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6)
2023(10771)
2022(8853)
2021(8585)
2020(6930)
2019(15508)
2018(15615)
2017(27805)
2016(16405)
2015(18522)
2014(18758)
2013(17535)
2012(16204)
2011(14874)
2010(15181)
2009(13461)
2008(13444)
2007(12419)
2006(10948)
2005(9755)
作者
(46133)
(39235)
(38260)
(36805)
(24286)
(18817)
(17507)
(15171)
(14854)
(14078)
(13315)
(13017)
(12534)
(12387)
(12376)
(12053)
(11640)
(11282)
(11234)
(10963)
(9901)
(9794)
(9633)
(9184)
(9177)
(8850)
(8799)
(8643)
(8206)
(8069)
学科
(53434)
经济(53358)
(45803)
(43867)
管理(34019)
农业(30493)
(22787)
企业(22787)
中国(18516)
方法(17443)
业经(17179)
数学(14776)
数学方法(14507)
(14279)
理论(14204)
教育(14110)
(13380)
(12304)
地方(12235)
教学(11873)
(11559)
农业经济(10425)
(10345)
(10118)
银行(10086)
(9743)
(9679)
(9340)
金融(9333)
(9124)
机构
学院(217808)
大学(213457)
研究(78446)
(78258)
经济(76166)
管理(74513)
理学(63654)
理学院(62855)
(61726)
管理学(61343)
管理学院(60944)
中国(57558)
科学(50267)
农业(47556)
(46048)
业大(41784)
(40762)
研究所(37120)
中心(36655)
(36599)
(35668)
(33471)
师范(33073)
技术(29596)
农业大学(29354)
(28778)
北京(28572)
(27987)
(27846)
财经(27271)
基金
项目(145307)
研究(111880)
科学(111606)
基金(97998)
(86522)
国家(85581)
科学基金(71134)
社会(65626)
(62460)
社会科(61376)
社会科学(61357)
教育(55265)
基金项目(51700)
(51246)
编号(50007)
自然(44365)
自然科(43312)
自然科学(43295)
自然科学基金(42500)
成果(42237)
资助(39212)
课题(36612)
(33906)
重点(33686)
(32507)
(31756)
(30954)
(30398)
(30382)
大学(28644)
期刊
(95391)
经济(95391)
(65927)
研究(65562)
中国(60620)
教育(47885)
农业(44552)
学报(41150)
科学(33726)
大学(32332)
学学(29132)
(26802)
管理(24065)
技术(22324)
业经(22052)
(21749)
(21659)
金融(21659)
职业(14853)
(14139)
农村(14003)
(14003)
农业经济(13774)
问题(13131)
财经(12660)
业大(12611)
经济研究(12400)
图书(12068)
农业大学(11033)
(10959)
共检索到343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文瑜  丁洪浩  梅士伟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  李富宽  张桂玲  陈现伟  吕慎金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模与质量。随着国家提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战略规划,这就更需要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之一。而设置农科专业的地方性高校,也应立足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研究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和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团队,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最终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协调与适应。不断加强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庆双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对土木工程师的需求在增加,其能力需求也提高。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的主要力量,大学面临着如何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应用人力资源培训目标以及建立合适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的关键问题,这时,研究土木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应用模式尤为重要。对山东省某综合性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培养模式,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芸  张淑珍  郝蓉蓉  
我国综合性大学钢琴表演专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钢琴教师的素养。钢琴教师应从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几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正文  顾明华  袁涛  黄荣韶  江立庚  贤振华  于文进  蒋代华  沈方科  
为顺应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广西大学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立彬  
本科教育是大学一项永恒的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历久弥新的事业。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大学中最为广泛的地方本科院校群体的代表,在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张这一使命之后,在实现"质"的变化方面应再担重任,结合自身和区域特点,找准定位,创新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综合性高职院校特点,结合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探索了"三融四层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军  韩磊  韩涛  
为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文章提出可建立"2+X"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支持学生休学创新创业。同时,可在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震峰  徐良  柴超  
作为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新增设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目前缺少明确的专业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课程体系相对杂乱。基于OBE教学理念,通过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内涵的深入剖析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全面分析,明确提出了该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4项专业核心技能,并据此构建了以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4项专业技能为核心,以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环保竞赛和创新项目为引擎的1422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5年的实践,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国内高等院校同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李玉梅  龚利  王树远  邵念念  
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邹琳琳  
在界定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概念、明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问题分析方法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制度以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揭示综合性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举措。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敏霞  
从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着手,对江西省内政府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在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院校、企业、学生"四个方面出发,探索重构基于技能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训内容模块,从健全法律法规、调整教学目标、重构教学模块、开发实践型教材,对接岗位、服务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体系的若干建议,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京岚  邱以亮  
农业产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人才支撑是关键。在阐述职业教育新旧动能转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战略。为适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涉农专业应将"复合性、创新性、特色性和国际性"人才培养定位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产教深度融合,探索专业混合所有制办学,创新改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金彬  赵蓓  曹明才  
通过档案研究与归纳分析,对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会计教育改革成果进行了凝练与总结。为实现会计教育服务于会计职业社会需求这一目标,成都大学开展了近十年会计教育改革,探索形成了"一中心、二平台、三维度、四核心"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其实践应用在提升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对成都大学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实践经验的介绍,为正在开展会计教育改革探索、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高校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