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6)
- 2023(17451)
- 2022(15289)
- 2021(14176)
- 2020(12183)
- 2019(28330)
- 2018(28116)
- 2017(54043)
- 2016(29700)
- 2015(33457)
- 2014(33700)
- 2013(33341)
- 2012(30645)
- 2011(27660)
- 2010(27372)
- 2009(25194)
- 2008(24855)
- 2007(22077)
- 2006(18715)
- 2005(16294)
- 学科
- 济(118555)
- 经济(118422)
- 管理(84025)
- 业(80961)
- 企(67589)
- 企业(67589)
- 方法(59530)
- 数学(52234)
- 数学方法(51496)
- 农(31365)
- 财(30821)
- 中国(28813)
- 学(27664)
- 业经(25658)
- 地方(23091)
- 农业(21021)
- 贸(21016)
- 贸易(21011)
- 务(20474)
- 理论(20453)
- 制(20410)
- 财务(20386)
- 易(20372)
- 财务管理(20341)
- 企业财务(19292)
- 和(18570)
- 技术(18238)
- 环境(18021)
- 银(16961)
- 银行(16891)
- 机构
- 大学(426151)
- 学院(424646)
- 管理(166477)
- 济(163781)
- 经济(160090)
- 理学(145483)
- 理学院(143816)
- 管理学(140903)
- 管理学院(140154)
- 研究(139842)
- 中国(101502)
- 科学(91623)
- 京(90229)
- 农(75960)
- 财(73818)
- 所(71376)
- 业大(69298)
- 研究所(65764)
- 中心(64299)
- 江(61242)
- 农业(60250)
- 财经(60147)
- 北京(56162)
- 范(56091)
- 师范(55453)
- 经(54640)
- 院(50651)
- 州(49634)
- 经济学(48896)
- 技术(46569)
- 基金
- 项目(296535)
- 科学(231388)
- 基金(213753)
- 研究(210088)
- 家(188284)
- 国家(186750)
- 科学基金(159389)
- 社会(129845)
- 社会科(123005)
- 社会科学(122968)
- 省(117748)
- 基金项目(113785)
- 自然(107013)
- 自然科(104519)
- 自然科学(104486)
- 自然科学基金(102591)
- 划(99279)
- 教育(98214)
- 资助(89207)
- 编号(85494)
- 成果(68516)
- 重点(66884)
- 部(64734)
- 发(62271)
- 创(60904)
- 课题(59279)
- 科研(57682)
- 创新(56883)
- 计划(55903)
- 大学(54844)
- 期刊
- 济(170165)
- 经济(170165)
- 研究(116528)
- 中国(75333)
- 学报(74402)
- 农(67021)
- 科学(65688)
- 管理(57417)
- 财(57082)
- 大学(55362)
- 学学(52270)
- 农业(46361)
- 教育(46324)
- 技术(38150)
- 融(30989)
- 金融(30989)
- 业经(28630)
- 财经(28405)
- 经济研究(27621)
- 经(24242)
- 业(24146)
- 问题(22379)
- 版(21541)
- 图书(21535)
- 统计(21195)
- 技术经济(21056)
- 科技(20607)
- 理论(19570)
- 业大(19250)
- 资源(19162)
共检索到59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鼎 任虹宇 王倩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人才选拔正逐步形成由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构成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或评价制度,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从量化实证角度,整合形成十个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深入分析和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与学业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指标的相关性数值整体偏低,这既反映出在实践层面上两者属性的差异性,也进一步说明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选拔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不同类别高校录取群体中,单学科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布表现突出。而从可预测高校录取角度,研究发现学业指标仍远远重要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解释和运用的有效性,本文指出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性建设、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应和联系、综合评价实施行动理论设计以及非认知内容设计上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成绩 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玉驹 何毅 陈文远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能以结果的获得而告终,还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惟有如此,才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进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本文基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索建立新的评价结果处理机制。
关键词:
评价结果 处理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光伟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中职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其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校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中职学校下一阶段必须实现的教育培养目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综合素质评价 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课程改革呼唤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性实施,当下我们面临的不是"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条重要途径,不仅因为两者在理念层面的适切性,而且因为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表现性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雁冰
综合素质评价既是一种评价观,又是一种评价方式。作为一种评价观,它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它与中考、高考等外部评价互动、结合,共同构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是个性发展评价,也是真实性、过程性评价,还是内部评价。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是依然坚持具有"应试教育"性质的"工具主义素质观和评价观",致使综合素质评价蜕变为"强化的外部评价",进而使其成为"变相应试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祖兵 吴绍萍
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但根据可公开查询的26个省市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可以发现,各省市在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主体及评价结果运用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似。然而,任何一种制度,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就必然会忽视地区、个性的差异,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甚至会淡化学校特色。因而,真正贯彻好这项制度,就需要更新评价理念、制定合理弹性的评价内容和制度,还需要注意评价结果与高考关系的平衡把握度,同时应鼓励各地大胆尝试创新。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统一性 弊端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坚钢 张定华 许乐清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2015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提前招生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和"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为核心的改革进行了试点,两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面临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乐天 刘殿红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学生评价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AHP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方法,从学校、学生和企业3个层面对评价结果的应用给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学生 AHP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李晗
如何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根据德菲尔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比较适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一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治 刘小龙 徐冰冰
新高考改革确立"两依据一参考"的政策导向,破除唯分数论,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引导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然而,综合素质评价评什么、如何评、评价结果如何用,这不仅关系到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是学生、学校、高校和家庭教育利益博弈的焦点。本文以上海市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实践为研究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高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方面的真实关切和利用方法,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形成的量化分析、专家系统打分、潜质分类和水平分层三种典型应用模式及效果,并探索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画像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 高校应用模型 学生数字画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政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事务,它需要具备较高的理性水平。以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为例,许多有关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争论都是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一是如何理解改革的教育公平问题;二是如何理解社会差异与教育之间关系问题;三是如何理解诚信制度对改革的制约作用问题。但就已有的相关政策讨论和分析来看,我们在这三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化理解的问题,对改革的复杂性认识还不够。
关键词:
考试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 政策争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 吴贺新 张德
首先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及建立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41所高校103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总体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为中等,信息意识相对较好,而信息观念与信息伦理一般,信息能力相对较差。评价结果还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高中时是否学习过如何利用图书馆也有一定联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综合水平有显著差异。评价过程显示,本论文建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适用...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信息素质 教育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德胜 陈德良
首先综述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构成;其次,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以在5所高校调查取得的学生各项素质指标数据为依据,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和TOPSIS法对高校的素质教育状况进行排序。按照相关性分析,就业率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关性最大,然后是专业素质,但按照这三个指标的排序并不一致。采用TOPSIS方法的分析表明:高校的素质教育综合排序与按照指标"思想政治素质"的排序基本一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少博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占据时代主流的形势下,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设计合理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搭建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助力平台,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根据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培养实践对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获取有效数据,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研究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分,以期实现以素质评分促质量提高,以等级评价促方法改进的研究目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少博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占据时代主流的形势下,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设计合理的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搭建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助力平台,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根据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培养实践对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并获取有效数据,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