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3)
2023(12068)
2022(10212)
2021(9590)
2020(7858)
2019(17940)
2018(17487)
2017(32395)
2016(17213)
2015(19303)
2014(18758)
2013(18314)
2012(16717)
2011(15204)
2010(15095)
2009(14114)
2008(13690)
2007(11781)
2006(10485)
2005(8975)
作者
(46175)
(38466)
(38225)
(36332)
(24440)
(18433)
(17533)
(14952)
(14566)
(13447)
(13145)
(13002)
(12129)
(12062)
(11860)
(11828)
(11318)
(11229)
(11008)
(10988)
(9634)
(9183)
(9158)
(8786)
(8611)
(8543)
(8487)
(8480)
(7784)
(7648)
学科
(70434)
经济(70346)
管理(48869)
(42217)
(35063)
企业(35063)
方法(29546)
数学(25154)
数学方法(24876)
中国(22778)
(19166)
(16923)
(16830)
贸易(16820)
(16509)
业经(16158)
环境(14888)
(13500)
地方(13435)
(13208)
农业(12442)
(12166)
(12144)
金融(12143)
(11613)
银行(11604)
(11351)
理论(11205)
(11159)
(10590)
机构
大学(236487)
学院(235834)
(103534)
经济(101703)
管理(90101)
研究(84367)
理学(77459)
理学院(76617)
管理学(75457)
管理学院(75024)
中国(65748)
(50806)
科学(48510)
(46272)
(41071)
中心(38153)
研究所(37442)
财经(36696)
(33690)
(33653)
(32740)
经济学(32729)
北京(32570)
(31871)
师范(31600)
业大(31112)
(30982)
经济学院(29487)
财经大学(27402)
(26648)
基金
项目(159914)
科学(127252)
研究(121418)
基金(116860)
(101655)
国家(100874)
科学基金(86450)
社会(79289)
社会科(75194)
社会科学(75178)
基金项目(60908)
(60199)
教育(55791)
自然(52861)
(51592)
自然科(51583)
自然科学(51571)
自然科学基金(50654)
编号(48346)
资助(47389)
成果(39302)
重点(36882)
(36676)
(35420)
课题(34199)
(34066)
国家社会(33890)
教育部(31919)
创新(31820)
中国(31278)
期刊
(113982)
经济(113982)
研究(71798)
中国(48987)
(34483)
管理(33325)
学报(32110)
科学(31596)
(30186)
教育(28723)
大学(25095)
学学(23096)
农业(21793)
(20793)
金融(20793)
技术(20469)
经济研究(19529)
业经(17884)
财经(17457)
(15667)
(15293)
国际(15119)
问题(14709)
(13161)
世界(13150)
图书(11864)
资源(11610)
技术经济(11149)
统计(10821)
科技(10605)
共检索到35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龙亮军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秀琼  彭韵妍  吴小节  李双玫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文章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3年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全面优等型、全面偏优型、全面中游型、全面劣势型;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芦苇青  王兵  徐琳瑜  
生态补偿是环境领域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然而在省域层面实施过程中,一般采取以政府转移支付型的纵向生态补偿为主、多种补偿手段为辅的补偿机制,存在多种补偿途径重复低效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一套适于省域综合生态补偿的保障度—响应度双向绩效评价体系。以青海省为例,量化了多个保障度及响应度指标,解析生态补偿力度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评判生态补偿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发现在2011—2015年,青海省转移支付类生态补偿绩效水平总体向好,但整体水平仍偏低;其中,海西州和玉树州的保障度及响应度指数较其余各洲偏低。该评价体系以生态保护成效为导向,可有效辨识区域政府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水平,可望促进区域政府提升生态补偿政策执行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  杨加猛  张智光  
文章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构建出包含资源能源文明、环境保护文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科技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共5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0年,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呈现持续提高态势,但是反映自然保护区和第三产业状况的因子绩效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进行实证研究,横向与纵向比较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浙江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处于31省份上游水平;生态文化文明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文明与生态社会文明在31省份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处于优势界线,仍需积极关注其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得分最低。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4年中国大陆31省份的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进行实证研究,横向与纵向比较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对实证结论的分析,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浙江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处于31省份上游水平;生态文化文明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文明与生态社会文明在31省份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处于优势界线,仍需积极关注其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在整个生态文明体系中得分最低。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夏恒  陈怡欣  
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我国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试点政策,历经几年的发展,虽已初具成效,但对其运行状态与绩效状况尚缺乏系统评价,这会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经验总结与问题梳理,不利于其后续健康发展。为评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情况,基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状况,从基础绩效、服务绩效、成长绩效三个维度入手,建立包含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对2018年中国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3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参差不齐且差异显著,可分为三个档次。从整体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且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同档次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差异显著,这与它们之间的指标差异相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营绩效与其获批批次显著相关,优先获批的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优于后面获批的综合试验区。从具体指标看,基础绩效指标与服务绩效指标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运行绩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樊雪梅  卢梦媛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从顾客满意度、财务绩效、合作关系、综合竞争力四个维度筛选出反映陆港和海港合作的16个评价指标,构建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灰色模糊理论建立了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将方法应用于长春国际陆港与东北地区港口群的合作绩效评价研究中。结果显示:长春国际陆港与营口港合作绩效最佳;通关时间长、综合竞争力不高、区域限制导致货源吸引力不足是影响海港与陆港合作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就东北地区港口群深入推进"海陆联动"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云霞  肖华茂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网络组织模式,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集群的绩效评价仍局限于传统经济学的范畴,仅仅关注于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由此出现了集群内资源大量消耗和未达标污染物集中排放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生态经济学为主导,考察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的内涵,认为集群的综合绩效应该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同时,构建出产业集群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产业集群综合绩效的内涵,对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占少贵  傅春  陈建军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各指标的权重重,发现发现人均EDP、工业"三废"排放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权综合得分模型型,计算出2008-201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较大且层次多样,地域差别比较明显。得分最低的集中在赣南,其次是赣北,而得分最高的集中在赣中,其次是赣东和赣西。但是是,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大,各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在逐步缩小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常浩  
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柔性化、智能化、创新化等特点,在平衡计分卡供应链绩效评价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面的冷链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CA-TOPSIS法作为衡量方法,保证了整个指标体系衡量过程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进行冷链物流综合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帮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茜  胡昊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张凤英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晋王强  吴明艳  妙旭华  董战峰  
基于主题框架法构建了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甘肃省2004—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性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引入障碍度模型得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生态治理建设水平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发展水平滞后于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耦合度高、中级协调阶段,整体仍处于发展水平欠佳局面;工业固废管理水平、农药化肥使用水平、能耗效率等是制约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