699)
研究(93271)
(87057)
国家(86377)
科学基金(72593)
社会(58383)
社会科(55265)
社会科学(55241)
(54990)
基金项目(52894)
自然(49289)
自然科(48007)
自然科学(47989)
自然科学基金(47102)
(45884)
教育(42104)
资助(40037)
编号(36688)
重点(31597)
(30006)
(29629)
成果(29087)
(27587)
科研(27121)
计划(26871)
创新(25964)
课题(25858)
大学(24510)
期刊
(86520)
经济(86520)
研究(51939)
学报(37234)
中国(36172)
(35155)
科学(33073)
(27852)
大学(26464)
学学(25246)
管理(23968)
农业(23665)
教育(16085)
技术(15987)
(15465)
金融(15465)
业经(14424)
(13932)
财经(13794)
经济研究(13261)
资源(12211)
问题(11867)
(11697)
(10764)
技术经济(10264)
统计(10039)
商业(9507)
科技(9329)
(9266)
业大(9198)
共检索到28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桂伟峰  温庆忠  
【目的】研究绿汁江下游区域天然灌草丛群落在同一地理单元中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规律,探索群落分布形成机制,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的重要挟点,提出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办法。【方法】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PCA),以峨山县绿汁江下段灌草丛群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植被分类并分析环境关系。【结果】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显示:854个图斑可划分为19个群丛组65个群丛。PCA排序结果显示:第1轴呈现了土层厚度、雨水截留量、保水能力的变化,第2轴呈现了干热方向的变化。垂直气候梯度灌草丛的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原面亚热带、干热河谷带、中山南温带。各垂直气候带中都具有典型指示类型。干扰强度大的地区形成了以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山矾Symplocos sumuntia、萌生栎Quercus spp.、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草丛为主的分布格局。【结论】生境过滤和人为干扰是灌草丛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形成机制。通过分析同一地理单元的天然灌草丛群落分布,可了解种群生态幅度和最适生存区。参照群丛组与环境关联关系可判断生态系统中物种所受到的主要生态胁迫。图3表4参3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吉定  郝铁山  张金香  
应用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Hsu)、Simpson指数(Hs)、种间相遇机率(PIE)以及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指标,测定了平山县两岔试区10个灌草丛、3个人工林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用这些指标分析了灌草丛的类型、结构、组织特征及与生境的关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开业  巩合德  李敬  刘运通  沙丽清  宋清海  金艳强  杨大新  李培广  闻国静  陈爱国  庞志强  张一平  
【目的】土壤呼吸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是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是其排放特征与主要影响因子尚不清楚。【方法】以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法,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对元江土壤呼吸进行测量,研究了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土壤温度、水分和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雨季高于干季。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分别呈指数和抛物线关系,土壤5和10 cm处温度Q_(10)分别为1.73和1.98,小于全球均值2.0,采用10 cm土壤温度能更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通过土壤温度、湿度与土壤呼吸双因子拟合分析得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年排放量为4.20 t·hm~(-2)·a~(-1),其中雨季2.71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64.5%,干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9 t·hm~(-2),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35.5%。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均值为8.16 t·hm~(-2)·a~(-1)。【结论】元江土壤呼吸总量在全球萨王纳生态系统中处于较低位置,主要是因为元江萨王纳生态系统降水量较全球萨王纳低,而降水量与萨王纳地区土壤呼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1,P<0.001)。图4表1参7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建国   吴立昌   施练东   郑丹萍   刘其根   胡忠军  
为掌握汤浦水库鱼类群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多网目单层刺网并辅以地笼和三层刺网在该水库的6个站点进行了鱼类样品采集和环境因子测定,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41种鱼类,隶属3目,鲤形目物种数最多(87.80%),鳙、贝氏?、鲢和?为优势种。生态类型、食性和栖息地类型分别以定居型(92.68%)、杂食性(60.98%)和上层(48.78%)鱼类为主。鱼类物种组成、单位努力捕获数量(NPUE)和单位努力捕获重量(BPUE)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和水平空间差异,物种数(S)仅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差异,渔获物聚为点纹银鮈、?和贝氏?3个群落,NPUE、BPUE和S从中游到下游有逐渐下降的趋势,NPUE和BPUE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但3者也受到了站点和季节显著交互作用的影响。物种组成在水层间差异显著,NPUE、BPUE和S在水层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春夏秋季鱼类集中在上层,冬季下层较高。NPUE和BPUE与叶绿素a(Chl.a)、总磷(TP)、pH和/或总氮(TN)显著正相关;RDA分析表明,水温(WT)、pH、TN和Chl.a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汤浦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虽然较高但功能多样性不容乐观,鱼类时空分布与表征初级生产力的因素有关,垂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庄华蓉  
