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1)
- 2023(5691)
- 2022(4846)
- 2021(4566)
- 2020(3809)
- 2019(8774)
- 2018(8731)
- 2017(15233)
- 2016(8341)
- 2015(8996)
- 2014(8576)
- 2013(8193)
- 2012(7235)
- 2011(6606)
- 2010(6864)
- 2009(6515)
- 2008(6665)
- 2007(5823)
- 2006(5451)
- 2005(4811)
- 学科
- 济(29156)
- 经济(29119)
- 管理(26415)
- 业(23867)
- 企(22814)
- 企业(22814)
- 技术(11509)
- 制(11121)
- 方法(10039)
- 中国(9766)
- 技术管理(8890)
- 业经(8683)
- 数学(8120)
- 财(8026)
- 数学方法(7919)
- 教育(7898)
- 农(7173)
- 体(7079)
- 理论(7073)
- 地方(6591)
- 银(6438)
- 银行(6425)
- 行(6173)
- 体制(6153)
- 融(5920)
- 金融(5920)
- 研究(5871)
- 学(5848)
- 度(5516)
- 制度(5512)
- 机构
- 大学(110695)
- 学院(108551)
- 济(43409)
- 经济(42217)
- 管理(42169)
- 研究(41884)
- 理学(35522)
- 理学院(35099)
- 管理学(34450)
- 管理学院(34211)
- 中国(30357)
- 京(24616)
- 科学(24292)
- 财(21753)
- 所(20501)
- 研究所(18363)
- 江(18085)
- 中心(17874)
- 农(16446)
- 范(16171)
- 北京(16064)
- 师范(16038)
- 院(15979)
- 财经(15671)
- 业大(14881)
- 经(14171)
- 州(14029)
- 省(13488)
- 师范大学(13070)
- 技术(12752)
- 基金
- 项目(71048)
- 科学(56215)
- 研究(54987)
- 基金(48923)
- 家(42644)
- 国家(42245)
- 科学基金(36437)
- 社会(33861)
- 社会科(32048)
- 社会科学(32037)
- 省(30062)
- 教育(26383)
- 基金项目(25473)
- 划(24657)
- 编号(22240)
- 自然(22203)
- 自然科(21688)
- 自然科学(21682)
- 自然科学基金(21257)
- 资助(18780)
- 成果(18434)
- 创(18207)
- 课题(17232)
- 创新(17206)
- 重点(16594)
- 发(15961)
- 部(15079)
- 制(14133)
- 国家社会(13932)
- 项目编号(13517)
共检索到179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尹辉
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在湖南省的尝试,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综合评价录取这一新的高考录取模式获得了各界的良好评价和高度认同。它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为基础,以高考成绩为主体,对高考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考生学校组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面试考核,将高考成绩和面试考核成绩结合起来,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这一模式对于保证招生录取环节的公平、公正,以及高校真正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刚华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改革涉及利益攸关者的机会分配,影响社会公众对教育制度的预期。在所有教育改革问题中,高考改革是最受教育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正因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单列成章,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规划。其中,对于普通高校本科招生,纲要明确提出要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实行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五种录取办法,从而为"多元录取机制"的建立健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与舆论环境。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自2007年起在湖南开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郑若玲 陈斌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大胆尝试。调查发现,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遭遇了不少困境,诸如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较为困难,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宣传不足,面试环节遭遇人情质疑,城乡学生录取比例明显失调,招生录取成本显著加大。为更有效地推进改革,需转变政府职能,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坚持统一考试,逐步推进多元录取;注重特色发展,切实提升自主自律;逐步转变观念,真正实现综合评价;正视城乡差异,合理设定招生比例。
关键词:
高校招生 综合评价录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乐乐
自2006年9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招生录取制度 最新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乐乐
2006年9月至10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取得了不少进展,也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这些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以诸多有益的借鉴与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
高校 招生录取制度 最新改革 综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通过对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选考科目组合选考人数偏少,学生选考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1/4的学生并非出于兴趣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在让学生进入理想专业方面仍不尽人意,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建议高校根据大类招生要求对选考适当限制科目的任意选择性;继续扩大三位一体招生规模;在报考方面采取大类专业报考,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关键词:
高考综合改革 选考 调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人选,综合申请者学
关键词:
自荐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考核成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1998年,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特别强调,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即将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新挑战,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第21条明确指出,要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建立全国大学生招生远程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毕业生远程就业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系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爽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参》2006年7月6日的报道:美国的一些高校在改革录取程序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塔夫茨大学不同,该校并没有取消SAT成绩和对基本学科的学习要求等。塔夫茨大学的管理者表示,改革录取方式的关键在于不仅仅凭借考试成绩等硬性指标决定是否录取学生。这次录取考核方式的革新基于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蒂恩博格(Robert Sternberg)测量智力和提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邢蓉 赵晓东 刘文达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增设综合信息室,为考生建立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同时也为在读研究生提供“三助”工作岗位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
研究生院 综合信息室 信息 尊重的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瑞军 钟秉林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
高校招生 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新高考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瑛
通过分析上海、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对高校招生录取带来的考试环节、选拔模式和录取机制层面的重大变化,以及新的招生录取制度在政策实施运行中面临的实践困境,包括高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选考政策陷入非理性选择的困境和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环节无法真正使用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要顺应新高考带来的生源结构和育人生态的变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体制机制的变革;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协同治理的选考引导平衡机制;探索实现招考分离,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真正使用创设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
关键词:
新高考 招生录取制度 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革 桑锦龙 杨君
我国高考综合改革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从分批推进的实践来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选择性”政策设计的育人初衷面临现实挑战,“唯分数论”积弊仍然存在,以及考试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等。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彼此影响,内在作用机制复杂。深化新时代高考综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从核心素养导向、人才选拔推动、学生发展为本、考试评价促进,以及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促进教学、考试、招生一体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继红 苏华山 吕文慧
高考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大型考试,其录取规则的制定与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高考录取模式改革目标是制定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促进高校良好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录取模式。从效率的角度讲,最佳的规则是实现考生与高校之间的稳定匹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当前,我国不同省份在高考录取模式方面既有一定的趋同性,又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深入比较不同录取模式的综合效果,并与改革的最终目标相比较,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高考录取模式 稳定匹配 综合比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银 周俊山 陆俊杰
对自主招生大学生的了解关乎自主招生考试评价指标和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依据北京某高校2010年和2011年的调研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较自主招生大学生和普通高考大学生发现,父亲职业和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等特征的更容易成为自主招生大学生,城市父亲低职业甚至劣于农民,市重点中学自招生的优势并不存在,自主招生恶化了高考不公。因此采取多元评价标准,制定多元指标体系成为必需,按照地区教育环境、户口、高中特征、家庭地理位置、父亲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合考生的成绩和特长进行综合评定,对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弱势家庭的学生进行倾斜,兼顾效率和...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