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1)
2023(6961)
2022(5698)
2021(5543)
2020(4448)
2019(10400)
2018(10331)
2017(17552)
2016(10873)
2015(12279)
2014(12459)
2013(11297)
2012(10358)
2011(9606)
2010(9789)
2009(8355)
2008(8188)
2007(7316)
2006(6474)
2005(5955)
作者
(27607)
(22784)
(22764)
(21747)
(14725)
(10972)
(10728)
(8884)
(8772)
(8535)
(7841)
(7738)
(7457)
(7428)
(7215)
(7147)
(7129)
(6758)
(6757)
(6399)
(5993)
(5727)
(5523)
(5489)
(5307)
(5247)
(5077)
(5044)
(4858)
(4684)
学科
(26244)
经济(26210)
教育(21746)
(21687)
管理(21181)
中国(16529)
(15134)
企业(15134)
方法(11592)
理论(10575)
数学(9947)
(9838)
数学方法(9724)
教学(8913)
(7592)
(7252)
(6874)
工作(6823)
服务(6557)
业经(6331)
技术(6238)
(5964)
(5426)
贸易(5423)
研究(5384)
(5340)
银行(5332)
(5294)
地方(5262)
(5143)
机构
大学(142819)
学院(131706)
研究(50710)
管理(42654)
(41498)
经济(40030)
理学(36786)
理学院(36175)
管理学(35154)
管理学院(34844)
教育(33543)
(32417)
科学(30851)
(30694)
师范(30489)
中国(29942)
师范大学(25274)
(25018)
研究所(22920)
中心(21775)
(21677)
北京(21432)
(20639)
(20234)
技术(18868)
(18560)
业大(18456)
(17206)
财经(16202)
职业(15828)
基金
项目(88224)
研究(71923)
科学(70654)
基金(59418)
(51551)
国家(50950)
教育(42710)
科学基金(42671)
社会(42202)
社会科(39643)
社会科学(39628)
(36008)
(33146)
编号(31956)
成果(30364)
基金项目(30363)
课题(26006)
自然(25948)
自然科(25388)
自然科学(25381)
自然科学基金(24931)
资助(23712)
(22067)
重点(21781)
(21214)
(20147)
项目编号(20128)
规划(19874)
(19841)
大学(19342)
期刊
教育(58713)
研究(51950)
(43527)
经济(43527)
中国(40699)
学报(22240)
大学(18778)
科学(17728)
(17169)
(15389)
管理(14677)
技术(14654)
学学(14411)
图书(13300)
职业(13293)
农业(12022)
书馆(9709)
图书馆(9709)
(9286)
金融(9286)
高等(8724)
(8342)
论坛(8342)
技术教育(8248)
职业技术(8248)
职业技术教育(8248)
财经(7704)
高等教育(7583)
经济研究(7338)
(6918)
共检索到213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范秋艳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师范院校的发展理路,服务大学成为其核心题旨,然而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之间并非必然统一,二者在目标、逻辑、供需方面的冲突使得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遭遇瓶颈。矛盾中潜伏危机,但也蕴含张力,如何从矛盾当中寻求发展?教育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是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同谐共振的关系生成过程,二者之间的张力在于在服务学校和学科发展之间寻找一种更高程度的和谐性。以服务学校滋养学科生成,以服务实践逻辑弥合学科理论逻辑,以复杂性思维统合多学科视角为学科发展与服务大学提供了"并驾齐驱"的可能性空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袁浪华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由分再合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综合性大学对推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提升教育学科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扩大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增强教育学科论著的规范性、拓宽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是学科命运共同体,都有提高教育学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使命,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共同的学科利益和前途命运,二者要携手同行,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提高教育学科的水平和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李威  
自二战以来,由定向封闭式师范教育向非定向开放式教师教育转轨是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共同走向,美、英、德、法等国家相继通过将原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师范教育的封闭教师培养体系向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开放体系转型,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自由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教师教育综合化格局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逐步参与到教育学科当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林琴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使其具有高等教育特征。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之争。"双一流"政策实施后,教育学科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服务与支撑使命被提上日程。单一维度的问题讨论和对策已无法解释和解决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困境。生态学理论为其发展历史和未来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思路。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科处在一个复杂开放的生态网络,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学科群生态系统和大学内部学科生态系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政策需明确学科的"高等系科"之位,综合性大学需从建设多样异质的生态系统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的边缘效应,给予学科稳固的机构载体,各高等学校教育学科应错位发展,寻找合理的学科生态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回顾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综合性大学为教育学科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何去何从,应该有理性的思考及明晰的发展定位。教育学科是大学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是大学校本研究的重要基地,这是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三种定位与境界。面对新时代高等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该进一步明晰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内涵,加强基本理论研究,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创新教育研究方法,实现教育学科与综合性大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相互转换,走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边缘"地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家平  龚月聪  
