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2)
2023(2628)
2022(2084)
2021(1836)
2020(1455)
2019(3133)
2018(3034)
2017(4821)
2016(2915)
2015(3150)
2014(3099)
2013(3229)
2012(3193)
2011(2799)
2010(2887)
2009(2873)
2008(2781)
2007(2575)
2006(2292)
2005(2187)
作者
(12579)
(10653)
(10647)
(10114)
(7188)
(5512)
(4671)
(4336)
(4229)
(4113)
(3963)
(3750)
(3735)
(3670)
(3628)
(3592)
(3360)
(3218)
(3193)
(3169)
(2909)
(2899)
(2735)
(2550)
(2534)
(2528)
(2497)
(2415)
(2381)
(2380)
学科
(9276)
经济(9273)
管理(7853)
(6438)
(5328)
企业(5328)
环境(5019)
(5014)
(3218)
方法(3204)
(3110)
中国(2993)
(2949)
贸易(2942)
(2883)
(2854)
业经(2585)
(2557)
数学(2435)
数学方法(2410)
地方(2370)
(2370)
资源(2350)
虫害(2309)
(2250)
(2235)
银行(2231)
规划(2223)
(2189)
环境规划(2187)
机构
学院(46154)
大学(45389)
研究(21593)
(19819)
科学(17590)
农业(16270)
(14469)
中国(14396)
业大(14097)
经济(14052)
(13679)
管理(13137)
研究所(12828)
理学(11131)
理学院(10900)
管理学(10510)
(10477)
管理学院(10452)
(10402)
农业大学(10393)
(9340)
中心(9058)
(8974)
实验(8496)
(8437)
科学院(8280)
实验室(8169)
重点(7695)
(7669)
技术(7072)
基金
项目(35604)
科学(25353)
(24503)
国家(24340)
基金(24146)
研究(19063)
科学基金(18637)
(16100)
自然(14210)
自然科(13875)
自然科学(13860)
自然科学基金(13619)
(13153)
基金项目(12877)
社会(10686)
科技(10327)
社会科(10125)
社会科学(10122)
计划(9875)
资助(9704)
重点(9019)
(8300)
(7971)
(7654)
教育(7646)
专项(7553)
(7484)
科研(7238)
创新(7129)
(6146)
期刊
(18944)
学报(18807)
(16668)
经济(16668)
农业(13595)
科学(12977)
大学(12647)
学学(12498)
中国(10678)
研究(10007)
(7620)
业大(7130)
农业大学(6078)
管理(5058)
林业(4845)
(4651)
(4131)
(3976)
金融(3976)
自然(3889)
中国农业(3790)
科技(3687)
自然科(3436)
自然科学(3436)
技术(2788)
业经(2746)
西南(2644)
农林(2634)
(2634)
(2599)
共检索到70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路宁  屠艳拉  张敬泽  
【目的】研究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Y009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菌作用效果,以及其代谢产物胶霉毒素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活性稳定性,评价菌株TY009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其它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生防潜力。【方法】用色谱法从绿木霉菌株TY009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出胶霉毒素;采用对峙培养方法测定菌株TY009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常规抑制方法测定其代谢产物胶霉毒素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稻曲病菌孢子萌发和次生孢子形成的影响;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测定胶霉毒素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菌株TY009对水稻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田  王刘庆  廖美德  
【目的】研究类芽孢杆菌PS04菌株及其代谢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探索PS0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机理,为PS04菌株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幼苗为供试材料,用带菌谷粒接种法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分别以PS04菌株发酵液、浓缩液和乙醇粗提物为药剂,保护性试验于接种前24h施药,治疗性试验于接种后24h施药,施药10d后调查统计防效;同时喷施发酵液与接种水稻纹枯菌进行防御性酶诱导试验,分别于接种后1,2,3,5,8d测定水稻叶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药效试验表明,PS04菌株发酵液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其防效分别达93.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沙月霞  隋书婷  曾庆超  沈瑞清  
【目的】明确水稻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E69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尤其是对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E69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稻瘟病生物防治最常用微生物)菌株E66分离于水稻叶片内生细菌,采用对峙培养法测试菌株E69和E66及其发酵液、无菌上清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拮抗作用,并测试两株内生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孢菌(Fusarium spp.)、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ioides)、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等11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温室条件下检测对水稻叶瘟的预防效果,田间试验检测对水稻叶瘟和穗颈瘟的预防效果,常规抑菌测试法研究对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的工程菌株E69在水稻茎部的定殖情况。