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4)
- 2023(16102)
- 2022(14045)
- 2021(13031)
- 2020(10977)
- 2019(25356)
- 2018(24809)
- 2017(47486)
- 2016(25958)
- 2015(29086)
- 2014(29008)
- 2013(28239)
- 2012(25725)
- 2011(23052)
- 2010(22896)
- 2009(20431)
- 2008(19710)
- 2007(17028)
- 2006(14545)
- 2005(12225)
- 学科
- 济(103905)
- 经济(103798)
- 管理(73303)
- 业(67963)
- 企(56716)
- 企业(56716)
- 方法(51919)
- 数学(46114)
- 数学方法(45482)
- 农(26632)
- 中国(25924)
- 财(25229)
- 地方(22910)
- 业经(22328)
- 学(21055)
- 理论(18558)
- 农业(18089)
- 贸(17151)
- 制(17148)
- 贸易(17146)
- 易(16569)
- 务(16515)
- 财务(16439)
- 财务管理(16401)
- 环境(16203)
- 技术(16192)
- 和(15830)
- 企业财务(15587)
- 划(14137)
- 教育(14033)
- 机构
- 大学(359255)
- 学院(358618)
- 管理(143662)
- 济(138644)
- 经济(135483)
- 理学(125930)
- 理学院(124557)
- 管理学(122182)
- 管理学院(121539)
- 研究(116106)
- 中国(83128)
- 京(75455)
- 科学(73760)
- 财(61850)
- 农(57751)
- 所(56934)
- 业大(55391)
- 中心(53440)
- 研究所(52414)
- 江(51198)
- 财经(50982)
- 范(48289)
- 师范(47801)
- 北京(47012)
- 经(46649)
- 农业(45292)
- 院(43196)
- 经济学(41768)
- 州(41581)
- 技术(39709)
- 基金
- 项目(257657)
- 科学(202478)
- 研究(187145)
- 基金(185537)
- 家(162362)
- 国家(161041)
- 科学基金(138783)
- 社会(116706)
- 社会科(110648)
- 社会科学(110619)
- 省(102181)
- 基金项目(98775)
- 自然(91556)
- 自然科(89423)
- 自然科学(89398)
- 教育(88599)
- 自然科学基金(87731)
- 划(86310)
- 资助(77101)
- 编号(76555)
- 成果(60320)
- 重点(58427)
- 部(56889)
- 发(54704)
- 创(53757)
- 课题(53422)
- 创新(50130)
- 科研(49641)
- 教育部(48739)
- 大学(48303)
- 期刊
- 济(142872)
- 经济(142872)
- 研究(99163)
- 中国(67795)
- 学报(58083)
- 科学(52363)
- 管理(50341)
- 农(50291)
- 教育(46351)
- 财(46040)
- 大学(44392)
- 学学(41720)
- 农业(35563)
- 技术(34366)
- 融(25357)
- 金融(25357)
- 财经(23735)
- 业经(23437)
- 经济研究(22460)
- 经(20201)
- 业(18577)
- 问题(18104)
- 图书(17854)
- 科技(17491)
- 统计(17171)
- 技术经济(17165)
- 资源(16889)
- 版(16754)
- 理论(16397)
- 策(15829)
共检索到502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江曼 何沛芸 黄斌 云如先
采用江苏某高校学生多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综合评价学生与普招学生在大学入学后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差异,以及这种差异随在校时长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男生、城镇学生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高考分数越低的学生更有可能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入学,入学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外表现均优于普招学生,但这种优势会随在校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两类学生之间的学业成绩与课外表现差异在农村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因此,高校应从设置农村专项计划、强化综合评价学生个性培养、注重跟踪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从选拔、培养到跟踪的一体化机制,促进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20%以上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千万,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超过500万,这些庞大数字的考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如何顺应新形势招收优秀人才,广受社会和教育界关注。加之近年来一些国际一流大学越来越多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斯宪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回顾高考招生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新方向,全面总结和分析近年上海高考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系统研究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模式。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持续改革的方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聪
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30多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由高校的招生体制改革牵动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选拔培养受到了限制,出现了总量增加、重要地区或重要岗位少数民族代表人物缺乏的现象。我们要全面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恢复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农牧民中招收部分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制度,切实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专业技能强、并能坚守在民族地区或民族工作岗位上的少数民族高级人才。
关键词:
高校招生改革 民族高级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清华
大学招生具有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功能和责任,发挥这些功能和履行这些责任既需要社会提供基本条件,更需要大学主动提高选才能力,更好地履行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职能。当前高水平大学的自主选拔录取实验,已经成为大学自主招生工作的突破口,它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大学招生过度依赖统一高考成绩而导致学生发展失衡的局面,这种突破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的选才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东立 谢凤杰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内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此项改革措施。以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首批实施大类招生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大类招生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认识程度、学生志愿专业与意愿专业有较高的匹配程度、学生入学后的成绩较往年提高明显但生源质量并未有明显提高。通过总结梳理大类招生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大类招生分流制度、完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进一步拓宽大类招生口径以及做好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学生引导及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实施效果 评价 分流意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朝帅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加大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的力度,对高考制度创新及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路径。一、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历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招生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彩云 张宇 刘洪韬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考生应具备的素质,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某西部地学研究所2012~201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竞争性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师进行访谈调查,并追溯分析这些博士生在招考阶段与其他博士生在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心理素质、报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招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考查的博士考生素质,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招考工作环节选拔出具有培养潜质的博士考生。
关键词:
博士考生 素质 能力 科研潜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清华
本刊讯(记者赵清华)5月28~29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重庆科技学院承办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人才选拔与评价委员会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学术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教育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有关领导,以及全国200多家研究生招生单位的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提升选拔质量,共谋招生改革。会议邀请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发展规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李文平
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届500名毕业生去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施效果较好,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处于中间水平,各高校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500名毕业生中有24.8%的进入世界顶尖大学(学科)深造,总体拔尖率还有待提高;有近四成学生偏离基础学科方向,总体偏离率较高。故需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关键词:
基础学科 拔尖学生 实施效果 毕业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成柏 许月 李全顺 韩璐 邢述 关树文
构建基于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科研综合训练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研情操,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寻科学问题的兴趣,以及调查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综合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为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丹 王俊生
近年来,地方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综合评价方式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综合评价体系中还存在困境:报名条件趋于"分数+证书";高中的综合评价流于形式;缺乏多角度考核学生;录取侧重于高考成绩。要摆脱当前的困境,其采取的措施为:多样化设置自主招生报名条件;构建学生成长综合诚信评价系统;依据学科发展设立考核标准;完善地方高校自主招生多元录取标准。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自主招生 综合评价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段斌斌
教师评价权是教育法律赋予教师评价学生的一项身份权利,是一项学术自由活动。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这一学术自由须是置于招生正义约束下的相对自由,是由法律予以正当性维护的法定自由,唯有寻求学术自由与行政约束的动态平衡方能实现招生正义。认为招生正义的实现过程首先应是教师评价权的主导作用得到保障和捍卫的过程,其次才是评价权利的行使受到合理约束和限制的过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尹辉
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在湖南省的尝试,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综合评价录取这一新的高考录取模式获得了各界的良好评价和高度认同。它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为基础,以高考成绩为主体,对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考生学校组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面试考核,将高考成绩和面试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这一模式对于保证招生录取环节的公平、公正,以及高校真正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