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5)
- 2023(4547)
- 2022(3851)
- 2021(3653)
- 2020(3142)
- 2019(7695)
- 2018(7907)
- 2017(13944)
- 2016(7914)
- 2015(8719)
- 2014(8860)
- 2013(8648)
- 2012(7585)
- 2011(6682)
- 2010(6961)
- 2009(6687)
- 2008(7272)
- 2007(6462)
- 2006(6271)
- 2005(5810)
- 学科
- 管理(33768)
- 业(27077)
- 企(26706)
- 企业(26706)
- 济(25293)
- 经济(25241)
- 财(14329)
- 制(11532)
- 务(10296)
- 财务(10256)
- 财务管理(10233)
- 方法(10020)
- 企业财务(9800)
- 业经(8048)
- 体(7570)
- 中国(7492)
- 数学(7160)
- 理论(7112)
- 银(7087)
- 银行(7085)
- 数学方法(7018)
- 农(6698)
- 体制(6659)
- 行(6543)
- 策(5921)
- 划(5727)
- 度(5543)
- 制度(5540)
- 和(5278)
- 融(5211)
- 机构
- 大学(101990)
- 学院(101246)
- 管理(42337)
- 济(38041)
- 经济(36864)
- 理学(33765)
- 研究(33734)
- 理学院(33405)
- 管理学(32912)
- 管理学院(32667)
- 中国(30705)
- 财(24593)
- 京(23069)
- 科学(19230)
- 江(18101)
- 所(17244)
- 财经(16746)
- 中心(16554)
- 北京(15216)
- 经(15145)
- 研究所(14951)
- 农(14530)
- 州(14145)
- 省(13248)
- 范(13185)
- 师范(13058)
- 业大(12513)
- 财经大学(12361)
- 院(12215)
- 技术(11253)
- 基金
- 项目(57569)
- 科学(44703)
- 研究(44555)
- 基金(40283)
- 家(34639)
- 国家(34301)
- 科学基金(29668)
- 社会(26358)
- 社会科(24787)
- 社会科学(24775)
- 省(22617)
- 教育(21431)
- 基金项目(21041)
- 自然(19135)
- 编号(19006)
- 划(18963)
- 自然科(18619)
- 自然科学(18616)
- 自然科学基金(18300)
- 成果(16642)
- 资助(16633)
- 课题(13677)
- 重点(12896)
- 部(12729)
- 项目编号(12065)
- 性(11891)
- 创(11877)
- 制(11640)
- 发(11390)
- 大学(11228)
共检索到18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志雄
基于综合收益列报改革契机,考察管理层盈余管理活动的新趋势和手段。结果显示:列报改革促使企业管理层大幅度增加应计盈余管理和销售异常现金流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以达到业绩改善,弥补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盈余信息透明度提高所带来的损失。针对以往通过出售有价证券结转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提出应加强其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中异常销售活动的监督。
关键词:
综合收益 列报改革 盈余管理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 刘小英 翟秋玲
基于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准则变迁的研究背景,以2007年~201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其他综合收益单独列报披露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探讨其他综合收益披露如何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会计盈余的增量信息在利润表中单独披露可以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且当外部资本市场监管机制和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机制运行有效时,这种抑制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表明其他综合收益披露的经济后果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监督机制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一结论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带来的预期现金流信息如何演化为会计盈余的增量信息,也有利于决策机构评价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披露会计准则改革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王雅清
西方文献指出资产专有性导致供应商与客户形成了独特的关系型交易,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管理层越倾向于自愿披露盈余预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这一研究拓展了新型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王雅清
西方文献指出资产专有性导致供应商与客户形成了独特的关系型交易,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管理层越倾向于自愿披露盈余预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这一研究拓展了新型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王雅清
西方文献指出资产专有性导致供应商与客户形成了独特的关系型交易,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供应商—客户关系对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管理层越倾向于自愿披露盈余预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供应商/客户集中度与企业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概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这一研究拓展了新型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管理层盈余预测自愿披露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建梅 程悦
本文以2007-2012年之间的盈余重述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是否利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中非财务信息来为其盈余操纵行为做掩盖。研究发现,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一个动机是为了隐藏盈余操纵,在隐藏期间(被重述年度与重述年度之间),进行盈余重述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MD&A中非财务信息。进一步,我们发现盈余操纵与MD&A中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关系在隐藏动机较大(例如有股权激励)的公司当中更强,由此验证了我们的隐藏动机假说。本文提供了一个策略性的进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情景,补充了有关信息披露动机的文献。本文提请投资者更加清晰的辨别非财务信息和盈余信息;也提请监管层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管信息披露,尤其是非财务信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郭方醇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从2009年起,国内上市公司需在利润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本文结合实例梳理了企业利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管控建议。
