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9)
2023(2555)
2022(1993)
2021(1666)
2020(1235)
2019(2715)
2018(2641)
2017(4239)
2016(2626)
2015(2824)
2014(2505)
2013(2537)
2012(2595)
2011(2388)
2010(2321)
2009(2153)
2008(2115)
2007(1860)
2006(1667)
2005(1548)
作者
(11495)
(9645)
(9575)
(8993)
(6239)
(4843)
(4218)
(3812)
(3699)
(3437)
(3414)
(3387)
(3230)
(3226)
(3223)
(3156)
(3010)
(2993)
(2822)
(2818)
(2659)
(2519)
(2470)
(2253)
(2234)
(2223)
(2208)
(2157)
(2125)
(2089)
学科
管理(7212)
(6487)
经济(6478)
环境(6093)
(5781)
(4823)
(3922)
企业(3922)
(3325)
(3011)
及其(2949)
(2894)
规划(2865)
环境规划(2829)
防治(2800)
(2797)
(2683)
(2436)
虫害(2276)
资源(2219)
方法(2132)
(2128)
中国(2047)
病虫(1924)
病虫害(1924)
水产(1817)
部门(1797)
门环(1792)
业经(1772)
生物(1728)
机构
大学(41034)
学院(40512)
研究(18855)
(17430)
科学(16454)
农业(14205)
业大(12622)
(11940)
中国(11777)
研究所(11366)
(10918)
经济(10652)
管理(10121)
农业大学(9396)
(9275)
(9087)
理学(8872)
实验(8864)
理学院(8669)
实验室(8588)
管理学(8300)
管理学院(8261)
(8141)
重点(8082)
(7692)
中心(7616)
(7196)
(6721)
技术(6657)
科学院(6645)
基金
项目(33159)
科学(23974)
(23564)
国家(23392)
基金(23231)
科学基金(18347)
研究(17152)
(14520)
自然(14345)
自然科(14009)
自然科学(13992)
自然科学基金(13741)
(12298)
基金项目(12226)
科技(9724)
社会(9642)
资助(9568)
计划(9481)
社会科(9146)
社会科学(9139)
重点(8201)
专项(7546)
(7515)
(7312)
科研(7228)
(7177)
教育(7054)
(7040)
创新(6760)
技术(5722)
期刊
学报(18026)
(16392)
科学(12586)
大学(12397)
学学(12198)
(11500)
经济(11500)
农业(11198)
中国(8614)
研究(7812)
业大(6591)
农业大学(5710)
(5549)
(4477)
林业(4272)
管理(3796)
自然(3668)
中国农业(3507)
科技(3467)
自然科(3360)
自然科学(3360)
(3300)
农林(2872)
(2872)
科技大(2608)
科技大学(2608)
教育(2545)
(2383)
水产(2283)
技术(2212)
共检索到57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达  袁芳芳  黄大庄  刘春延  毕华明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并研究光肩星天牛幼虫感染绿僵菌后体壁和中肠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后16h,寄主表皮层中观察到少量菌丝段,至24h菌丝已普遍侵入,芽管在穿透过程中表现了机械压力和酶活性。36~48h菌丝即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菌丝和菌丝段经血淋巴循环侵入各器官组织。48~72h,随着菌丝和菌丝段在肠壁细胞中迅速大量增殖,肠壁组织逐渐被破坏,中肠微绒毛脱落,肠壁细胞形成空泡,围食膜被分解消失,最终中肠组织崩溃、解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宇佳  冉亚丽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接种24 h后,最早观察到布氏白僵菌以芽管或菌丝的形式穿透杨干象幼虫体壁,无附着孢产生;接种90、96 h后,由虫体内穿出的菌丝在虫体表面开始大量繁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菌丝在穿透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压力与组织溶解现象。接种第24 h时,菌丝穿入表皮;到第36 h时,大量菌丝侵入到皮细胞层中;到第48 h时,菌丝侵入皮细胞层后使皮细胞层发生变形,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彩萍  闫喜中  刘红霞  郝赤  骆有庆  
应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切片法研究球孢白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壁的过程以及寄主中肠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后48h,芽管平均长度达到3.08μm时即可侵入幼虫体表。随着侵染时间延长,芽管伸长形成菌丝,逐渐萌发生成新的分生孢子,在后期菌丝间出现丝状物和网状结构,这2种现象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分生孢子多数以芽管方式侵入表皮,也可以产生附着胞再侵染。组织切片显示:侵染3天的幼虫腹部体腔中脂肪体组织变得模糊,细胞核不明显,马氏管出现空泡并变形。中肠围食膜被分解消失,肠壁肌肉层向内皱褶,排列紊乱,出现破裂,肠腔内变浑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俊佳  徐荣  李永和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亚波  吴小双  叶碧欢  吴盼盼  舒金平  
金针虫是叩甲(鞘翅目Coleoptera叩甲科Elateridae)幼虫的通称,广布于世界各地,危害农作物、林木及牧草等,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地下害虫。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浙江笋用林内的优势种群,其幼虫(即金针虫)是笋期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地区德清和安吉、杭州地区余杭和临安等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静香  李加儿  区又君  王刚  
