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2)
2023(14695)
2022(12753)
2021(11795)
2020(9917)
2019(22469)
2018(22147)
2017(42833)
2016(23390)
2015(25857)
2014(25312)
2013(25220)
2012(22780)
2011(20511)
2010(20031)
2009(18040)
2008(17653)
2007(15144)
2006(13164)
2005(11201)
作者
(68805)
(57307)
(57020)
(54275)
(36232)
(27727)
(25703)
(22604)
(21725)
(20208)
(19531)
(19441)
(18171)
(18086)
(17802)
(17578)
(17577)
(17105)
(16410)
(16174)
(14534)
(13914)
(13805)
(13104)
(13004)
(12636)
(12612)
(12553)
(11539)
(11432)
学科
(87340)
经济(87240)
管理(64154)
(61859)
(50428)
企业(50428)
方法(42421)
数学(37275)
数学方法(36870)
(28303)
(24052)
中国(22275)
(22039)
(21366)
税收(20583)
(20409)
业经(19495)
地方(17213)
(16678)
贸易(16672)
农业(16548)
(16176)
(15318)
财务(15254)
财务管理(15237)
(14963)
企业财务(14462)
环境(14436)
(14234)
技术(14150)
机构
大学(326139)
学院(324250)
管理(127642)
(125822)
经济(123208)
理学(112447)
理学院(111186)
研究(109457)
管理学(109128)
管理学院(108577)
中国(78748)
科学(72729)
(68593)
(60830)
(59675)
(56054)
业大(54425)
研究所(51710)
中心(48830)
财经(48575)
农业(47317)
(45629)
(44318)
北京(42883)
(41146)
师范(40607)
(39683)
经济学(37930)
(36721)
财经大学(36307)
基金
项目(234144)
科学(182460)
基金(170614)
研究(163091)
(152462)
国家(151246)
科学基金(128482)
社会(102439)
社会科(97204)
社会科学(97178)
基金项目(91858)
(91161)
自然(86793)
自然科(84790)
自然科学(84765)
自然科学基金(83237)
(77882)
教育(73527)
资助(69592)
编号(64962)
重点(52811)
成果(50923)
(50393)
(49291)
(48828)
科研(45931)
创新(45632)
计划(45112)
课题(44040)
大学(42689)
期刊
(127580)
经济(127580)
研究(94924)
学报(61020)
中国(54039)
(52260)
科学(52167)
大学(44231)
(43938)
管理(43066)
学学(42198)
农业(36196)
教育(30068)
技术(24746)
(22054)
金融(22054)
财经(21894)
经济研究(21763)
业经(21012)
(18661)
(18540)
科技(17189)
问题(16734)
(16197)
业大(16193)
(15892)
(15797)
图书(15024)
资源(14879)
理论(14849)
共检索到45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树民   白林   谢思董  
201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新税制模式在减轻税收负担、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税负不公平、调节作用较弱等问题。利用CHIP2018微观住户调查数据,使用RE指数分解方法对现行综合课征模式下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分析改革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税制的改革方向。测算结果显示:综合课征有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因其他改革措施的影响,综合课征的正向效应被减弱。建议扩大综合所得和纳税所得的范围,保持基本减除费用不变,专项附加扣除实行扣除递减机制,税率级次简化至5级,并继续实行个人申报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宫映华  
免征额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拟模型,证明了免征额的大小与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有效税率大小呈反比,与累进性的大小成正比,并且随着免征额的增大,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分布。这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现阶段的工薪所得税与未来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宫映华  
免征额一直以来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与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拟模型,证明了免征额的大小与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有效税率大小呈反比,与累进性的大小成正比,并且随着免征额的增大,单一税率以及多级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型分布。这对于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的理论体系,以及指导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现阶段的工薪所得税与未来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秀兰  陈星霖  
文章基于CHNS2010—2014年工薪收入数据,与旧个人所得税制相对比的视角,研究新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差距改善效应、横向和纵向公平性效应以及相对益贫性方面进行了测算。实证结论表明,实行免征额提高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收入差距调节作用,但专项费用的扣除有益于总体收入差距的缩小;免征额的提高加强了税收的累进性,但抑制了纵向公平效应的调节功能,按年征收含附加扣除相比按月征收不含附加扣除的新个税纵向公平效应更大;对工薪收入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后,其相对贫困发生率较税前有所下降,但随着免征额的提高,相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幅度逐渐变小;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没有扭转初始收入分配的非益贫性,但免征额提高使得相对益贫性指数提高,且按年征税并扣除专项附加的税制对收入分配相对益贫性的促进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蕾  李梦雪  刘千亦  
文章以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人均行业平均工资和行业个人所得税额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行业收入再分配的聚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虽然我国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行业的收入群体起着不同的再分配调节作用,也与一般意义上的行业收入排名大体吻合。但多数行业聚集在个人所得税税负相对较低的类别中,而且在此类别中,存在着一些中等及偏上收入的行业群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本文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几乎不起作用;第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成本高昂;第三,由于个人所得税的低效率,如果政府想利用税制来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现象,最好考虑其他的方法;第四,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以低收入者为目标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其他政策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志伟  金圣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近年来税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尝试在修正微观调查数据的样本结构偏差问题的基础上,更准确地评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修正样本结构偏差问题后,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提高了30%以上;第二,个人所得税对收入排序前端群体的调节力度有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字形分布;第三,我国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对于综合所得项目的再分配效应较强,但个人所得税的其他项目累进性较弱,最终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限。