【结果】菌株E69和E66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拮抗作用,温室条件下两个菌株对稻瘟病的预防效果分别为83.24%和76.57%,对叶瘟的田间预防效果分别为85.97%和79.76%,对穗颈瘟的田间预防效果分别为69.67%和68.82%,E69对叶瘟的预防效果显著高于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穗颈瘟的预防效果与三环唑无显著差异。菌株E69和E66对立枯丝核菌、镰孢菌、番茄灰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叶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等11种植物病原菌有显著拮抗作用,E69的拮抗作用明显高于E66。菌株E69和E66能够强烈抑制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E69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95.28%和94.16%,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85.36%和84.31%;E66发酵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抑菌效果分别为89.15%和87.38%,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分别为79.65%和72.45%。绿色荧光蛋白GFP78标记后的工程菌株E69在水稻茎部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可以稳定定殖在水稻茎部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E69是一种潜在的、预防效果明显的生防菌株,具有预防稻瘟病兼防纹枯病等多种真菌病害的应用潜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文芳  魏松红  王海宁  李思博  李帅  张优  
从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多个地区采集水稻田土样。采用3点平板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核萌发抑制法,综合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有生防作用的生防菌。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211株生防菌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1株真菌JLF6-2和3株细菌JLN3-2、SYN6-3及JLN3-8。4株生防菌株抑菌圈分别为38.30mm、18.30mm、33.30mm和22.50mm;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7.30%、63.29%、80.35%和100%;菌核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67%、83.33%、80.00%和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宁伟   罗丽   张艳   邱润霜   杨应美   赵紫芳   董文汉   杨根华  
【目的】探明云南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的病毒种类,筛选可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真菌病毒,为防治水稻纹枯病提供生防病毒资源。【方法】使用二代测序技术(NGS),鉴定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菌株8-Q-36、2-R-11和2-Q-13的病毒种类,利用利巴韦林-高温尖端脱毒法筛选具有降低寄主致病力的病毒。【结果】通过比对分析菌株8-Q-36、2-R-11和2-Q-13序列,发现所获得的病毒可归类于6个真菌病毒科:双分体病毒科(Partitiviridae)、内源体病毒科(Endornaviridae)、镰刀菌病毒科(Fusari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横纹病毒科(Rhabdoviridae)、全病毒科(Totiviridae),以及部分未分类病毒。与原始菌株8-Q-36相比,脱毒菌株8-Q-36-1的菌落形态更为蓬松,菌核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且致病力明显增强。经双链RNA(dsRNA)提取检测发现,脱毒菌株8-Q-36-1中最大的一条≥10 kb的dsRNA缺失,由此可判定该dsRNA能够降低寄主致病力。经NCBI比对,发现该dsRNA的部分序列为RdRp序列,且与内源体病毒科的RdRp序列具有同源性,与相似性最高的病毒RsEV6序列的一致性为56.02%,因此菌株8-Q-36的分离物可能是一种新病毒,暂命名为RsEV11。【结论】水稻纹枯病菌AG-Bb融合亚群菌株8-Q-36、2-R-11和2-Q-13具有丰富的病毒多样性,其中菌株8-Q-36中存在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的生防病毒分离物。本研究首次在双核丝核菌属(Ceratobasidium spp.)中发现了具有生防价值的真菌病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德涛  彭正凯  曹琦琦  杨媚  郑丽  周而勋  
【目的】研究筛选出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NB12、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sp.)SD7、卡特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katrae)NB20在水稻植株上的定殖能力,以及在离体叶片、苗期和分蘖盛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NB12和SD7两菌株用利福平(Rif)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到抗300μg/mL Rif的抗药性菌株用于定殖试验;水稻离体叶片试验用5mm菌丝块接种,苗期和分蘖盛期试验用带菌谷粒接种。【结果】定殖试验结果表明,SD7和NB12菌株在水稻叶片上能以较高密度定殖,第20天仍能检测到106 CFU/g的标记菌株,且10d后在新生叶片中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燕  成志军  易有金  罗宽  
为了防治烟草晒黄烟青枯病,从湖南宁乡烟区分离烟草内生细菌菌株160株,32株对青枯菌有抑制作用,其中001,009,011抑制效果最好.经鉴定,001为枯草芽孢杆菌,009与011为短芽孢杆菌.田间试验5种内生菌的防效以011,001效果最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咪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 2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敏  杨春平  仇波  谢津  陈华保  龚国淑  杨继芝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艳霞  胡正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华飞  杨红福  姚克兵  庄义庆  束兆林  陈志谊  
