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7)
- 2023(12826)
- 2022(11254)
- 2021(10650)
- 2020(9044)
- 2019(20625)
- 2018(20784)
- 2017(39562)
- 2016(21782)
- 2015(24774)
- 2014(24910)
- 2013(24226)
- 2012(22187)
- 2011(19930)
- 2010(19975)
- 2009(18310)
- 2008(17984)
- 2007(15492)
- 2006(13463)
- 2005(11870)
- 学科
- 济(80170)
- 经济(80068)
- 管理(61325)
- 业(58069)
- 企(47566)
- 企业(47566)
- 方法(38778)
- 数学(33407)
- 数学方法(32852)
- 中国(23323)
- 财(21635)
- 农(20703)
- 学(20209)
- 制(17632)
- 业经(17550)
- 地方(16289)
- 理论(16071)
- 银(14744)
- 银行(14694)
- 务(14245)
- 财务(14165)
- 财务管理(14129)
- 行(13921)
- 农业(13589)
- 和(13540)
- 融(13442)
- 金融(13434)
- 企业财务(13394)
- 贸(13082)
- 贸易(13074)
- 机构
- 大学(304147)
- 学院(301465)
- 管理(119567)
- 济(111476)
- 经济(108620)
- 理学(102928)
- 理学院(101722)
- 研究(101567)
- 管理学(99538)
- 管理学院(98995)
- 中国(78355)
- 京(66407)
- 科学(65938)
- 财(54043)
- 所(51762)
- 农(51078)
- 业大(47476)
- 研究所(47283)
- 中心(46433)
- 江(44495)
- 财经(42897)
- 北京(42388)
- 农业(40191)
- 范(39763)
- 师范(39329)
- 经(38969)
- 院(37963)
- 州(36264)
- 技术(33932)
- 财经大学(32027)
- 基金
- 项目(209324)
- 科学(162851)
- 研究(150810)
- 基金(150143)
- 家(131971)
- 国家(130881)
- 科学基金(111675)
- 社会(91454)
- 社会科(86437)
- 社会科学(86416)
- 省(82281)
- 基金项目(79347)
- 自然(75055)
- 自然科(73264)
- 自然科学(73241)
- 自然科学基金(71844)
- 划(70093)
- 教育(69426)
- 资助(63541)
- 编号(61933)
- 成果(50536)
- 重点(46549)
- 部(45153)
- 课题(43319)
- 发(43121)
- 创(42713)
- 科研(40520)
- 创新(39836)
- 计划(38896)
- 大学(38618)
- 期刊
- 济(120700)
- 经济(120700)
- 研究(90785)
- 中国(60442)
- 学报(51726)
- 科学(46064)
- 农(45317)
- 管理(43425)
- 财(40449)
- 大学(38514)
- 教育(36638)
- 学学(36158)
- 农业(31497)
- 融(27925)
- 金融(27925)
- 技术(27000)
- 财经(19499)
- 业经(19231)
- 经济研究(18616)
- 图书(16948)
- 经(16408)
- 业(16029)
- 理论(15373)
- 科技(15162)
- 问题(15113)
- 版(14713)
- 统计(14664)
- 实践(14248)
- 践(14248)
- 技术经济(14176)
共检索到44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鸿 戴慎志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志良 高相铎
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论公共安全管理,还是公共安全规划编制中,都面临着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整合度不高这一根本问题。从综合防灾的理念出发,横向上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的防护设施、救助设施和重建设施体系的时间序列,纵向上构建避难空间、防救灾通道、隔离系统、指挥系统等城市公共安全空间体系。期望通过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体系的建构,推动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松林 李英爱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敬海 李向阳 陈鼎超
建筑物震害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快速评估城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面向抗震防灾规划的多级震害评估方法,即除个别重点建筑采用弹塑性分析法外,将城区建筑分为重要建筑和一般建筑,分别采用模糊震害指数法中的详细表格评估法和简化表格评估法,快速获得各建筑在不同烈度下的破坏等级,以评估整个城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最后,以沭阳县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建筑物震害评估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抗震防灾规划 建筑物震害评估 多级评估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爱平
中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多,灾害损失明显上升。频繁发生的各种灾害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长期性制约因素。目前减灾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从建立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机制、灾害评估机制与减灾投入机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灾害预警应急机制、多元化主体的救灾机制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中国综合防灾减灾机制,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促进减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在认知国际灾难的风险后,我们发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坚持综合兼顾的思想,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的特点。本文针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概念性的思考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规划 国际比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友均 苏立娟 陈绍志
文章以1991~2010年森林灾害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对31省(市、自治区)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年均火灾7258次,火场面积为20.59万hm2,年均成灾面积8.37万hm2;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总计18452万hm2,年均922.61万hm2;火灾和有害生物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森林火灾综合评价显示,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森林火灾程度低,内蒙古、贵州、湖南、黑龙江等地区森林火灾十分严重;有害生物综合评价显示,上海、北京、天津、贵州、浙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光旭 戴尔阜 吴绍洪 吴文祥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胜
巨灾损失指数作为以风险加权平均为基础的综合权数,可以通过因子分解以及层次构造来反映巨灾损失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平均相对变动,进而可以应用于巨灾损失评估过程中。本文利用统计学以及精算学的相关研究思想,从理论分析以及实践介绍的两个维度,对巨灾损失指数以及指数分析方法在巨灾损失综合评估体系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巨灾损失指数的基本属性;第二部分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载体三个角度分析巨灾损失指数参与巨灾风险综合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则是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巨灾损失指数的初步设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昕宇 曾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将成为我国城市未来面临的最主要极端气候灾害之一。文章总结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应对高温热浪灾害的规划研究、实践经验,提出从两个维度构建我国城市高温热浪防灾规划体系:首先,以整合统筹的视角制定长远、常态化规划策略,提升城市整体御灾性能;其次,制定多主体参与的高温应急规划。最后着重对高温灾害高风险区的研究,使两个维度的防灾策略能有的放矢、优化配置。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防灾规划 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昕宇 曾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将成为我国城市未来面临的最主要极端气候灾害之一。文章总结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应对高温热浪灾害的规划研究、实践经验,提出从两个维度构建我国城市高温热浪防灾规划体系:首先,以整合统筹的视角制定长远、常态化规划策略,提升城市整体御灾性能;其次,制定多主体参与的高温应急规划。最后着重对高温灾害高风险区的研究,使两个维度的防灾策略能有的放矢、优化配置。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防灾规划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健 吴虹
本文以济南市区为重点 ,较全面的汇述了建国以来济南发生的重大灾害 ,总结了全市防灾工作的得失 ,分析了当前异常严峻的防灾形势 ,提出了济南 2 0 0 0~ 2 0 10年减灾工作的基本构想 ,勾划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济南 灾害 综合防治 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