【目的】植物α和β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地貌及人为干扰等生态因子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研究城市绿化植物群落结构分布格局与多样性。【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绿化植物样带(样带1、样带2、样带3、样带4),每个样带设置城区、近郊和远郊作为生态梯度,研究绿化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土壤温度、pH值、电导率、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结果】由样带1到样带4,其受干扰程度逐渐降低,4条样带乡土树种占木本植物物种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远郊、近郊、城区。4条样带中城区木本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高于近郊和远郊区,依次表现为:城区>近郊>远郊。样带1和样带2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远郊、近郊,样带3和样带4木本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近郊、远郊。样带1木本植物Mclntosh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远郊、城区、近郊,样带2~4木本植物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城区、远郊、近郊。4条样带Cody指数均表现为近郊>远郊>城区,其中4条样带Cody指数在近郊、远郊和城区差异均显著(P近郊>城区,其中远郊和近郊Soren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高于城区(P<0.05)。【结论】PCA结果显示:绿化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clntosh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沿着PCA的第1排序轴,随着显著性影响因子(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为正;土壤pH值、电导率和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昆  李巧  陈又清  周兴银  陈彦林  赵培先  
2005年,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采用样方调查法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法研究了放牧干扰对明油子Dodonaea viscosa-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灌草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和节肢动物种类最丰富,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低,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优势种为扁平虹臭蚁Iridomyrmex anceps;曾经过度放牧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最贫乏,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最低;长期存在一定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植物种类和节肢动物种类比较丰富,但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度最高而均匀度最低;经受或存在放牧干扰的明油子-扭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生楹  张德罡  陈建纲  徐长林  柳小妮  张虎  
论文通过对祁连山区芨芨草草丛肥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芨芨草草丛肥岛冠幅下土壤养分高于空地。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速效锌、速效锰和速效铁含量从草丛中心到距草丛边缘100 cm变化的整体规律是先减小后增加;但距草丛边缘100 cm含量低于草丛中心。③土壤全钾含量、pH值和速效铜含量从草丛中心到距草丛边缘100 cm变化规律为:全钾含量在各土层变化各异;pH值变化0~10 cm和10~20 cm土层升高,20~30 cm土层则降低;速效铜含量0~10 cm和10~20 cm土层持续下降,20~30 cm土层先减小后增加,并在距草丛边缘40 cm含量最低。总体而言,芨芨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燕  王强  靳亚丽  由文辉  
为了解崇明瀛东村度假别墅区人工草丛土壤动物群落状况,于2011年6月~2012年4月,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以瀛东村外附近的自然草丛为对照,对度假别墅区内人工草丛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四季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瀛东村度假别墅区内人工草丛土壤动物分属4门10纲15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线虫纲、轮虫纲、涡虫纲,常见类群有寡毛纲、蜱螨目、弹尾目、双翅目幼虫,稀有类群有16类;(2)瀛东村度假别墅区人工草丛中大部分土壤动物集中于表土层(0~5cm),其垂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同时,各季节的表聚性也有所不同;(3)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四季变化中,密度-类群指数较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坚  李际平  刘素青  韩维栋  
在广东省湛江市高桥不同潮带不同红海榄群落展开胎生繁殖体空间分布格局调查。分析比较胎生繁殖体在的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以及面潮、背潮两部分等的8种聚集度指标(I、C、M*、CA…).结果表明,高桥内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上层冠层、东方位和背潮部分;中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中层冠层,在各个方位以及面潮和背潮两部分的分布无显著性区别;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分布。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在造林困难的潮带可进行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合理密集种植,提高胎生繁殖体的环境抵御能力,从而提高存活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月娟  王武  刘其根  彭自然  陈立婧  胡忠军  薛俊增  曲宪成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焱松  周赛霞  詹选怀  桂忠明  梁同军  张丽  万萌  杜娟  聂建波  