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逐步将更多的收入类型纳入综合所得征收范围、逐步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严格管理经营所得的核定征收制度、规范地方财税优惠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詹新宇  杨灿明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探讨。对比居民收入的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发现,尽管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有所改善,但其整体再分配效应依然较弱。实证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不仅受到城镇化、地区间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还表现为居民收入来源结构与税收来源构成的非协同性变化。增强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调节效应,需从优化外部治税环境、优化税制设计、提高征管水平三方面着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立新  袁从帅  王姜林  许银奎  
个人所得税具有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国2002年到2011年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着重考察了个人所得税在不同地区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差异,提出了完善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詹新宇  杨灿明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探讨。对比居民收入的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发现,尽管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有所改善,但其整体再分配效应依然较弱。实证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不仅受到城镇化、地区间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还表现为居民收入来源结构与税收来源构成的非协同性变化。增强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调节效应,需从优化外部治税环境、优化税制设计、提高征管水平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德勇  刘家志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借助广义熵指数和基尼系数,通过对新个人所得税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前后各指标的测算,分析了在2018年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中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对劳动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1)提高免征额与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仅有利于高收入层群体劳动收入的再分配,且拉大了高收入层群体与中低收入层群体间劳动收入的差距;(2)提高免征额会使全国人均劳动收入增加6.5%,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会使全国人均劳动收入增加0.5%。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晓丽  
本文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选用万分法,通过税前收入基尼系数和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测算了MT指数和K指数并进行分解,经验分析了中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再分配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其效应非常微弱。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过低,这主要与中国的税制结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及征管能力有关。笔者最后提出优化税制结构、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健全收入监控机制以及引入劳动所得税收抵免制度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钰  田志伟  王再堂  
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级距调整、免征额调整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方面。本文使用CHIP数据研究了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税率级距调整、免征额调整和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三项改革均恶化了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综合来看,2018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会大幅降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MT指数由0.01273下降到了0.00505,下降幅度高达60.33%。并且对专项扣除项目较多的家庭类型内部以及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作用最为明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莹  熊惠君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微观模拟了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综合课税制大大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水平,从各个方面显著地改善了个人所得税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提升了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效应。从泰尔指数分解看,税改加强了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但对中等收入阶层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未来应坚持综合课税的改革方向,并进一步扩大综合课税的范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蓉  寇璇  
我国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推出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是我国税制改革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税制结构调整以及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通过微观模拟预估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改革前后家庭缴纳的个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帕累托最优标准,测算和评价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对家庭劳动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升,收入分布更接近帕累托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