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1)
- 2023(7694)
- 2022(6603)
- 2021(5915)
- 2020(5182)
- 2019(12089)
- 2018(11835)
- 2017(23096)
- 2016(13068)
- 2015(14507)
- 2014(14748)
- 2013(14853)
- 2012(14177)
- 2011(12901)
- 2010(12948)
- 2009(12032)
- 2008(12231)
- 2007(11270)
- 2006(9435)
- 2005(8494)
- 学科
- 济(53601)
- 经济(53551)
- 管理(35343)
- 业(35046)
- 方法(27984)
- 企(27741)
- 企业(27741)
- 数学(25070)
- 数学方法(24848)
- 学(14712)
- 农(14641)
- 财(14409)
- 中国(12630)
- 贸(10061)
- 贸易(10061)
- 业经(9970)
- 地方(9937)
- 环境(9878)
- 易(9773)
- 制(9739)
- 农业(9576)
- 务(9340)
- 财务(9322)
- 财务管理(9296)
- 企业财务(8851)
- 银(8671)
- 银行(8627)
- 融(8432)
- 金融(8429)
- 和(8402)
- 机构
- 大学(196193)
- 学院(195160)
- 济(76788)
- 经济(75100)
- 管理(69967)
- 研究(69342)
- 理学(60787)
- 理学院(60015)
- 管理学(58783)
- 管理学院(58435)
- 中国(49711)
- 科学(47729)
- 农(46002)
- 京(41082)
- 所(38118)
- 农业(37042)
- 业大(36831)
- 研究所(35240)
- 财(34830)
- 中心(31650)
- 江(29380)
- 财经(28293)
- 经(25691)
- 北京(25321)
- 范(24369)
- 农业大学(24310)
- 经济学(24209)
- 院(24161)
- 师范(24000)
- 州(23316)
- 基金
- 项目(134247)
- 科学(102775)
- 基金(96450)
- 研究(89349)
- 家(87635)
- 国家(86974)
- 科学基金(71777)
- 社会(55222)
- 省(53855)
- 社会科(52347)
- 社会科学(52324)
- 基金项目(51522)
- 自然(49237)
- 自然科(48081)
- 自然科学(48051)
- 自然科学基金(47219)
- 划(45733)
- 教育(40998)
- 资助(40047)
- 编号(34452)
- 重点(31237)
- 部(29170)
- 发(29026)
- 计划(28160)
- 成果(27984)
- 创(27733)
- 科研(26858)
- 创新(26132)
- 科技(25731)
- 课题(24459)
共检索到27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林新春 毛胜凤
采用RAPD PCR技术分析了 4个绿僵菌菌株的DNA遗传多态性。从 1 60条引物中筛选出 2 7条引物 ,对各菌株进行PCR扩增 ,结果 4个绿僵菌菌株共扩增出 334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2 99个 ,占 89 5 % ,表明各菌株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DNA多态性与原寄主和孢子形态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但与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间未表现出相关性。图2表 4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毅 周祖基 张立钦 马良进 林新春 高洁
采用RAPD技术对21个不同来源的寄生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行了测定。从RAPD结果可知寄生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菌株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聚类分析把21个寄生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菌株分为两大类群:①B1,B14,B4,B5,B6,B7,B8,B12,B13,B10,F-263,Bxs,B2,B11,Bf,Bz,B9;②B3,B15,By2,By7。结果表明菌株DNA多态性与采集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未表现出相关性。图2表2参11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浩明1 刘进元2 陈永萱1
用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螺原体3个血清组中的4个菌株进行DNA多态性研究。PCR扩增引物选自Operon随机引物试剂盒中I、J、K、L、M、N组的120个引物。4个菌株为236(第Ⅲ血清组),CR1和CH911(第I血清组第2亚组),CCH(第ⅩⅩⅣ血清组)。在120个引物中有21个能在4种菌株DNA模板上扩增出DNA条带,其中在4种模板上皆可扩增出条带的引物有9个。电泳结果显示不同血清组菌株间DNA多态性丰富,而同一血清组中菌株的DNA扩增图谱差异微小。
关键词:
螺原体 RAPD DNA 多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兴刚 胡明瑜 孟泽彬 罗倩 白文钦
【目的】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我国及全世界应用较广泛且研究较多的一类昆虫病原真菌,除能寄生杀死靶标昆虫外,部分绿僵菌菌株能够在植物根部定殖并促进宿主植物生长。通过探明不同绿僵菌菌株促进宿主植物生长能力的强弱,为进一步开发兼具杀虫与促进植物生长的新型真菌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贵州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为材料,通过检测不同来源绿僵菌菌株在玉米根部的定殖能力和促进植株生长能力,筛选对玉米生长增效的绿僵菌菌株。【结果】M.robertsii(Mr2575,Mr23和Mr1046)、M.anisopliae(Ma808,Ma932和Ma939)、M.brunneum(Mb820,Mb1187和Mb2974)及M.acridum(Mac324)等绿僵菌均能定殖玉米根部,但Mac324与Mb1187定殖能力最弱;除此2个菌株外其余绿僵菌菌株均显著促进宿主玉米植株的营养生长。其中,菌株Mb820、Ma939对玉米幼苗叶片发育增效最高达42.8%,Mr23对玉米茎秆生长增效最高达15.7%。所有测试菌株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无影响。【结论】菌株Mr23、Ma939和Mb820促进宿主植株生长的能力较优,可作为候选菌株进一步进行毒力测试从而筛选出具有良好杀虫与植物生长增效于一体的绿僵菌生防菌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亚波 叶碧欢 刘振勇 张炜 舒金平
竹林金针虫是南方竹林笋期最为重要的害虫之一,筛胸梳爪叩甲幼虫是竹林金针虫的优势种群,应用绿僵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测定了3株绿僵菌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毒力,并比较了毒土法和毒饵法两种施菌方式对绿僵菌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沙绿僵菌WP08菌株和金龟子绿僵菌30104菌株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具有明显的致病效果,在30 d的试验期内,校正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和66.3%,半数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15.8 d和25.8 d;毒土法的校正累计死亡率略高于毒饵法,分别为60.1%和52.0%,LT50分别为22.6 d和28.0 d。金龟子绿僵菌LRC112菌株对金针虫无致病力。
关键词:
绿僵菌 金针虫 毒力测定 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小芹 黄敏仁 尹佟明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发生于我国 1 3省区 1 6种松树和其它 2种针叶树上的松枯梢病菌 (Sphaeropsissapinea)的 55个菌株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用 1 7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共得到 2 0 0个RAPD标记 ,其中 98 5%具有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确定了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将 55个菌株分为 3个类群。各菌株间的差异与其寄主种类无明显关系 ,与其地理来源在某些类群间有一定联系 ,但在大多数菌株间相关趋势不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昌胜 黄亚东 边银丙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种内杂交子H2J3的子实体上单孢分离培养得到F1代52个单核体菌株,将F1子代及亲本(H2,J3)等所有供试单核体菌株的菌丝体两两配对培养,采用核荧光染色观察核相,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锁状联合,鉴别菌丝交配反应是否形成双核体菌丝,同时测定了亲本菌株所有F1子代的交配型。根据交配型表型将F1子代菌株分成两群(F1-A1,F1-A2),将每群内各自菌株的DNA等量混合,构建交配型基因的等基因池,通过64个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发现引物S126在2个等基因池间扩增出差异带S1261021,且在属于同一交配型的亲本及F1子代之间扩增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培新 罗信昌 杨绳桃 张长铠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和其交配型,14个单核菌株的酯酶同工酶以及10个单核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CMC)酶相对活性,分析了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之间在研究的各遗传性状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x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木耳孢子单核菌株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没有明显相关性。在14个单核菌株中,检测到10种具有不同迁移率的酯酶同工酶标记谱带。与亲本双核菌株相比,出现了5条新的谱带。10个木耳孢子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娟利 周艳虹 丁桔 王礼 喻景权
采用从土壤中直接提取微生物总DNA,并用细菌16S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克隆和测序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不同蔬菜连作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自同一地区的土壤样品,其DGGE图谱的相似性很高;同时蔬菜连作对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组成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同蔬菜作物种类和连作年限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所取土样中的细菌大多数为Proteobacteria类细菌,另外Acidobacteria、Sphing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类细菌只占少量比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应正河 林衍铨 马璐 江晓凌
对4个绣球菌栽培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RAPD和SRAP分析,筛选出了15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RAPD和SRAP引物,获得31条明显的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5~1.00,遗传差异较大,相似系数为0.79时,4个菌株聚为3个群,相似系数为1.00时,菌株SpA和菌种SpD未能分开。
关键词:
绣球菌 遗传多样性 RAPD SRA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应华 陈顺立 林强
应用10个绿僵菌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5±0.5)×106个.mL-1的孢子悬液喷菌,校正死亡率最高为91.90%,最低为15.28%,僵虫率最高为91.32%,最低为24.80%,LT50为5.39-10.12 d,单头虫体平均产孢量为106-107个.头-1.Ma1291-2、MaWP-01菌株对萧氏松茎象幼虫致病力较强,喷菌7 d后僵虫率分别为89.56%、91.32%,LT50分别为5.49、5.72 d,经不同剂量测定LC50分别为2.5707×104、1.9871×104个.mL-1,这2个菌株对萧氏松茎象生物防治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童应华 陈顺立 林强
A total of 12 strains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Sorokin were tested for pathogenicity to Hylobitelus xiaoi,and a superior strain was used to infect trials in a fores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Ma1291-2 had strong pathogenicity to H.xiaoi after treatment for 30 d by dipping inoculation wi...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敏 王春晓 刘延琳
【目的】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来自新疆和宁夏的48株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区分,并分析其亲缘关系。【方法】选择4个微卫星位点:SCAAT1、SCYOR267c、C11和YPL009c,用其多态性对48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4个微卫星标记在48株菌中共检测到87个等位基因,39种基因型;4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8593—0.9115,均为高度多态位点;期望杂合度(heterozygosity expected,He)和观测杂合度(heterozygosity observed,Ho)分别为0.8803—0.9268和0.8333—0.9792。【结论】宁夏和新疆地区酿酒酵母菌株生物多样性丰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广海 许志刚 张世光
利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来自我国不同稻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其中2 0个引物均出现清晰和重复性的DNA扩增片段 ,扩增片段大小在 0 .5kb至 3.5kb ;应用Statistics软件UPGMA程序进行树状聚类分析 ,聚类结果表明 ,我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在遗传距离为 0 .30时 ,供试菌株可划分为 7个遗传相似组 (谱系 )。其中第 1、第 2和第 5组为优势组群 ,分别由 7、8、6个菌株组成。根据菌株在 12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抗感反应 ,将供试菌株分为 13个致病型 ,在遗传距离为 0 .5 0水平上聚类归属于 6个簇。菌株的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