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江西油岭山地花榈木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中花榈木优势地位明显,其重要值为21.61%,处于次林层,是该群落的第1优势种;主要伴生树种为处于林冠层的苦槠、雷公鹅耳枥、枫香、短柄枹栎等和处于次林层的拟赤杨、杉木、油茶、檵木等。(2)群落乔木层丰富度较高,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均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匀度指数Pielou则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3)群落中仅花榈木、雷公鹅耳枥、拟赤杨、油茶等4个物种具有较多小径级个体,更新具有连续性,其SDI指数为负值。(4)各个大小级的花榈木均为明显的集群分布,随个体的增大,聚集程度降低;花榈木各大小级间空间关联表现为正关联或无明显关联性,大小级差异越大,关联性越弱;花榈木与其它乔木物种小尺度空间上为正相关,大尺度上无明显相关性。(5)样地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均以聚集分布为主,两者的空间关系基本上显著正相关。该群落中花榈木结构稳定,更新较好,与其它乔木树种竞争较小,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互竞争压力不大;该群落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是我国特有单型植物,世界著名观赏树种,其天然分布只在我国西南山地,北纬27°1'~31°7',东经98°6'~111°1'的范围内。我国西南诸省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珙桐在这一地区从700m以下的低山沟谷到2000~3000多米的云贵高原都有分布,但其分布方式是不连续和零星状的,珙桐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差异大,很多地区与郑州和北京气候土壤条件也有相似之处,所以被广泛地引种栽培。国内外引种最北部达北纬39°54'(北京)和55°以北(哥本哈根),分布高度从南部山地的700~1400m降至50m以下(郑州、北京和哥本哈根),土壤条件也从原产地的酸性土壤(pH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婷  王振锡  王雅佩  李擎  师玉霞  
[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划分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及采伐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恢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对天山云杉林群落进行群落划分,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其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1)TWINSPAN将47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坡度环境因子及森林采伐干扰因子是影响天山云杉群落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3)因子分离显示出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达33.9%,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5%,两者共同解释率为17.9%,未解释的部分占43.2%。未能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干扰等因素造成。[结论]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林林区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有14个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森林采伐干扰的强弱是新疆天山云杉林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堂  杨晓晖  尹伟伦  慈龙骏  
采用Ripley sK函数(L函数)和J函数对研究区内典型样方的白刺灌丛沙包进行点格局和标记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在独贵塔拉镇,白刺灌丛沙包在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5.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5.0~50.0 m);在呼和木独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8.0 m),在中大尺度上则呈现随机分布格局(8.0~50.0 m);在巴拉贡镇小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格局(0~3.5 m),中小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3.5~10.5 m),中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格局(10.5~19.5 m),在中大尺度上又呈现出随机分布格局(19.5~50.0 m),而标记点格局分析较点格局分析在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晓莉  袁磊  赵然  和万荣  田淑静  郭朝元  
【目的】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开展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为草地资源清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OpenGeoda、ArcGIS软件,采用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6年,从草地资源数量来看呈现增加趋势,全县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为3.98%,但各个乡(镇)动态变化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全县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增加0.28,整体呈现出"西北、中东部区域高,其他区域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草地资源核密度来看,高值区域减少较为明显,中值区域个别乡(镇)出现一定的减少,低值区域整体变化不大;从村级区域单元空间关联性来看,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草地资源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区域,但整体出现减弱的趋势。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草地资源面积比例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娜姑镇、待补镇,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者海镇、新街乡以及金钟镇三者交界处、乐业镇和矿山镇的交界处以及大桥乡的西北部区域,出现"缩减"和"扩大"阶段。【结论】以2009、2016年2期数据,分别从县级、乡(镇)级、村级区域单元3种不同尺度采用地统计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空间集聚和差异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会泽县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