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2)
2023(12215)
2022(10294)
2021(9561)
2020(8079)
2019(18656)
2018(18770)
2017(34244)
2016(19307)
2015(21855)
2014(21971)
2013(21382)
2012(19906)
2011(18002)
2010(18481)
2009(17374)
2008(17779)
2007(16137)
2006(14769)
2005(13599)
作者
(57449)
(47915)
(47557)
(45508)
(30687)
(22696)
(21731)
(18488)
(18410)
(17617)
(16646)
(16407)
(15930)
(15769)
(15505)
(14839)
(14171)
(14100)
(14094)
(14024)
(12415)
(12082)
(11887)
(11229)
(11034)
(10754)
(10700)
(10610)
(9951)
(9601)
学科
(73732)
经济(73627)
管理(62989)
(54085)
(47649)
企业(47649)
方法(24585)
(22779)
(22512)
(20600)
地方(20526)
中国(20262)
业经(19752)
数学(19344)
数学方法(19030)
(18077)
(16510)
理论(14487)
(14240)
银行(14201)
(13979)
财务(13918)
财务管理(13877)
(13501)
(13346)
金融(13337)
农业(13149)
企业财务(13131)
体制(12833)
(12379)
机构
学院(271354)
大学(271208)
(104716)
经济(102125)
管理(100194)
研究(99018)
理学(83066)
理学院(81960)
管理学(80413)
管理学院(79862)
中国(75922)
科学(61924)
(60604)
(54806)
(51788)
(50551)
(48732)
研究所(46704)
中心(44766)
业大(40800)
财经(40386)
农业(38006)
北京(37551)
(37468)
师范(36979)
(36337)
(36195)
(35978)
(35081)
技术(30997)
基金
项目(175356)
科学(136761)
研究(128719)
基金(123659)
(109232)
国家(108334)
科学基金(91382)
社会(79372)
社会科(75040)
社会科学(75021)
(71052)
基金项目(65283)
(59556)
教育(58987)
自然(58895)
自然科(57352)
自然科学(57332)
自然科学基金(56296)
编号(52129)
资助(49972)
成果(44438)
重点(40977)
(39373)
课题(38906)
(37870)
(36765)
(35467)
创新(34557)
(32883)
科研(32853)
期刊
(131770)
经济(131770)
研究(84259)
中国(67350)
(45990)
学报(45650)
(44447)
管理(42961)
科学(41697)
教育(36035)
大学(34451)
学学(32225)
农业(29480)
(27755)
金融(27755)
技术(24974)
业经(20911)
财经(20489)
经济研究(18964)
(17828)
(17001)
问题(16330)
(14315)
现代(13277)
资源(13233)
科技(12962)
图书(12662)
技术经济(12289)
会计(12186)
(12008)
共检索到440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产业功能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质资源的主要集聚地,集中了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其管理体制直接决定着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其管理体制设置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异。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其管理体制的比较可以得到启示:产业功能区定位是对中央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定位的细化;产业功能区承载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使命;产业功能区发展应结合地区要素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功能区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产业功能区管理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胡新华  
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其开发之初到现在,其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迄今已基本完成转型。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二者的管理体制亦经历了开发办公室到管委会的变迁,浦东新区业已成为行政区并组建政府。管理体制的变迁与经济社会进程紧密关联,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转型路径的变异。通过对比分析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的转型进程,考察二者的差异与共同点,为以后的试验区发展提供清晰的可供借鉴的框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春明  
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改革思路和模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具有“先行先试”权的改革试点地区,应当按照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配套支持,从而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预期效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黔生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方面努力,探索建立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主要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对社会、政府等各项体制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本文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时代特征和总体设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恩成  
改革机制是对改革过程进行激励的条件和手段的总称。文章从分析改革要素和改革过程入手,将改革机制细分为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以此为框架,提炼出滨海新区构建综合配套改革机制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指出其在主体积极性、组织投入、方案设计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成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完善动力生成机制、组织推动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以激发改革主体参与热情、加强改革组织投入、提升改革设计水平和建立改革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桂生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的综合性制度变迁过程。在法律、政治、管理和市场等不同制度层面,滨海新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体制障碍。为扩大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有效性和示范性,需要基于制度变迁的配套改革以寻找"创新租金"。按照"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的立体发展模式,实施政府发展、市场创新、社会和谐与生态环保的综合配套改革的行动框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黔生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共同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由于天津的改革开放滞后于深圳与浦东,中共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所处阶段、发展所面临问题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将围绕着创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来进行,构建“五个体系”,实施六大战略举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维斌  杨建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以抓项目的方式抓改革这一全新的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方式,阐述这一改革的含义、原则、实施路径和推动机制。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田代贵  马云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将在新时期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当前这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进行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行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这三个试验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选行先试”的有关政策,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曾崇碧  
近年来,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规范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却未相应健全。一方面,城乡低保财政投入增长迅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城乡低保均等化,并实现了中央、市、区县三级财政分担城乡低保资金;但另一方面,低保覆盖面与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转移支付机制有待完善,分担结构有待改善。应建立低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因素法的城乡低保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合理的城乡低保财政责任分担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良庆  张贵友  
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土地有必要进行规模经营。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下的农村土地规模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刚  齐二石  尚晓昆  
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经济增长转变方式,滨海新区被认为是我国可以率先建立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地区之一。文章在回顾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过程和作用之后,阐述了滨海新区是一类区域创新体系,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中的必要性,进而论述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