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8)
2023(9671)
2022(8362)
2021(7605)
2020(6693)
2019(15571)
2018(15316)
2017(29558)
2016(16395)
2015(18373)
2014(18628)
2013(18520)
2012(17515)
2011(15933)
2010(16056)
2009(14970)
2008(15222)
2007(14089)
2006(12133)
2005(10938)
作者
(50479)
(42367)
(42282)
(40357)
(26612)
(20499)
(19362)
(16658)
(15706)
(15066)
(14314)
(14293)
(13388)
(13375)
(13338)
(13318)
(13285)
(12641)
(12283)
(12103)
(10582)
(10539)
(10424)
(9716)
(9530)
(9458)
(9350)
(9304)
(8720)
(8536)
学科
(72681)
经济(72609)
管理(44561)
(43429)
方法(36230)
(35219)
企业(35219)
数学(32124)
数学方法(31727)
(19212)
(18198)
中国(17885)
(16331)
业经(14544)
地方(13859)
(13669)
(13666)
贸易(13665)
(13244)
农业(12442)
(11425)
财务(11388)
财务管理(11354)
理论(11281)
企业财务(10778)
(10629)
银行(10579)
(10401)
金融(10399)
(10283)
机构
大学(246920)
学院(244000)
(100432)
经济(98326)
管理(91166)
研究(83224)
理学(79286)
理学院(78317)
管理学(76708)
管理学院(76247)
中国(61685)
科学(53683)
(52133)
(46985)
(45452)
(43588)
业大(39926)
研究所(39898)
中心(38581)
农业(37474)
(36987)
财经(36718)
(33307)
(32500)
北京(32494)
师范(32082)
经济学(31685)
(29238)
经济学院(28944)
(28846)
基金
项目(162604)
科学(126903)
基金(118103)
研究(113824)
(104447)
国家(103604)
科学基金(87699)
社会(72051)
社会科(68422)
社会科学(68392)
(63908)
基金项目(62852)
自然(57727)
自然科(56431)
自然科学(56413)
自然科学基金(55461)
(54131)
教育(53489)
资助(49111)
编号(45310)
重点(37166)
成果(36926)
(36266)
(34814)
(33320)
科研(31872)
课题(31325)
创新(31277)
计划(30882)
教育部(30730)
期刊
(107139)
经济(107139)
研究(68615)
中国(45359)
学报(44340)
(41397)
科学(38386)
(35451)
大学(32774)
管理(31360)
学学(31000)
农业(27777)
教育(25025)
技术(21331)
(19823)
金融(19823)
财经(18202)
经济研究(17761)
业经(16844)
(15796)
(15171)
问题(14726)
统计(13613)
技术经济(13089)
(12985)
(12077)
(11997)
图书(11754)
理论(11637)
商业(11420)
共检索到35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素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飞  张艳芳  
在描述1980—2011年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拉氏指数分解模型,考察了导致中国工农业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而言,1980—2011年期间,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提高用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均而言,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的贡献更大;分阶段看,结构因素与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提高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振南  张慎峰  吴育华  
本文应用Hurst H.E提出的R/S分析法重新测定了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的Hurst指数,得到了一个相当稳定的Hurst指数值与解释性极强的非周期循环点。指出了与前人的结论不一致的地方并说明了原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于庆年  
本研究利用1978-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数据、1990-2010上证指数数据,探讨了上证指数的基本特征。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证指数具有"趋势性,周期性,季节性,随机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并得出上证指数统计模型结果。结论表明上证指数不仅具有四大特征,而且具有以四大特征为变量的统计关系式。利用所得到结论对研究上证指数的变化规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卫平  郭心毅  
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方式,以用人单位、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和学生为对象,了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养成需求,研究各种组成因素对综合素质提升的影响,并构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结构和培养体系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孝斌   王学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新  李琴  吕国玮  
专利是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专利综合实力做出评分、排序和分级,揭示各城市间专利综合实力的差异。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19个城市的专利综合实力做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城市专利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科技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和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西南地区“医院综合效益评价”课题组  
一、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根据《卫生事业第八个五年计划及2000年规划设想》确定:“八五期间,卫生发展战略主要是立足现有基础,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整顿秩序,提高效益,走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进行识别,分析其收缩程度、空间分布等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探究收缩型城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收缩型城市在类型上以人口收缩为主,在规模上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则是东北地区的收缩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程远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房地产价格对全社会的消费、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直接影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近几年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加之政府的调控成效与预期有差距,因此应重新审视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各种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从中找出了房地产价格高企的根源,结论是货币供给量超发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基本原因,这为房地产调控及把握房地产价格走势提供了基本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海峰  王姣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主要途径。而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又是制定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将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来分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 ,最后得出结论及政策含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蕊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城市整体增长和局部收缩问题已经显现,为了加深对城市收缩问题的理解,文章将我国615个建制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空间三个维度选择相对应的指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维度出发,对2009—2019年各类收缩型城市进行识别,分析其收缩程度、空间分布等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探究收缩型城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收缩型城市在类型上以人口收缩为主,在规模上以中小型城市为主,在空间上则是东北地区的收缩程度较为严重;人口和经济因素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香  张文菊  徐明岗  
土壤有机碳的数量和形态,显著影响其在土壤中的转化,与全球碳循环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现代土壤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也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对土壤物理特性、化学属性、生物学特征及其生产力等起关键作用[1],一直是农学家关注的重点。但土壤有机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了能够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核心。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不同时期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有所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得出了四个不同阶段,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不同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