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 盈余管理 管控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克智
自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引入其他综合收益概念以来,其他综合收益就成为会计界持续争议的话题。笔者以我国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变迁为背景,利用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研究了其他综合收益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的时间和金额,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透明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通过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研究为准则制定机构实行强制和透明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提供了经验支持。笔者建议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充分利用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信息,降低信息收集与加工成本,甄别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和应...
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 信息透明度 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高敬忠 周晓苏 王英允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财务公司类机构、一般基金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相对较强,而养老、保险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则相对较弱;(3)处于不同持股规模时,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性、及时性均随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增大而提高。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易导致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乐观态度倾向;(4)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霞
基于心理学中的有限关注理论和前景理论,研究了管理层对正负盈余预告的时机披露策略,以及投资者对盈余预告性质和管理层披露策略的反应。研究发现,投资者对正负盈余预告信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投资者对负面预告反应要大于对正面预告的反应。相对于正面盈余预告,管理层对负面盈余预告更倾向于选择时机披露策略。管理层的时机披露策略会降低投资者对负面预告的反应程度,从而也降低了投资者对正负盈余预告反应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盈余预告 消息性质 时机披露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晓苏 高敬忠
本文利用2004年1季度-2007年4季度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在面临财务风险时,管理层对不同性质的盈余消息预告披露的选择及态度倾向。检验结果发现:随着面临财务风险的增大,管理层将会选择精确程度较低的预告形式、预告的偏差更大,而且,坏消息相对于好消息,其预告形式的不精确程度更高,预告偏差更大。建议投资者在利用盈余预告消息进行投资决策,以及监管机构制定盈余预告的相关规定时,应该对管理层面临财务风险时的机会主义披露选择加以考虑。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消息性质 盈余预告 披露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毛怡欣
选取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是否会操纵文字信息披露,以更主观的方式叙述来配合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利用机器学习法提取2-POS主观模式,构建了可量化的文字叙述的主观性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处于财务重述前,即在盈余操纵隐藏期间,上市公司年报中使用的主观句比例更高、整体主观性分数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治理环境会抑制上市公司利用主观色彩更浓的信息叙述来配合其盈余操纵的行为。本文的研究既为上市公司操纵文字信息披露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证据,补充了财务数据与文字信息披露关系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判断信息质量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文字叙述 主观性 盈余操纵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旭东
文章通过阐述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辨析盈余质量、会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质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给出盈余质量评价的层次框架。文中提出的盈余质量评价和测度,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盈余操纵 盈余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德军
在资本市场中,盈余质量备受信息使用者关注。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的概念看似比较相近,但实际上存在根本差异。本文从盈余质量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指出了三者的差异以及盈余管理、盈余操纵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 盈余操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昌娟 唐俐
为了与修订后的国际列报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趋同,我国于2009年6月11日通过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财务报表列报提出新要求,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和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在利润表中增加"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并没有规定其他综合收益的具体内容,这给实践中的上市公司带来了困扰。本文在区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基础上,...
关键词:
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