【目的】发掘并鉴定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916生物膜形成调控新基因,检测其对Bs916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fliZ基因位点的单敲除突变株,通过干重分析法来验证其生物膜形成的缺陷;利用平板对峙试验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菌效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中影响防治效果的3种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杆菌霉素L和泛革素的相对产量;利用绿色荧光标记技术构建Bs916与fliZ突变株的GFP标记菌株,观察两者在水稻茎秆定殖能力变化;检测fliZ突变株和Bs91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成功构建了fliZ位点单敲除突变株,与对照组Bs916的三维立体结构生物膜相比仅能形成平面二维结构生物膜,呈现破碎状态,证明其生物膜形成存在显著缺陷;对生物膜干重进行定量分析发现fliZ突变株生物膜干重仅为对照组Bs916的23%,进一步验证了fliZ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游动性试验发现fliZ突变株菌体扩展直径仅为Bs916的32%,证明fliZ突变株的游动能力显著下降;抑菌试验显示两者抑菌带宽基本一致,证明fliZ突变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能力与Bs916相比无显著差异;成功检测了fliZ突变株和Bs916合成的3种脂肽类抗生素表面活性素、杆菌霉素L和泛革素的相对产量,fliZ突变株中杆菌霉素L相对产量显著增加1倍,而表面活性素和泛革素相对产量与Bs916相比无显著差异;水稻茎秆定殖试验发现fliZ突变株菌体数量显著低于Bs916,在水稻纹枯病病斑附近不出现显著的聚集效应,呈现无序分布状态,证明fliZ突变株与Bs916相比在水稻茎秆上的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显示,fliZ突变株第6—15天防治效果介于6.0%—20.7%,显著低于Bs916的36.0%—57.6%,证明fliZ突变株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下降。【结论】鉴定的Bs916生物膜新调控基因fliZ位于控制鞭毛运动的信号通路,直接作用于菌体的游动与扩张,显著单一调控生物膜形成与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大旗  刘灼均  胡义文  李华荣  肖建国  陈宇  吴帮承  颜思齐  
以平板测定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5 个芽孢杆菌菌株 ( W122, W141, C B1, W445, T0), 分别按液培和土培麦苗的方式测定其对麦苗的促生性。以对小麦有明显促生效应的菌株 W26 作标准对照, 以清水 ( C K) 作空白对照。结果表明, 小麦液培时, 各菌株促生效应各指标的综合评价顺序为 W122> C B1> W141 > W26 > W445> T0> C K; 小麦土培时, 各菌株促生效应各指标的综合评价顺序为 W26> W122> W445> W141> C K> T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林   席亚东   胡强   李洪浩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 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 ℃、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cfu/mL)、瓶装量30 mL/250 mL、摇床转速160 r/min条件下发酵64 h获得β-葡聚糖酶活性最高。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达70.45%,与5%井冈霉素处理相当,β-葡聚糖酶粗酶液处理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稻粒充实度。【结论】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活性达97.68 U/mL,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强的抑菌防病效果,并对水稻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柯仿钢  黄思良  付岗  汪茜  张欣  黎起秦  
拮抗西贡蕉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gz-2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依据其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将其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gz-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宜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上生长;蔗糖、酵母膏分别为最佳碳氮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8~30℃;最适pH5.0~6.0;不同光照条件对该菌产孢影响明显。对西贡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gz-2菌株对西贡蕉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每隔7 d施1次gz-2固体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在伤根接种60 d后,平均防效达到74.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陈融  许长蔼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含有2,4-DAPG基因的质粒pMON5122导入到野生型荧光假单胞菌株中,探索了不同热激时间、不同CaCl2浓度和荧光假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对转化子形成的影响;研究了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到OD约0.53时,用0.025 mol/L CaCl2处理细胞,热激3~4min,转化频率最高;荧光假单胞工程菌株对黄瓜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达到75.0%,并且能够提高黄瓜出苗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