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
- 2023(1683)
- 2022(1432)
- 2021(1273)
- 2020(1032)
- 2019(2437)
- 2018(2276)
- 2017(4393)
- 2016(2275)
- 2015(2564)
- 2014(2545)
- 2013(2595)
- 2012(2480)
- 2011(2358)
- 2010(2452)
- 2009(2234)
- 2008(2136)
- 2007(1851)
- 2006(1791)
- 2005(1624)
- 学科
- 济(11835)
- 经济(11827)
- 管理(6430)
- 业(5417)
- 企(4136)
- 企业(4136)
- 方法(3338)
- 中国(3230)
- 策(3225)
- 农(3113)
- 地方(2976)
- 数学(2954)
- 数学方法(2926)
- 及其(2769)
- 政策(2676)
- 业经(2444)
- 方针(2389)
- 贸(2385)
- 贸易(2384)
- 财(2378)
- 述(2366)
- 阐(2362)
- 阐述(2362)
- 易(2321)
- 方针政策(2242)
- 制(2064)
- 农业(2003)
- 地方经济(1873)
- 环境(1826)
- 银(1725)
- 机构
- 学院(34254)
- 大学(34136)
- 济(17497)
- 经济(17176)
- 研究(13583)
- 管理(12931)
- 理学(10997)
- 理学院(10876)
- 管理学(10789)
- 中国(10716)
- 管理学院(10714)
- 财(7851)
- 科学(7062)
- 京(7002)
- 所(6549)
- 中心(6100)
- 财经(5971)
- 研究所(5867)
- 经(5441)
- 经济学(5404)
- 江(5077)
- 院(5032)
- 农(4973)
- 经济学院(4884)
- 北京(4732)
- 财经大学(4390)
- 范(4311)
- 师范(4293)
- 业大(4109)
- 科学院(4016)
共检索到54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陈大鹏 厉克奥博 吴舒钰
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暴发,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投资、消费、贸易等均承受巨大下行压力。同时,国际上不稳定因素增多,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难解,部分国家可能陷入粮食困境、能源困境和债务困境,美欧高通胀下持续加息可能伴随“硬着陆”风险,加之美国加大力度拉拢盟友谋求降低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对中国实施围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持续恶化风险。通过综合有效施策,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当前,经济适度减速,既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体现了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客观要求,通胀的压力也有望逐步缓解。预计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将达到10.7%,下半年受出口增长的抑制效应将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夏汛鸽
2008年6月22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在京召开了2008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海乐 杜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本文认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波的可能。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资产泡沫 结构调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珺
7月16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了200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评估座谈会,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体改研究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张平 张晓晶 汪红驹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2013年增长有望超过8%,略好于2012年。展望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潜在增长率水平将会趋缓至"七上八下"格局。根据对GDP的非农就业弹性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的分析,2013-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若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就能保障城乡就业稳定。这意味着,未来5~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应当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应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来。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从侧重需...
关键词:
结构性减速 供给管理 稳速增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大、经济有下滑趋势以及真实利率趋高所导致的内生性通货紧缩的危险。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有四大目标:继续保持适度经济增长;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做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提高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防止通货膨胀再度出现。多重目标使可选择的政策组合的空间十分狭小。本文的政策建议如下:1扩大财政支出以增加总需求。2对投资减税以促进有效供给。3财政增支减收之不足部分可考虑以下两种办法,一是出卖以上市公司国有股为抵押的可转换债券;二是特批少数中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发城市基础设施(如地铁)建设专项债券。4适当增加货币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飞轮 刘雪燕 杜秦川 何明洋
今年以来,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展望下半年,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引发不确定性大幅上升,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积聚的风险不断释压。宏观政策应着力解决最突出、最直接、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在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中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贸易摩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4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3)政策可能在2014年10月正式退出,并可能于2015年二季度前后首次加息。同时,日本与欧洲正在积极采取宽松的政策或措施,稳定经济和国内金融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国正式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我国在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热钱流出压力,国内货币政策应该对此提早做好政策储备。2014年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5%,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温和改善。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4年第三、第四季度GDP同...
关键词:
稳增长 热钱流出 经济增长新常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5年第二季度,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企稳回升。我国GDP同比增长7.0%,总体来说较之一季度保持平稳,某些领域出现改善迹象。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强落实、海外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出口,我们对全年完成7.0%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信心。我们预测我国2015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0%和7.1%,全年GDP同比增速为7.0%左右。这一预测的核心基准假设为:下半年房地产增速稳定在5%左右,消费增速稳定在11%,出口名义增速为5%,基建投资增速为20%。下半年财政政策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任务:(1)继续妥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保障基建投资财政资金来源;(2)适度扩大年度赤字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福林
今年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怎样既加速发展又防止经济"过热"?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要回答此问题,首先要对当前的国民经济形势及下半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判断。一、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314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夏汛鸽
2009年1月17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以及开放导报社,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商务部、国家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专家以及北京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大家对当前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0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了判断,并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政策和对策建议。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汇集整理,形成本综合报告。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今明两年很严重,在这之后会出现比较长期的低速增长阶段,因此要做最坏的准备。从实体经济部门而言,中国受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好大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就能够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努力,使经济止跌回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形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物价仍处于下滑状态,但资产价格却大幅上扬。从政策角度来看,鉴于复苏基础不稳及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实属必要。但考虑到近期凸显的资产价格攀升及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须对宏观政策进行适度微调,并通过改革提高经济体的弹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经济复苏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