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2)
- 2023(2216)
- 2022(1641)
- 2021(1394)
- 2020(905)
- 2019(2126)
- 2018(2027)
- 2017(3702)
- 2016(2033)
- 2015(2047)
- 2014(1925)
- 2013(1990)
- 2012(2031)
- 2011(1812)
- 2010(1862)
- 2009(1710)
- 2008(1595)
- 2007(1473)
- 2006(1507)
- 2005(1326)
- 学科
- 济(8095)
- 经济(8091)
- 管理(5969)
- 环境(5083)
- 土地(4955)
- 学(4462)
- 业(4195)
- 资源(4085)
- 农(2910)
- 企(2908)
- 企业(2908)
- 发(2665)
- 划(2447)
- 经济学(2375)
- 方法(2317)
- 规划(2139)
- 环境规划(2108)
- 生态(2048)
- 农业(1997)
- 问题(1955)
- 数学(1886)
- 数学方法(1876)
- 中国(1838)
- 开发(1791)
- 利用(1724)
- 地方(1720)
- 业经(1691)
- 和(1646)
- 部门(1488)
- 门环(1481)
- 机构
- 学院(31693)
- 大学(31603)
- 研究(13234)
- 管理(11544)
- 济(10589)
- 经济(10243)
- 农(10195)
- 科学(10176)
- 中国(9715)
- 理学(9569)
- 理学院(9433)
- 管理学(9208)
- 管理学院(9178)
- 农业(8358)
- 业大(8324)
- 京(7743)
- 所(7371)
- 研究所(6957)
- 农业大学(5776)
- 中心(5686)
- 资源(5460)
- 江(5362)
- 院(5253)
- 省(5191)
- 科学院(4907)
- 北京(4702)
- 室(4531)
- 环境(4443)
- 范(4429)
- 师范(4370)
共检索到4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大量遗留在规划绿地内的旧建筑,对待这些旧建筑物不能只是简单地拆除更新,选择部分旧建筑进行改造并加以利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绿地内旧建筑改造可以增加绿地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绿地生态保护,同时也更加经济具体可以采用功能置换、外部空间更新及建筑内部改造方法来实现对绿地内旧建筑的改造
关键词:
绿地 旧建筑 改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涛 王玉国 杨继 陈家宽
借鉴了往届世博会绿地的后续利用方式,结合上海世博园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绿地后续利用的原则和方式,探讨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以期给上海世博会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为其他大城市综合博览会绿地建设的后续利用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绿地 后续利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漫 陈东田 王洪涛 范雯雯 韩鑫
针对当前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普适性的海绵化改造策略,即构建弹性的海绵绿地体系和创造宜人的景观感受两个方面内容,建立绿地海绵体系模型,并详细阐述海绵化改造的技术要素。以青岛李沧文化公园海绵化改造为例,按照"汇集下渗、截污转输、滞留蓄存、循环回用"的改造思路构建公园绿地海绵体系。通过优化设计公园改造应用的海绵设施组合,进一步丰富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的研究内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浩翔 王伯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旧建筑的冲突加剧。调查国内外学者对于旧建筑改造、保护的看法和观点,并结合对深圳柠盟人才公寓改造项目的深刻剖析,分析旧建筑改造对城市文化、社会、建筑层面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发展方向,以期得出对今后旧居住建筑改造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欣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建了新馆舍,并因而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旧馆舍。由于旧馆舍功能和设施落伍,其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有被弱化的趋势。为了使这些旧馆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新焕发青春,必须对其进行改造。要处理好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加大对旧馆改造工作研究的力度,加强节能工作改造,重视图书馆建筑启用后的评估工作,尽快制定旧馆改造建设标准。
关键词:
图书馆建筑 旧馆改造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尚晓茜 霍博
常规型旧工业建筑的再生改造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投资的一个新亮点,它具有区位、建筑本体、文脉、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其功能置换、时间感和场所精神等要点,它的成功再生改造对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常规型旧工业建筑 功能置换 场所精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星 肖云 朱雯雯
基于长沙市的实地调查表明: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较少、绿地布局不合理、园林活动空间"不近人情"等问题以及试点社区改造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从绿地率、绿地规划布局和人性化绿化空间营造提出了老社区绿地环境景观改造方法。
关键词:
老社区 环境景观 提质改造 长沙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雅琪 张磊