通过对十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科结构分析 ,作者提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整体水平高 ,学科建设特点是在重视基础学科研究的同时重视应用技术类学科建设 ,从而为我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念才  刘少雪  吴燕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成立后,确立了"尚探究、重实践、跨学科、讲情怀"的办学理念,以人才强院、育人为本为发展战略,以建设专兼职并重的一流师资队伍、强化有组织的研究和学术品牌打造为建设举措,对如何在新时代培养卓越的未来教师、发展一流教育学科、建立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新路径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华  
非师范性质的综合性大学借助自身的诸多优势设立教育学院,这种办学模式对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师教育的革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师范院校既有的传统市场和其他因素,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必须细分市场,依托自身良好基础与条件,定位于高端学历(位)市场,探索科学发展机制,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发展平台,汇聚学科资源,形成合理的师资梯队,从而谋求自身的壮大与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中英  张羽  
与师范大学相比,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培养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有不少非教育学本科或硕士毕业的硕士生与博士生。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2015年至2020年共招收了149名硕士生和80名博士生。硕士生中本科非教育学的120人,占整个硕士生的80%。硕士生学科来源涵盖了从理学、工学、农学到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再到哲学、文学等广泛的学科门类。博士生中本科和硕士两段均没有教育学经历的24人,占整个硕士生的30%,其学科来源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门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国俊  张磊   叶松  
指出了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即学科队伍多变、资源投入分散、研究方向过多和建设责权不明;认为建设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大学将学科综合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要求,解决的关键在于凝聚学科队伍、明确主攻方向、集中资源投入、形成学科特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彩杰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综合性大学馆藏图书学科结构的因素,然后以2005-2009年四个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利用情况、学科依存情况以及这五年的出版情况为案例,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得出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学科结构比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垍  张艾敏  洪成文  
中国大学近年来在科研能力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国家应有意平衡地区科研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学科发展。努力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建立全面的科研绩效衡量体系。随着国家科研投入逐渐加大,如何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如何有效评估投资结果、如何使科研绩效最大化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自2010年来,政府将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校教育、科研等活动提上议程,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
关键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宗恺  向春  
本文运用统计学知识 ,设计了学科丰度和综合性系数用以衡量大学学科综合程度 ,并对清华大学院系设置 ,在校生、专任教师 ,本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等方面的数据按学科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说明清华大学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晓敏  
大学思想场域是一个风鬟雾鬓而又缤纷异彩的世界,这种缤纷异彩不仅仅在于它的多元嬗变、见仁见智,更在于时时孕育其中的关系冲突、思想交锋与行为抗衡。譬如,大学是重学术自由还是社会责任?重普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重学术价值还是职业取向?课程内容是重人文经典还是实用科学?正是它们,形成了大学思想场域中相互面对的各种力量;也正是它们,使场域的运作和转变具有了原动力。而统摄诸多矛盾的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婧  
我国教师教育正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型,走质量提高型的教师培养之路,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便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实现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是一种"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也是以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为基本理念的一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利用学校拥有多样化的学科专业结构、较高的学术发展平台与资源、深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