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8)
- 2023(17646)
- 2022(15042)
- 2021(13956)
- 2020(11577)
- 2019(25997)
- 2018(25611)
- 2017(48217)
- 2016(26597)
- 2015(29497)
- 2014(29438)
- 2013(28850)
- 2012(26436)
- 2011(24204)
- 2010(24090)
- 2009(22035)
- 2008(21131)
- 2007(18554)
- 2006(16341)
- 2005(14202)
- 学科
- 济(118501)
- 经济(118378)
- 管理(73032)
- 业(65222)
- 企(53022)
- 企业(53022)
- 方法(47227)
- 数学(41181)
- 数学方法(40678)
- 中国(29174)
- 农(28493)
- 学(28069)
- 地方(27656)
- 财(24577)
- 业经(24341)
- 制(19643)
- 农业(19290)
- 贸(18308)
- 贸易(18299)
- 环境(17994)
- 理论(17750)
- 易(17642)
- 和(17067)
- 地方经济(16288)
- 融(15848)
- 金融(15839)
- 银(15784)
- 银行(15704)
- 技术(15394)
- 体(15049)
- 机构
- 大学(380582)
- 学院(379224)
- 济(152526)
- 经济(149203)
- 管理(144060)
- 研究(135731)
- 理学(125205)
- 理学院(123665)
- 管理学(121269)
- 管理学院(120613)
- 中国(97474)
- 科学(88216)
- 京(81476)
- 农(70363)
- 所(70208)
- 财(66421)
- 研究所(64627)
- 业大(62335)
- 中心(59667)
- 农业(55613)
- 江(55134)
- 财经(53574)
- 北京(51133)
- 范(50508)
- 师范(49881)
- 院(49460)
- 经(48679)
- 经济学(45947)
- 州(44361)
- 技术(41158)
- 基金
- 项目(266133)
- 科学(207093)
- 基金(191584)
- 研究(186937)
- 家(171154)
- 国家(169761)
- 科学基金(143312)
- 社会(117486)
- 社会科(111286)
- 社会科学(111252)
- 省(105112)
- 基金项目(102014)
- 自然(95307)
- 自然科(93039)
- 自然科学(93008)
- 自然科学基金(91295)
- 划(89227)
- 教育(85271)
- 资助(78230)
- 编号(74562)
- 重点(60348)
- 成果(59480)
- 发(57607)
- 部(56889)
- 创(54836)
- 课题(52526)
- 创新(51295)
- 科研(51266)
- 计划(50866)
- 国家社会(48471)
- 期刊
- 济(169836)
- 经济(169836)
- 研究(110299)
- 中国(71199)
- 学报(70293)
- 农(63121)
- 科学(61221)
- 管理(52510)
- 大学(51477)
- 学学(49002)
- 财(48426)
- 农业(43138)
- 教育(39824)
- 技术(32661)
- 融(28835)
- 金融(28835)
- 经济研究(28296)
- 业经(26700)
- 财经(26025)
- 经(22371)
- 问题(21814)
- 业(21812)
- 科技(19643)
- 版(19248)
- 技术经济(18714)
- 业大(18648)
- 图书(17917)
- 资源(17571)
- 理论(16806)
- 商业(16765)
共检索到551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来逢波
文章从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切入点,探讨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完善及动态变化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途径与策略。文章认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应通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集约化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治理模式等措施全力优化综合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阳 苏兵 张荔 张多加
以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分析,对两者间的适应度进行测度。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两大多指标复合系统的评价问题,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忠俊 姜翔程 刘蕾
文章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层,在准则层中设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个指数,选定51个基本指标构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指标权重的确定;并在德尔斐法的基础上对各具体指标权重赋值进行了演算。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惠芳 唐辉亮 陈超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民生改善能力等5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指数,对全国31个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东部省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比较强,对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引领作用。本文提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应分类进行评价和考核,加强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要素支撑体系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能力指数 开放经济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李石松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进入了滞涨阶段,虽然说近年来云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并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但是云南省的农业产业仍然整体表现出产业专业化程度与集聚程度的下降态势。因此认为,要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空间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是关键,同时要进一步大力发展云南省的农业科技、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业专业化提升,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阳 郗恩崇
文章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及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运输体系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的量化分析。
关键词:
综合运输体系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毕继芳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提出,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文章在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英国伦敦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及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在交通运输规划、管制、枢纽衔接和政府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高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运行效率与衔接度、推动"互联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供需平衡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涛 陈雪梅
文章将我国划分为13个区域经济体,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2R模型、BCC模型和SE模型对这13个区域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对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提出了非DEA有效单元如何进行调整以达到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DEA SE模型 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姚昕
能源运输体系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传统的能源运输体系包括铁路、公路和海运,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运输要求。构建包含输电网络在内的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地域辽阔,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综合运输体系除了承担基本能源输送功能之外,还可肩负能源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分析能源运输系统现状后发现,目前以铁路为主、以运煤为主的能源运输系统并非最优。通过构建模糊多目标多指数运输模型,综合考虑能源外部成本以及时间成本、损耗和投资等各个因素,本文得出最优的能源运输体系。实现这一最优体系,需要改变现有电力就地平衡的布局原则,提高区域间输电比例和输电效率。
关键词:
能源综合运输系统 社会成本 电力输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熊琪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交通新业态监管体系和加强智库研究支撑等方面着手,形成交通运输政策合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宗传宏
世博会通过促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推动作用,并根据发展的实际提出世博后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最后提出六项重点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综合交通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晓宏 王小毅 谢荷锋
“软实力”概念是对竞争理论的一个全新扩展与补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软实力”不仅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影响关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更进一步被引入到区域发展和区域竞争中来。本文针对区域竞争特点,在对“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内容和基本要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区域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词:
软实力 区域软实力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彩霞 梁婉君
人口、环境、资源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它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更好地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区域PERD 协调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穆广杰
区域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需要从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社会生活环境、政府部门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本文根据科学性、导向性、整体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创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河南省各地市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
区域 投资环境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