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1)
- 2023(15267)
- 2022(12831)
- 2021(11847)
- 2020(10041)
- 2019(22900)
- 2018(22366)
- 2017(43014)
- 2016(22994)
- 2015(25573)
- 2014(25179)
- 2013(24786)
- 2012(22431)
- 2011(20142)
- 2010(19901)
- 2009(18564)
- 2008(18340)
- 2007(15928)
- 2006(13907)
- 2005(12636)
- 学科
- 济(92569)
- 经济(92434)
- 管理(75354)
- 业(70220)
- 企(61956)
- 企业(61956)
- 方法(44109)
- 数学(37689)
- 数学方法(37150)
- 财(29564)
- 农(22814)
- 制(22364)
- 中国(22117)
- 业经(21296)
- 学(20586)
- 务(18612)
- 财务(18557)
- 财务管理(18517)
- 企业财务(17679)
- 体(16743)
- 贸(16558)
- 贸易(16552)
- 理论(16298)
- 易(16124)
- 环境(15277)
- 融(15196)
- 金融(15193)
- 技术(15005)
- 农业(14902)
- 和(14890)
- 机构
- 大学(330933)
- 学院(324911)
- 济(135258)
- 经济(132683)
- 管理(129615)
- 理学(112862)
- 理学院(111670)
- 管理学(109781)
- 管理学院(109182)
- 研究(106933)
- 中国(80415)
- 京(68227)
- 财(66092)
- 科学(63703)
- 所(52367)
- 财经(52340)
- 农(51497)
- 中心(49452)
- 业大(48013)
- 经(47730)
- 江(47576)
- 研究所(47533)
- 北京(42305)
- 经济学(42186)
- 范(41192)
- 师范(40655)
- 农业(40586)
- 院(39493)
- 财经大学(39444)
- 经济学院(37967)
- 基金
- 项目(224576)
- 科学(179450)
- 基金(167435)
- 研究(161693)
- 家(146820)
- 国家(145680)
- 科学基金(126433)
- 社会(105462)
- 社会科(100103)
- 社会科学(100076)
- 基金项目(88344)
- 省(85657)
- 自然(83111)
- 自然科(81263)
- 自然科学(81239)
- 自然科学基金(79797)
- 教育(75662)
- 划(73666)
- 资助(68131)
- 编号(63102)
- 部(51233)
- 重点(51096)
- 成果(50687)
- 创(47861)
- 发(46808)
- 制(45230)
- 创新(44793)
- 教育部(44721)
- 国家社会(44502)
- 科研(43772)
- 期刊
- 济(143833)
- 经济(143833)
- 研究(94357)
- 中国(62789)
- 财(53911)
- 学报(51138)
- 管理(50009)
- 科学(47913)
- 农(45018)
- 大学(40079)
- 学学(37940)
- 教育(33550)
- 农业(30271)
- 融(28620)
- 金融(28620)
- 技术(27587)
- 财经(26379)
- 经济研究(23271)
- 经(22671)
- 业经(22147)
- 问题(18863)
- 业(16573)
- 贸(16020)
- 版(15407)
- 技术经济(15362)
- 科技(14803)
- 财会(14707)
- 国际(14509)
- 理论(14288)
- 统计(14240)
共检索到475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汝毅 吕萍
本文基于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的双重视角,引入内部一致性成本、外部一致性成本等概念,从时间维度对进入模式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延伸,从而客观揭示了采用不同进入模式投资成立的海外子公司随时间推移的绩效差异。通过对中国企业在欧洲采用绿地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成立的子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以绿地投资方式成立的子公司,以并购方式成立的子公司的初期绩效要好;子公司绩效随着时间推移总体上得以改善;但两种进入模式相比,以绿地投资方式成立的子公司绩效随时间推移提升幅度更加明显,两种进入模式成立的子公司的绩效差异越来越小。本文不仅对以往绿地投资和并购绩效比较的研究出现相互矛盾结论的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建刚
文章探讨东道国国家安全审查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跨国并购还是绿地投资设立模式的影响。基于2005~2020年OECD地区的国家安全审查和企业投资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发现:与绿地投资相比,国家安全审查使中国跨国投资企业相对不愿意采取并购的设立模式;当东道国有较高的法治水平、制定不透明的国家安全标准、双边政治关系变差,则国家安全审查的这种负影响更强;在影响机制方面,国家安全审查通过并购交易不确定性提高和合法性降低来影响跨国投资设立模式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在将制度距离分成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的基础上,就所调研的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制度距离对并购和绿地这两种进入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环境适应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绿地而言,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偏好于选择并购进入东道国市场;环境适应能力负向调节了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绿地和并购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制度距离 进入战略 组织合法性 跨国公司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东明
中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跨国并购的展开 ,正在形成两条利用外资途径。跨国绿地投资前景继续看好 ,并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跨国并购承担着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的艰巨任务 ,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应加强这两种利用外资方式的协调 ,以便取得更好的利用外资效果。
关键词:
利用外资 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协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李昶
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模式主要包括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大量文献表明,这两种进入模式对东道国经济存在显著不同的影响,因此弄清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对于指导我国政府制定政策引导FDI采用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入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三阶段实物期权模型,分析了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东道国工程建设速度、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东道国对FDI投资的政策引导直接并显著地影响FDI进入模式的选择。模型分析同时表明,FDI投资者通过跨国并购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相对于绿地投资方式获得的目标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最后,本文通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朵
根据1992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分析比较了绿地投资、跨国并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绿地投资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跨国并购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但是当人力资本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时跨国并购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另通过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与人力资本的交叉项分析,得出跨国并购存在着技术外溢效应,而绿地投资并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甚至绿地投资可能会给本土企业带来竞争。
