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1)
- 2023(10601)
- 2022(8798)
- 2021(7885)
- 2020(6392)
- 2019(14745)
- 2018(14042)
- 2017(26358)
- 2016(13971)
- 2015(15415)
- 2014(15538)
- 2013(15523)
- 2012(14803)
- 2011(13809)
- 2010(14107)
- 2009(12851)
- 2008(12682)
- 2007(11687)
- 2006(11008)
- 2005(10053)
- 学科
- 济(70370)
- 经济(70316)
- 管理(32575)
- 业(31907)
- 地方(25710)
- 企(23392)
- 企业(23392)
- 中国(23106)
- 农(20845)
- 方法(18772)
- 业经(18432)
- 农业(14426)
- 数学(14154)
- 数学方法(13931)
- 地方经济(13895)
- 学(13019)
- 发(12647)
- 产业(12255)
- 融(11424)
- 金融(11424)
- 制(11367)
- 环境(11118)
- 理论(11043)
- 银(10769)
- 银行(10740)
- 行(10583)
- 技术(10477)
- 贸(10317)
- 贸易(10300)
- 财(10272)
- 机构
- 学院(200546)
- 大学(196392)
- 济(82317)
- 经济(80430)
- 研究(79180)
- 管理(70788)
- 中国(59531)
- 理学(58394)
- 理学院(57577)
- 管理学(56442)
- 管理学院(56050)
- 科学(48365)
- 京(44781)
- 所(40718)
- 财(37470)
- 研究所(36510)
- 中心(35239)
- 农(35037)
- 江(33879)
- 范(32088)
- 师范(31765)
- 北京(29636)
- 院(29079)
- 州(27890)
- 业大(27786)
- 财经(27600)
- 农业(26663)
- 省(26585)
- 师范大学(25498)
- 经(24694)
- 基金
- 项目(126985)
- 科学(99513)
- 研究(96926)
- 基金(87171)
- 家(76286)
- 国家(75553)
- 科学基金(63671)
- 社会(60486)
- 社会科(57280)
- 社会科学(57268)
- 省(53465)
- 基金项目(46146)
- 划(43699)
- 教育(43042)
- 编号(39621)
- 自然(38298)
- 自然科(37299)
- 自然科学(37291)
- 自然科学基金(36575)
- 发(35934)
- 资助(35178)
- 成果(32364)
- 课题(30272)
- 重点(29750)
- 发展(29348)
- 展(28827)
- 创(26612)
- 部(26177)
- 创新(24851)
- 国家社会(24567)
- 期刊
- 济(108490)
- 经济(108490)
- 研究(65703)
- 中国(53204)
- 农(34064)
- 教育(30342)
- 管理(29639)
- 学报(29228)
- 科学(28968)
- 财(26258)
- 农业(23359)
- 大学(22289)
- 融(20778)
- 金融(20778)
- 学学(20331)
- 技术(20323)
- 业经(19785)
- 经济研究(16661)
- 问题(13908)
- 业(12937)
- 财经(12879)
- 图书(11894)
- 经(11469)
- 资源(10890)
- 贸(10429)
- 科技(10223)
- 坛(10157)
- 论坛(10157)
- 技术经济(10041)
- 商业(10007)
共检索到338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一鸣
胡耀邦同志曾经指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开拓的重点,势必转移到大西北来。”我们认为,综合开发黄河上游产业走廊地带,应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开拓大西北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本文拟就建设该产业带的迫切性和可能性,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的部署和措施等,作一简要论述,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和学术界讨论。一、建设黄河上游产业走廊的迫切性与有利条件开发重点的抉择,首先要从国民经济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尹全洲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区”金融环境的基本判断 (一) 区域内民族经济存在严重的非货币化的倾向。所谓货币化是指在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货币化程度的深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在产品生产即直接管理的命令经济模式下,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商品货币关系受到人为的抑制。与商品经济受到抑制相并存的另一种经济现象是:国民经济在生产与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建军 冯慧 李科社 杨兴中 李芳 张军燕
2005—2007年对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干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35种,分属于4目8科;渔获物主要种类为花斑裸鲤(Gymnodiptyis(Gymnocypris)eckloniHorzen-stein)、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鲤(Cyprinus carpio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小型鳅科鱼类,如花鳅(Cobitis taeniaLinnaeus)等;土著鱼类,如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鱼类监测 鱼类资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立哲 王慧芳
为分析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宏观尺度下水土流失演变分析的方法,选取黄河上游龙羊峡至刘家峡河段典型电站典型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遥感资料,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和历史资料,利用GIS技术总结区间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河段多年水电开发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为土壤、地形及植被等因素。宏观尺度下进行水土流失演变分析采用大小尺度结合、遥感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的方法是合适的,有效解决了历史实测资料缺乏的问题,也使历史演变趋势及原因更为清晰。
关键词:
黄河 水电 水土流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金波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办让人民满意的南京大学。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第一个南大"的第一资源。改革是决定南京大学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南京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最重要的论断是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最鲜明的方向是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小鹏 马存霞 魏丽 程静 魏静宜 曾端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红艳
规划建设黄河上游经济带是促进甘青宁三省建立区域优势互补机制,解决地区经济凹陷、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立足三省实际,从政策、区位、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优势条件分析入手,探讨经济带建设仍面临的诸如城市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城乡差距大、增长方式转变深层次矛盾多、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不利因素。提出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遵循科学规划、区域一体化、循序渐进、产业支撑四个原则,突出协调发展联席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产业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体系及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体系的构筑六项重点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姜纪沂 平建华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入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虞孝感,陈雯
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陈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沿江地区以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与经济配置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东西经济交流、海陆经济融合及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通道和桥梁,也是21世纪中国经济最强大的“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玄彧 李勇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海 刘建康 石胜伟
八步里沟位于大渡河上游,沟口堆积扇为金川县城,历史上泥石流灾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防治效果明显,通过近30a的演化,防治工程与泥石流灾害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泥沙资源并进行了初步开发。分析了八步里沟的资源特征、综合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开发与保护的优化配置以及进一步开发的空间等问题,发现拦砂坝库区的建材开发有效延长了工程运行年限,沟内种植经济林抑制了泥石流灾害,拦砂坝抬高沟床侵蚀基准面为小水电开发和灌溉提供了水头,经济发展与灾害防治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发挥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进一步利用现有治理工程建立泥石流...
关键词:
八步里沟 泥石流 防治工程 资源利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琴
创新发展是黄河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高效的投融资体系是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金融服务黄河上游地区创新发展中,存在市场金融主体发展不充分、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生态涵养区金融服务基础薄弱、数字金融发展缓慢等问题。为此,应建立适合黄河上游地区创新发展特点的投融资体系,构建财政科技支出为主体、市场科技金融为支撑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市场科技金融投入,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扩大直接融资比例;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耦合协调度,促进地区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芳芳 徐宗学 左德鹏
黄河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水资源情势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SWAT模型,研究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径流在未来两个时期(2046年-2065年以及2081年-2100年)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来两个时期内,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2081年-2100年时期的减少幅度较2046年-2065年时期大;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径流量序列的第10和90百分位值(R10和R9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CSIRO-A2和INM-B1两种组合情景下;CSIRO模式下流域径流量最大,INM模式下最小,MRI模式居中;日径流量的第90百分位值...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 SWAT模型 情景 径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