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3)
2023(4903)
2022(4216)
2021(3827)
2020(3182)
2019(7037)
2018(6689)
2017(13263)
2016(7189)
2015(8082)
2014(8145)
2013(8085)
2012(7722)
2011(7042)
2010(7410)
2009(6598)
2008(6884)
2007(6208)
2006(5851)
2005(5511)
作者
(21106)
(17365)
(17185)
(16824)
(10876)
(8149)
(8022)
(6698)
(6537)
(6447)
(5915)
(5831)
(5657)
(5577)
(5543)
(5385)
(5276)
(4973)
(4943)
(4832)
(4402)
(4387)
(4245)
(4042)
(3924)
(3917)
(3859)
(3841)
(3717)
(3478)
学科
(34199)
经济(34162)
(22083)
管理(21777)
(18874)
企业(18874)
方法(10544)
(10472)
业经(10230)
中国(9545)
地方(9259)
产业(9114)
(8721)
(8332)
数学(8213)
数学方法(8020)
农业(6538)
(6520)
(5817)
技术(5764)
理论(5596)
地方经济(5399)
结构(5391)
体制(5381)
(5359)
银行(5354)
(5285)
财务(5247)
财务管理(5232)
(5092)
机构
学院(107272)
大学(105816)
(46009)
经济(45010)
管理(40845)
研究(38270)
理学(34272)
理学院(33912)
管理学(33369)
管理学院(33160)
中国(29564)
(22837)
(22506)
科学(21526)
(19296)
中心(17548)
(17258)
财经(17009)
研究所(16869)
(15650)
(15183)
北京(15045)
(14711)
师范(14619)
(13991)
经济学(13739)
(13714)
业大(13411)
财经大学(12400)
经济学院(12327)
基金
项目(65088)
科学(51634)
研究(50989)
基金(45778)
(39009)
国家(38670)
科学基金(33176)
社会(32848)
社会科(31175)
社会科学(31163)
(26582)
基金项目(23728)
教育(22541)
(21689)
编号(20673)
自然(19291)
自然科(18774)
自然科学(18772)
自然科学基金(18430)
资助(18259)
成果(17819)
(15809)
课题(15243)
重点(15029)
(14153)
(14014)
国家社会(13430)
发展(13305)
(13190)
(13103)
期刊
(59131)
经济(59131)
研究(35550)
中国(23082)
(17675)
管理(16985)
(15917)
科学(13786)
学报(13563)
教育(13117)
(11195)
金融(11195)
大学(10840)
农业(10610)
业经(10384)
学学(10032)
技术(9867)
经济研究(8634)
财经(8432)
问题(8224)
(7529)
(5915)
技术经济(5633)
现代(5455)
经济问题(5297)
统计(5103)
科技(5060)
(4949)
论坛(4949)
国际(4918)
共检索到172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姚佐周  
农业、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大厦的基础,但长期以来成为国民经济突出的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为力争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尽快解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滞后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扭转基础产业的滞后局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海波  
对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数量考察汪海波关于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问题,已有许多论著作过分析。但从数量关系对这个问题作历史考察似不多见。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做些探索。在1949年10月至1952年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以后,依据当时国内外情况,并参照苏联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诸平  
一、现状近十年来,“乱收费”、“择校热”和“负担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顽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付出了很大努力。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远远多于过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基本到位,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已经打破;尽管步履维艰,中、高考改革—直稳步推进;各级督导部门建立了学校综合评价制度,力图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深入;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同时,各级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几次叫停“奥数”,每逢假期下发禁止补课的通知,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尉士武  
1.真正树立全方位抓基层打基础的思想,切实把基层建设好。农业银行80%的工作量在基层,80%的干部职工工作在基层,各项基础工作主要靠基层去完成,当然多数问题也发生在基层。因此,下力量把基层建设好,是我们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取得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使商业银行对市场资金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且商业银行日常经营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银行间人民币市场表现较为异常,利率大幅上升,市场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度突破30%,当日加权平均利率和波动幅度均为近十年来所罕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五星  
广西基础产业投资战略问题研究何五星一、战略依据制定广西地区基础产业投资战略,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要考虑广西发展基础产业的优势所在,这是前提。资源是投资的基础。广西的资源优势,概言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陆资源优势,一是区位资源优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斌  刘丹一  
文章在对石漠化综合治理情况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面临的形势、加快治理的意义和可行性。建议将石漠化综合治理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通过坚持恢复林草植被为主,综合治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扶持政策;深入总结一期工程经验教训,一期工程实施情况;统筹各部门力量,出台高层次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根据地方特色建立当地适宜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监管力度等措施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佳  
一自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公布以来,国家审计署及省市审计部门已连续13年对各级财政和有关预算执行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采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春侠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设以后,基层金融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无论是金融系统的安全监管主体、形式,还是基层人行的保卫工作职责、任务,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必须分析基层金融系统“综治”工作的问题,探讨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寇全安,宋孝玉,赵敏娟  
投资不足和管理不善是目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指出应处理好点与面、治理与管理、投资与收益、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并建议建立黄土高原治理技术体系与黄土高原治理投资基金 ,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萍  
加强空头支票综合治理,是改善我国社会信用环境的客观要求,是人民银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结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自2005年6月1日以来空头支票综合治理的工作实践,总结了空头支票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庆修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结构性再平衡。综合治理经济结构性失衡,要抓住国内外危机中的有利因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业素质和装备水平,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国民收入,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网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坐标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庆修  
从经济结构角度看,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结构性再平衡。经济结构性失衡的综合治理方案就是要抓住国内外危机中的有利因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坐标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霍冉  徐向阳  刘虹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规模的煤矿开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闲置的采煤沉陷地和水面。随着"土地整治+""光伏+"等创新理念的兴起,在国家支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及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相继推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既解决了光电项目的用地问题,又实现了采煤沉陷区闲置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立体化增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