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
- 2023(405)
- 2022(316)
- 2021(322)
- 2020(265)
- 2019(641)
- 2018(631)
- 2017(920)
- 2016(542)
- 2015(586)
- 2014(574)
- 2013(509)
- 2012(393)
- 2011(413)
- 2010(410)
- 2009(359)
- 2008(339)
- 2007(286)
- 2006(283)
- 2005(253)
- 学科
- 济(1699)
- 经济(1698)
- 管理(994)
- 方法(933)
- 数学(852)
- 业(846)
- 理论(821)
- 数学方法(813)
- 教育(797)
- 中国(788)
- 企(768)
- 企业(768)
- 教学(758)
- 学法(503)
- 教学法(503)
- 学理(459)
- 学理论(459)
- 业经(428)
- 农(387)
- 发(345)
- 学(345)
- 地方(341)
- 农业(281)
- 发展(276)
- 策(275)
- 展(273)
- 和(265)
- 制(261)
- 技术(257)
- 研究(233)
- 机构
- 学院(6534)
- 大学(6323)
- 研究(2216)
- 管理(2156)
- 济(1877)
- 理学(1873)
- 理学院(1844)
- 经济(1807)
- 管理学(1770)
- 管理学院(1752)
- 京(1475)
- 教育(1425)
- 科学(1422)
- 中国(1376)
- 技术(1292)
- 范(1254)
- 师范(1239)
- 职业(1227)
- 所(1069)
- 江(1017)
- 师范大学(1002)
- 研究所(991)
- 中心(970)
- 北京(947)
- 州(903)
- 院(891)
- 职业技术(886)
- 业大(884)
- 农(844)
- 技术学院(826)
共检索到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定
明确设置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构建“夯实‘三基’、综合拓展、活动创新、人文为本”的课程体系。设置综合课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系列模块的选修课程,突出课程的选择性;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实践,形成具有综合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特点的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培养模式 综合化 个性化 人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定文 谢明元 何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面简称"卓越计划")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作为行业背景深厚、以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的西部地方工科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积极参与卓越计划,探索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抓住专业主线,实施综合改革如何在高校分类分层次发展的要求下办出特色办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长德
学科综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它不但是形式上的合并、内容上的渗透,更重要的是学科精神上的融合。学科综合突破了单一的学科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科综合是有限度的,必须处理好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实现学科精神上的综合。
关键词:
学科 分支 综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辉 王哲 刘立峰 李英姬
职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特点,依照行业人才需求和师范认证毕业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启动了"双融合、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即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导师、幼儿园导师参与指导,共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雯 李健强 于嘉林 张宏彦
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情况,即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培养能够胜任与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拓展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国际合作"的总体改革思路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探索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是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现有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存在诸多局限性,故文章根据偿债能力相关指标从定量视角构建了企业偿债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基于短期、长期及综合偿债能力三方面构建了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模型以进行量化的综合评价,探讨了综合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基于行业视角对企业短期、长期及综合偿债能力进行拓展。研究结论为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标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证据,也首次从定量的视角对企业偿债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运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敏 底萌妍
一、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绩效评价是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环境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估的一种系统程序,包括选择指标、收集和分析数据、依据环境绩效准则进行信息评价、报告和交流,并针对过程本身进行定期评审和改进(ISO14031,1998)。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综合性高职院校特点,结合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探索了"三融四层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综合性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静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高职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高等性",以社会需求构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构筑校企合作发展的互补互动机制,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玲
介绍了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三个结合"的全程有效衔接,通过"四证合一"解决了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矛盾。其培养方案特色在于以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网络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协同创新、质量为本和规范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立梅 吕虹 臧其林 范懋炜 刘泓 陈太钟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借鉴"双元制"和"教学工厂"等国际职教理念,探索和实践了以"实景化"实训教学模式,即"理实一体——实景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培养和提高服务类专业人才的综合技能。通过构建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实景化"实训教学基地,在实体中开展"实景化"实训教学等。"实景化"实训教学突破了仿真实训的瓶颈,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技能。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创新教育 创新素质 改革与实践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一虹 夏守信 谭进
自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颁发以来,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重构师范生教学模式,创新培养体制、机制,以及强化实践环节,从而使部属师范大学真正成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摇篮,成为部属师范大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专栏作者所作的相关探索,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子曲
现代综合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发展主流 ,它决定了综合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宠儿 ,综合教育是当今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分析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本文对现代综合的特点、综合科学的原理、综合人才的类型、综合教育的涵义、综合测试的目标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综合 科技 教育 课程 测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姣娣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模式。文章在分析这一模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践行的五大亮点:确定了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了"院企"合作、"院村"合作两类工学结合平台,实施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了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田锋社
本文简要介绍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具体做法,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试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打造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平台
以“双赢”需求下的“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新平台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探索——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的探索——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的实践为例
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招生与培养机制的改革与思考——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
面向应用型实践人才培养的电力电子技术实践创新平台研制
企业人才培养软资源平台构建——重庆机场集团潜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在实践中前行 在探索中成长——盐城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纪实
中小学双语师资培养模式与评价——兼述长春师范学院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