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0)
2023(9825)
2022(8617)
2021(8163)
2020(6697)
2019(15599)
2018(15671)
2017(30143)
2016(16442)
2015(18407)
2014(18364)
2013(18143)
2012(16516)
2011(14749)
2010(14457)
2009(13004)
2008(12415)
2007(10535)
2006(9092)
2005(7649)
作者
(48088)
(39860)
(39625)
(37538)
(25271)
(19206)
(17967)
(15943)
(15174)
(14155)
(13715)
(13294)
(12476)
(12410)
(12218)
(12212)
(12098)
(11964)
(11265)
(11164)
(10105)
(9539)
(9532)
(8947)
(8929)
(8885)
(8773)
(8704)
(8064)
(7975)
学科
(62355)
经济(62288)
管理(48345)
(44449)
(37779)
企业(37779)
方法(30798)
数学(26550)
数学方法(26241)
(16141)
(15688)
中国(15337)
(14725)
业经(14183)
地方(13036)
环境(12405)
(11118)
理论(11076)
技术(11024)
农业(10854)
(10535)
贸易(10530)
(10200)
(10105)
(9706)
财务(9647)
财务管理(9630)
(9577)
教育(9176)
企业财务(9121)
机构
大学(230913)
学院(229170)
管理(95196)
(84683)
理学(83873)
理学院(82939)
经济(82695)
管理学(81399)
管理学院(81015)
研究(73977)
中国(52369)
科学(49714)
(48973)
(38759)
业大(37913)
(37035)
(36722)
研究所(34337)
中心(33125)
(31279)
农业(30713)
北京(30645)
财经(30397)
(30240)
师范(29916)
(27701)
(27041)
(26111)
技术(24928)
师范大学(24244)
基金
项目(166909)
科学(130612)
基金(120707)
研究(119799)
(105629)
国家(104731)
科学基金(90192)
社会(73469)
社会科(69501)
社会科学(69480)
(66354)
基金项目(65459)
自然(61025)
自然科(59585)
自然科学(59573)
自然科学基金(58484)
(55621)
教育(54394)
资助(49193)
编号(48746)
成果(38520)
重点(36860)
(35704)
(35192)
(35154)
课题(33072)
创新(32717)
科研(32258)
计划(30937)
大学(30766)
期刊
(88664)
经济(88664)
研究(63416)
学报(40082)
中国(39018)
科学(35892)
(34871)
管理(33494)
大学(29465)
学学(27805)
(25748)
教育(25268)
农业(24975)
技术(19367)
业经(15310)
(15291)
金融(15291)
财经(13582)
经济研究(13578)
图书(13441)
科技(12871)
(12577)
理论(11975)
问题(11370)
实践(11324)
(11324)
(11318)
技术经济(10971)
(10763)
业大(10740)
共检索到315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征  李春阳  
为研究绿原酸对紫薯花色苷的辅色稳定作用,本试验采用可见吸收光谱和液质联用色谱(HPLC-MS)法研究了绿原酸不同添加浓度、pH值和温度对紫薯花色苷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及花色苷成分的影响,比较了绿原酸辅色前后花色苷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绿原酸对紫薯花色苷产生了增色效应和红移效应,辅色效应随绿原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最适辅色pH值为3.5,绿原酸辅色后紫薯花色苷的组成不变,花色苷热稳定性增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洪梅  韩永斌  顾振新  范龚健  
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研究了紫甘薯花色苷、紫甘薯花色苷单宁辅色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缓冲液pH值为4.0条件下,添加0.1 mo.lL-1单宁的紫甘薯花色苷热降解活化能为43.09 kJ.mol-1,比紫甘薯花色苷高11.57%。与紫甘薯花色苷相比,同一温度下单宁紫甘薯花色苷热降解速率低,半衰期长,耐热性好。单宁紫甘薯花色苷光降解速率是紫甘薯花色苷的92.8%。表明单宁能增强花色苷对光、热的稳定性,对紫甘薯花色苷有辅色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虹琦  周冀衡  郭紫明  毛建华  罗泽民  
为了探索湖南不同生态烟区烤烟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的差异及其对烤烟香气风格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湖南省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部位烤烟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湘南烟区K326烤烟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显著高于湘北和湘中烟区;不同部位烤烟中芸香苷的含量差异极显著,依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递减.但是湘南烟区种植的K326与云烟87两个烤烟品种之间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帆  薛佳  杨曦  邓红  孟永宏  郭玉蓉  
【目的】研究酚酸对‘紫红1号’新疆红肉苹果花色苷的辅色效应,以及辅色后花色苷的稳定性,旨在为红肉苹果花色苷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利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肉苹果花色苷,采用pH示差法测定总花色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花色苷组分及含量。在pH 3.0缓冲液体系中,分别选用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进行辅色,并将不同处理的样品分别置于水浴加热、光照、H2O2氧化和Fe(3+)4种不同条件下,研究4种酚酸对红肉苹果花色苷的辅色效果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紫红1号’红肉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牟杰  张超  马越  赵晓燕  
通过在紫马铃薯皮花色苷溶液中添加0.01%抗坏血酸或10%葡萄糖并进行加热处理测定其活化能的变化,同时对紫马铃薯皮中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马铃薯皮花色苷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其热降解活化能在pH值3.0时为74.08kJ·mol-1,pH值增加和降低时其活化能减小。添加抗坏血酸后其活化能为原来的81.49%,其稳定性下降,而添加葡萄糖后活化能增加3.16%。