关键词:
绿地投资 海外并购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灵希 储晓茜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对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针对外国并购其科技行业实施严格审查,严重阻碍了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行为。在此形势下,如何继续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为分析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差异,本文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模型,对2003-2015年期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对外投资后,跨国并购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高于投资前,绿地投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却不显著,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大于绿地投资;企业研发、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和企业利润率等企业特征变量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应当采取措施突破发达国家的投资壁垒,加大跨国并购投资比例。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艾莲 封军丽 刘柏
基于2008~2015年间世界47个经济体的668起企业跨国并购事件,通过实证检验甄别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权力距离维度的文化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竞争力距离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并方并购前的资产负债率对跨国并购绩效具有正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不仅是规模的扩大,而且是效益的提升,文化与制度距离的作用对于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所以,为了提升跨国并购效率,需顺应不同文化距离维度的作用路径,避免同一方向的文化距离强化导致效果抵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应在经济交往的同时,增强文化交流,释放文化和制度软环境对跨境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麦秀 薛求知
本文把技术-环境壁垒区分为创新性壁垒和差异性壁垒。在此基础上,利用Hotelling的线性双寡头模型分析了跨国企业为跨越进口国的差异性壁垒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进入模式选择。本文还把绿地投资的固定成本、东道国企业与跨国企业的技术差异、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竞争强度等作为影响企业选择最佳投资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绿地投资的固定成本比较低时,并购将成为企业的最佳投资模式;跨国企业较之东道国企业拥有更明显的技术优势,跨国企业更愿意选择绿地投资方式;当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比较大,并且绿地投资对跨国企业来说是可行的,并购将成为跨国企业的最佳选择;市场竞争强度与进入方式选择之间并不呈现单调关系。
关键词:
技术-环境壁垒 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数据,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对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更高、资本更密集和规模更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出口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研发密度越高和流动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生产率高、资本密集、规模大、研发密度高且流动资产比重高的中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可能性大。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可转移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冠宏 曾靓
本文在Manova(2008)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投资方式,发现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于是运用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中发生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融资约束相对较高的企业则选择绿地投资,具体表现为融资约束降低1%,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将增加2.51%;在不同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的影响有所差异,在商贸服务和生产型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而技术研发动机下,融资约束则不影响投资模式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志雄 陶诗慧
本文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11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跨国并购前两年和并购后两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引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跨国并购绩效与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长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提升跨国并购的绩效;短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跨国并购绩效负相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对跨国并购的绩效没有影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没有影响;长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削弱代理问题对跨国并购绩效的侵害;短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却会强化公司代理问题对跨国并购绩效的侵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淼
回顾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可以发现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与中国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制度,但制度差距对跨国并购的成败有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以往的研究结论没有定论。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研究框架系统地给出影响机制。为此,首先回顾已有的制度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成果,就制度差异对跨国并购影响机制的原因和结果做出详细的分析,并给出该视角以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绩效 制度距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晓宁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决策。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匹配基础上的补充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关税水平和制度环境的提升,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概率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研发投入,以及东道国市场规模、文化距离的增大,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概率提高;相比来看,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对各类影响因素更加敏感,在OFDI模式选择中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