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6)
- 2023(4578)
- 2022(3969)
- 2021(3588)
- 2020(2991)
- 2019(7036)
- 2018(6645)
- 2017(12028)
- 2016(6769)
- 2015(7361)
- 2014(7337)
- 2013(7122)
- 2012(6382)
- 2011(5759)
- 2010(5749)
- 2009(5101)
- 2008(4991)
- 2007(4375)
- 2006(3911)
- 2005(3340)
- 学科
- 济(27290)
- 经济(27265)
- 业(17397)
- 管理(16623)
- 企(13179)
- 企业(13179)
- 方法(13102)
- 数学(11667)
- 数学方法(11455)
- 农(9330)
- 农业(6861)
- 中国(6826)
- 业经(6685)
- 地方(6007)
- 学(5773)
- 财(5299)
- 理论(4944)
- 环境(4804)
- 制(4099)
- 发(4085)
- 和(4010)
- 划(3853)
- 技术(3850)
- 贸(3750)
- 贸易(3749)
- 易(3610)
- 教育(3567)
- 务(3293)
- 财务(3271)
- 财务管理(3265)
- 机构
- 大学(95433)
- 学院(94978)
- 管理(37299)
- 济(36057)
- 经济(35247)
- 研究(32952)
- 理学(32923)
- 理学院(32502)
- 管理学(31798)
- 管理学院(31632)
- 中国(23040)
- 科学(22271)
- 京(20166)
- 农(20155)
- 业大(17634)
- 所(16787)
- 农业(15920)
- 研究所(15643)
- 中心(15058)
- 财(14741)
- 江(13938)
- 范(13758)
- 师范(13594)
- 北京(12275)
- 财经(11911)
- 院(11896)
- 师范大学(11077)
- 技术(11064)
- 农业大学(10917)
- 州(10825)
- 基金
- 项目(69289)
- 科学(54468)
- 基金(49341)
- 研究(49150)
- 家(44000)
- 国家(43597)
- 科学基金(37191)
- 社会(30981)
- 社会科(29431)
- 社会科学(29420)
- 省(28987)
- 基金项目(26473)
- 划(24174)
- 自然(24135)
- 自然科(23572)
- 自然科学(23566)
- 教育(23200)
- 自然科学基金(23149)
- 编号(19741)
- 资助(19428)
- 重点(15977)
- 成果(15484)
- 发(15315)
- 部(14722)
- 创(14563)
- 课题(14134)
- 计划(13746)
- 创新(13577)
- 科研(13220)
- 国家社会(12979)
共检索到13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张世夷 贾瑜
作为我国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反映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当前,综合素质评价落地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如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科学性不够、评价主体与方法单一化倾向、评价程序与过程简单化处理、评价结果的呈现与使用存在偏差。为推动综合素质评价落地,发挥学校育人功能,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学理研究,澄清综合素质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优化方法与技术,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健全保障机制,促进综合素质评价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 中高考改革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伟 谭维智
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的同时,也引起了师生交互的深度变革。本研究总结了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所带来的困顿与异化,主要体现在:以机器为中介的师生交互走向形式化和工具化,交互中心的转移使得师生交互变得虚拟化和技术化,缺乏情感代入又造成了师生交互的疏离与淡漠化。为了审视技术带来的困境和风险,推测师生交互的去向,本文站在人工智能介入师生交互的背景下,从师生交互的方式、师生交互的目的和师生交互的逻辑等三个维度对师生交互嬗变进行了理性省思。本文最后按照以人为本和彰显师生交互育人性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保持在场,重拾人类教师在交互中的育人角色;以生为本,重塑以“学”为中心的师生交互新样态;重拾交谈,重构师生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师生交互 以人为本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祖兵
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如指标分类不周全,观测点赋值困难,不同指标、不同主体、不同阶段的评价结果合成困难等,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而实际上是思路问题,即错误地采用了"分析式"的思路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实践中之所以会采用分析式的综合素质评价,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评价思路、简单化的评价方法、对综合素质的错误理解。要解决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问题,必须采用"综合式"的思路对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对策:综合性地理解综合素质、正确认识综合素质评价、重新设计评价技术、正确表达评价结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念金
中国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遭遇到文化困境,其中深层困境是利益文化的多方面阻碍。素质文化方略有助于突破新课程改革困境,而且素质文化方略是切实可行的。具体而言可以从三大层面来展开素质文化方略:强化素质文化的基本精神、创造素质文化的美好形式、营造素质文化的积极情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素质文化方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祖兵
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陷入了两难困境:如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又缺乏信度;如果不纳入,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又会落空。对此,我们不能在"纳入"和"不纳入"之间徘徊,而应找准突破口进行突围。这个突破口就是,综合素质评价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个教育问题,因此必须立足于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而不是立足于是否会带来更多的腐败来解决。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其纳入高考。同时,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专业研究;转换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路;加强综合素质评价的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综合素质评价既是一种评价观,又是一种评价方式。作为一种评价观,它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它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互动、结合,共同构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是个性发展评价,也是真实性、过程性评价,还是内部评价。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是依然坚持具有"应试教育"性质的"工具主义素质观和评价观",致使综合素质评价蜕变为"强化的外部评价",进而使其成为"变相应试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建平 邓一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美丽中国"为生态补偿机制注入了活力,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选择之一。本文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完善思路,可以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娜 彭灿
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突破性创新和智力资本的已有研究文献,结合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点,构建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8个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智力资本进行定量评价和横向比较,并对三类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智力资本的特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育人目的的异化、发展功能的遮蔽化、多维指标的简单化、实施操作的绝对化。综合素质评价因其在理论、实践、公平、政策等多方面具有破解"唯分数"评价顽疾的优势和可能而成为关键,需要以顶层设计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以举措落实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以广泛共识营造综合素质评价宽松环境,以审慎方式处理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课程改革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性实施,当下我们面临的不是"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先进 张睦楚
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启动,高考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联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选择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本体上来讲,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并成为一个必要环节,是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有之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可为"的。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也有"难为"窘境。针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可为"和"难为"二维张力中应有所"立场"。这体现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旗帜必须鲜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经历理论和实践上的"冲突",这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面对高考改革,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积极反省,...
关键词:
高考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可为 难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樊亚峤
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目前,中小学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还存在着价值偏差导致的目标与方法错位、权力分配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心理定势引发的抵制行为、实际障碍减弱改革的力度等问题。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淡化选拔功能;推进教育资源分配改革,建立监管机制;积极帮助引导,实施利益补偿;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减少信息损耗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金平
本文通过对“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和“ASHA”指标两种常用评价人口素质方法的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新的人口素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比上述两种方法更为全面、准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教讲,罗忠勇
本文基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总体而言并不理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