采用HE、Mallory氏三色法、Heidenhain氏Azan染色,PAS反应,组织块银浸染方法,对组织切片染色处理,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驼背鲈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肝组织中肝细胞界限不明显,不存在双核现象,有暗细胞和亮细胞之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有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高尔基体很难观察到,仅在胆小管和狄氏间隙的附近发现。此外,在肝血窦的附近观察到成纤维细胞、枯否氏细胞和贮脂细胞。肝组织中胆管数量众多包括肝叶中央胆管、支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叶内胆管,并且在中央静脉附近偶见辐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嫣  朱锦天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文昌鱼 (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TchangetKoo)鳃骨条的结构。发现其鳃条骨条横切面的外部 ,有时可见两个相连的细胞密集区 ,细胞排列紧密 ,核质比大。除此之外的基质区 ,由平均直径 2 8 3nm的粗纤维构成。在该区域的外围 ,粗纤维与边缘平行排列成薄层。在内部 ,粗纤维交错排列。而鳃条骨条横切面内部及整个舌条骨条则是由平均直径分别为 13 8nm和 13 9nm的细纤维构成的。细纤维排列规则 ,与鳃骨条的长轴平行。且彼此间由横向的细丝状交联连接成为直角的方格结构。两种纤维在形态上与胶原纤维不同。显示文昌鱼的鳃骨条是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为了明确黄绿绿僵菌的致病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分生孢子在马铃薯瓢虫幼虫体表的侵染及穿透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侵染要经历孢子的附着、萌发、入侵和菌丝的延伸与增殖等阶段;黄绿绿僵菌接种12h后附着于虫体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24h后体积膨大并从一侧伸出芽管,之后逐渐生长成菌丝,沿体壁蔓延,若遇到合适的侵入部位,前端即产生附着胞向体壁穿透,并在体内繁殖,最终伸出虫体表面,使其布满白色菌丝。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朋云  
采用透射电镜对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亚显微结构观察,以rbcL和18S rRNA序列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结合研究从GenBank获取的黄藻纲、绿藻纲和共球藻纲13株相关微藻的rbcL、18S rRNA基因序列,运用Clustal X 1.8和MEGA4.0软件进行分析,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计算bootstrap值以评估其可靠性。结果显示,丛粒藻细胞由多层细胞壁包被,细胞内壁和外壁的腔隙中含有烃类物质,独特而发达的内质网膜系统与细胞质膜部分相连,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平行紧贴、无基粒结构,脂滴的分布与内质网和叶绿体相关;A...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勇  张俊霞  江轶  李赛  
对冠状病毒本身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形态特征与感染机制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全病毒的三维结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与组装的原位信息、病毒与宿主分子水平的互作机制等。该文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两方面介绍了透射电镜技术在病毒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以及为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的启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阎雄飞  孙月琴  刘永华  李晓娟  骆有庆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光肩星天牛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触角为线形,共11节,即柄节、梗节和9个鞭节。在雌雄成虫的触角上均存在5类13种感受器,包括5种刺形感受器、2种毛形感受器、4种锥形感受器、1种钟形感受器和1种指形感受器。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没有明显差异,但感受器的分布存在性二型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明坤  姜笑梅  
国内的木材超微构造研究在80年代初开始,但由于电镜用样品的制备技术比较复杂,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研究结果。为此,把我们的电镜制样技术经验介绍如下。用透射电镜研究木材超微构造时,通常用金属投影复型法和超薄切片法以制备观察用木材样品。前者可用来研究木材表面的超微构造,后者用来研究木材的细胞壁及其雕纹的剖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对木材超微构造的完美了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委委  张梦倩  
透射电镜(TEM)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微结构表征工具,对分析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意义较大。TEM采集的数据是三维物体在二维空间的投影图,想要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需将样品倾转至特定晶带轴方向。晶带轴系列倾转的操作主要依赖菊池极的位置,然而由于不同晶带轴之间的角度相差较大,在荧光屏上难以观测到多个不同菊池极,且倾转过程中样品位置会发生大幅度偏移,需在衍射和成像模式之间反复多次切换方可获得理想的结果。为降低带轴系列倾转的操作难度,该文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测量菊池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简单快速地获得目标晶带轴所需的倾转角度。该工作为高校充分利用TEM检测晶体微观结构、确定取向关系提供具体的理论和实验指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燕华  郭新秋  王戈  刘静  卢翀  何琳  
该文从透射电镜运行管理模式、培训考核与管理制度、人员队伍的技术与仪器维护水平等方面介绍了在透射电镜开放共享方面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实践,在提高透射电镜使用效率及促进开放共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其他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宝辉  郑建伟  黄大庄  王达  马向超  韩小勇  
The effect of culture media,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mycelium growth,spores germination of Metarhizium MS01 strain,a high virulent strain from the soil and the pathogenicity against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larvae was tes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was PPDA,the opt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