昆明市地处西南地区,雨水资源丰富,干湿两季分明,降雨年内分布不均造成季节性干旱缺水,是全国14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之一。文章针对昆明的季节性缺水问题,立足于昆明市属公园绿地,针对公园的用水量和水质要求,探讨在已建成的城市公园内,如何进行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同时将中水作为公园绿地的补充水源,提出一套系统两种水源的模式,通过雨水和中水的互补互换,既合理控制了雨水收集、储存、净化系统的规模,又减少了中水的使用量。在减少了对现有公园景观环境破坏的同时,提高了景观水体的水质,提升了公园整体环境的质量,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水资源利用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贵宝 尹澄清 单保庆
该文论述了我国森林与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并对今后我国开展污泥土地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污泥 土地利用 森林 园林 堆肥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素英
旧城改造是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在旧城镇的原规模基础上扩大城镇的容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推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旧城改造中由于常常注重城镇容量的增加,所以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上一般着重关注建筑面积的扩大,为此而忽略了绿化用地的调整和增加。其一,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旧城改造格局时,往往只考虑短期经济利益,把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土地利用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允芳 刘滨谊
对区域绿地空间进行了基础性的标准化分类研究。在分析国外、国内区(市)域绿地分类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区域绿地分类体系,并阐述了该分类体系的特征。
关键词:
区域 绿地分类 绿地系统规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迎春 郭碧云 王敏 覃小玲
旧城区绿地作为关键的社会—生态系统载体,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与转型治理亟需关注的问题。构建广州旧城区绿地服务基本单元,引入适应性循环理论的潜力—连通度—恢复力三维框架,构建表征生态、社会与经济服务的绿地景观指标体系,综合评估2000—2018年广州旧城区绿地的空间恢复力水平及适应性转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旧城区绿地的恢复力演化具有明显的核心区与外围区的时空分异,在拆除重建阶段呈现快速开发—快速释放—重组的转化,在微更新阶段主要呈现开发—保护的提升,并具有提升型、稳定型和更替型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适应性。由此说明,城市更新具有调节社会—生态系统服务治理的效果。其中,绿地形状指数、5 min可达绿地率以及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核心区绿地恢复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外围区治理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更新政策与城市绿地空间恢复力演化的关系,为促进旧城区绿地空间更新治理提供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理论与实证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东明
中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跨国并购的展开 ,正在形成两条利用外资途径。跨国绿地投资前景继续看好 ,并向中西部地区延伸 ,跨国并购承担着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的艰巨任务 ,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应加强这两种利用外资方式的协调 ,以便取得更好的利用外资效果。
关键词:
利用外资 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协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树梅 周纪明 刘红 孟光辉
对北京城区不同水平年、不同集水面积和不同下凹深度的绿地雨水蓄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结果表明 ,城市建设中采用下凹式绿地是利用城市雨水资源 ,防范及降低洪水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下凹式绿地 雨水蓄渗 蓄渗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毅 周晓丹 刘向宇
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关乎民生健康和空间公平等重大社会议题,合理衡量地理区位、邻里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影响将有助于反映当前存在的资源配置及其社会公平问题。基于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本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将传统指标与新兴数据结合从步行可达性、绿地占有量和悦跑活力指数3个角度评价公园绿地的空间利用水平,并利用地理探测器从区位特征、邻里特征和社会特征3个方面探究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空间利用格局方面,公园绿地的步行可达空间分布存在空间分异性,核心城区内沿轴带分布,外围则围绕点状聚集,仅有50.02%的居民可在15min步行内到达公园绿地;绿地占有量呈现3组团镶嵌分布格局,虽然绿地分布广泛,但有67.59%的区域处人均绿地占有量低;在悦跑指数上,居民的选择以优质的浑河生态廊道为主,公园绿地为辅,城郊的高校与大型公园的利用率相对较高。(2)影响机制方面,区位特征与社会特征对绿地占有量和步行可达性有明显影响,邻里特征对于步行可达性和悦跑指数有较强的解释力。由此可知,3个角度的空间利用格局是局部有交集、整体不重合的关系,所以对交集内和交集外的地区应根据交通、人口、经济和设施配置等影响因素的空间特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