因此,葡萄糖作为辅色剂提高了紫马铃薯皮花色苷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玉凡  杨春贤  赵亚特  赵文婷  刘小强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黄会岭  张爽  路萍  胡格  索占伟  姜代勋  穆祥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体液内浓度,及各成分体外最小抑菌浓度,阐明3种中药成分清热解毒功能与其抑菌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液和组织液内的浓度;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3种中药成分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结果】盐酸小檗碱、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兔血浆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3.2、5.03和7.63μg.ml-1,在兔组织液内的浓度峰值分别为0.12、0.11和0.12μg.ml-1;3种中药成分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3、3.75×103和6.75×103μg.ml-1,其体外最小抑菌浓度明显高于它们在兔体液内的浓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张彦才  刘灵娣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温春秀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金银花产量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生物发酵鸡粪(N-P2O5-K2O=1.58-3.08-1.72)4.5 t/hm2基础上,施化肥氮(N)为0~450 kg/hm2的范围内,金银花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施氮(N)45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而绿原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能有效地提高金银花的产量,施磷(P2O5)为360 kg/hm2时单株产量最高,施P2O5量在0~180 kg/hm2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鑫  王征  
为准确测定甘薯叶中绿原酸含量,通过摸索流动相、洗脱方式、保留时间和速度等条件,建立了测定甘薯叶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色谱柱Lichrospher5-C18柱(150 mm×4.6 mm,5μm),以A(水∶乙腈∶冰醋酸=980∶20∶5),B(乙腈∶冰醋酸=1 000∶5)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24 nm.结果表明,绿原酸在5~100μg/mL时,绿原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5.47x+144.29(r=0.999 1),平均回收率可达93.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钱月  
【目的】以葵花籽仁为原料,优化提取绿原酸的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提取葵花籽绿原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为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方法对绿原酸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绿原酸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而随着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响应面法优化的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mL)料(g)比25.47∶1,超声波功率307.1W,微波功率539.36W...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罗香  杨文云  邓疆  
通过对不同月份元宝枫叶产量和叶内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动态研究表明:元宝枫叶内黄酮的含量以8月份最高,含量达5 73%;绿原酸含量以6月份较高,含量最高达4 13%。元宝枫单株叶产量以8月最高,产量达131g。7月份和8月份单株叶内黄酮和绿原酸较高,其中黄酮含量8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7 50g;绿原酸含量7月份最高,平均每株含4 39g。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7月份和8月份是采摘元宝枫叶的最佳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建荣  邓疆   罗香  杨文云  
测定9个不同施肥处理下元宝槭叶内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和N、P、K、Ca、Mg、Fe、Zn、Cu、Mn和B的含量与积累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影响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含量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N0P250K75和N0P125K37.5处理下元宝槭的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积累量比对照增加1~1.5倍,是叶用原料林的最佳施肥配方;施肥处理下营养元素的含量与积累量呈正相关,但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含量与积累量并不呈正相关;"光合与氮素代谢促进"因子和"酶促反应促进"因子是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含量的两个最主要的成分,其变异积累贡献率在87%以上,且以P、Cu、Mg的负荷量最大,可通过调节叶内营养元素的含量对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丽媛  苑伟  刘延琳  
颜色是影响红葡萄酒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红葡萄酒颜色的深浅不仅决定着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而且对葡萄酒内在品质的影响也很大。如何稳定红葡萄酒的颜色及提高红葡萄酒的色度一直是葡萄酒酿造行业倍加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持续不断。辅助成色作用(copigmentation)是花色苷与辅色素(copigment)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来增强颜色,可使葡萄酒的色度更深、色泽更稳定。本文就花色苷的辅助成色作用机理及其在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左航  黄文  李天宏  龚国华  魏蒙  
A protocol for extracting chlorogenic acid from Eucommia ulmoides leaf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on the base of noticeable factors test.The preventing effect of extract of Eucommia ulmoides leaf on mice suffered from high lipid serum was evaluated.High lipid serum was induced by gavaging fat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荣  胡锦蓉  孙君社  
研究了金银花绿原酸的酸醇回流提取工艺及D10 1大孔吸附树脂金银花提取液除杂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绿原酸的提取率及提取物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 ,对乙醇回流提取金银花绿原酸的工艺进行了优化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 ,以纯化物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 ,对D10 1大孔吸附树脂金银花提取液除杂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 :乙醇体积分数 70 % ,乙醇 pH为 4 ,回流时间 4h ,回流温度 70℃为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吸附原液金银花质量浓度 0 2 5 g·mL-1,pH为 7,流速 3mL·min-1为D10 1大孔吸附树脂金银花提取液较优除杂工艺条件。本工艺绿原酸的提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