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1)
- 2023(8572)
- 2022(7160)
- 2021(6285)
- 2020(5006)
- 2019(11407)
- 2018(11217)
- 2017(21266)
- 2016(11274)
- 2015(12670)
- 2014(12767)
- 2013(12969)
- 2012(12741)
- 2011(11983)
- 2010(12350)
- 2009(11489)
- 2008(11355)
- 2007(10229)
- 2006(9749)
- 2005(9251)
- 学科
- 济(76035)
- 经济(75971)
- 管理(29229)
- 业(27435)
- 地方(24019)
- 中国(20891)
- 企(20283)
- 企业(20283)
- 方法(19791)
- 数学(16721)
- 数学方法(16610)
- 农(16182)
- 地方经济(15353)
- 业经(15334)
- 学(13227)
- 融(11809)
- 金融(11809)
- 发(11588)
- 农业(11571)
- 银(11032)
- 银行(11023)
- 行(10856)
- 制(10705)
- 财(10454)
- 环境(10237)
- 贸(9486)
- 贸易(9476)
- 易(9000)
- 和(8759)
- 经济学(8378)
- 机构
- 学院(174108)
- 大学(172411)
- 济(84467)
- 经济(82770)
- 研究(69493)
- 管理(61232)
- 中国(53883)
- 理学(50565)
- 理学院(49917)
- 管理学(49230)
- 管理学院(48888)
- 科学(39312)
- 京(38255)
- 财(37117)
- 所(36034)
- 研究所(32004)
- 中心(29995)
- 财经(28182)
- 江(28007)
- 经济学(27041)
- 农(27005)
- 北京(25465)
- 经(25396)
- 范(24727)
- 院(24713)
- 师范(24508)
- 经济学院(23859)
- 州(22439)
- 业大(21555)
- 科学院(21355)
- 基金
- 项目(103142)
- 科学(81049)
- 研究(78283)
- 基金(73142)
- 家(62774)
- 国家(62197)
- 科学基金(52632)
- 社会(51657)
- 社会科(48972)
- 社会科学(48956)
- 省(40839)
- 基金项目(37690)
- 教育(34439)
- 划(33552)
- 编号(31043)
- 自然(30655)
- 资助(30247)
- 自然科(29862)
- 自然科学(29857)
- 发(29551)
- 自然科学基金(29329)
- 成果(25948)
- 发展(24579)
- 展(24189)
- 重点(23631)
- 课题(23088)
- 部(22481)
- 国家社会(21488)
- 创(20777)
- 性(19686)
共检索到29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铁苗
综观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黄铁苗广东省委党校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顽症和致命伤。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正确认识经济效益。过去我们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多赚了钱就是好效益。结果不仅不能多赚钱,还导致了产需脱节,产品质量低劣,假冒伪劣产品横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锦雯
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外部不经济”,由这一模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暂时的 ,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前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体系 ,是符合社会、经济、自然三维结构复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的综合效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实行思想观念的转化、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加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科技发展为依托 ,并依靠立法手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振龙,王莉霞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统计观念西安统计学院王振龙王莉霞首先,从系统观点来看,现行效益统计对所研究系统本身重视有余,而对该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反映不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能孤立存在,更不能独立运行,它必然是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存在和运行的。系统的能量、活力和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敏英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关注点。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经济体制不健全,特别是事实上的无偿占有资源状况,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企业以至个人为了获取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惜以过度耗费资源为代价。其中有些掠夺性地开发和浪费资源令人触目惊心。自然资源过度耗损及其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经济外部性最主要的表现,这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胜旺
在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过程中,发展模式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不仅有共存共生的关系,而且还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有机统一起来,把现代社会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营波
本文认为,必须运用大协调学衔接各门相关学科,全面研究、统筹、解决当代出现的各种不协调问题,才能找到理想的发展路线。必须运用大协调经济学整合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各种要素,才能实现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协调,人类才有美好的未来;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文健 陈丽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农业经济效益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可操作性、综合性、完备且相关性及动态性原则,构建了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等10个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该文以重庆市为例,首先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农业产值、农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为基础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再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杰 李蕾蕾 何存英
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涵义出发,分析了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指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规范企业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追求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使二者良性互动,以最大限度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曾志权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到了经济工作的中心位置,强调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所处阶段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正经历着从高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殷小茵
自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泰铢自由浮动,从而触发东南亚金融动荡以来已经一年有余。在这场危机的初期,很多人认为危机将是局部的、暂时的,但一年来的发展态势说明,这场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格局,其发展趋势和深刻内涵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元同
从理论内涵上看,区域旅游合作的目标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是相一致的。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表明区域旅游合作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秀云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相互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三个基本内容。其中生态持续是前提,经济持续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系统整体,并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枇杷木 徐智俊
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人类的永存来说,是急需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虽然两者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口号下,人们正在摸索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发展”之口号只是一种理念的表达,由于这一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论依据,所以,至今对它的摸索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中,没有超越理念来研究和寻找每个问题的解决对策。有时,即使有一些临时性的对策,但是,因这些对策缺乏理论的依据,也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本文中,想对上述口号的理念进行分析,并使之理论化。笔者认为应该在建立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一套既可保护环境同时又可促进经济发展的理想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