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68)
- 2023(20368)
- 2022(17601)
- 2021(16268)
- 2020(13912)
- 2019(32301)
- 2018(32008)
- 2017(61428)
- 2016(33490)
- 2015(38118)
- 2014(38365)
- 2013(37941)
- 2012(35159)
- 2011(31777)
- 2010(32076)
- 2009(29750)
- 2008(29291)
- 2007(26413)
- 2006(23247)
- 2005(20425)
- 学科
- 济(148088)
- 经济(147924)
- 管理(96189)
- 业(89856)
- 企(74701)
- 企业(74701)
- 方法(65704)
- 数学(57264)
- 数学方法(56400)
- 农(36934)
- 中国(36672)
- 财(35074)
- 学(32866)
- 地方(31082)
- 业经(30909)
- 农业(24910)
- 制(24898)
- 贸(24382)
- 贸易(24369)
- 理论(24275)
- 易(23528)
- 务(21989)
- 和(21977)
- 财务(21884)
- 财务管理(21832)
- 环境(20777)
- 企业财务(20637)
- 银(20089)
- 技术(20061)
- 银行(20011)
- 机构
- 大学(486023)
- 学院(484708)
- 济(194905)
- 经济(190561)
- 管理(185707)
- 研究(165853)
- 理学(160367)
- 理学院(158508)
- 管理学(155158)
- 管理学院(154308)
- 中国(122676)
- 科学(105145)
- 京(104317)
- 财(88639)
- 所(85460)
- 农(84548)
- 研究所(77801)
- 业大(75318)
- 中心(75237)
- 江(72892)
- 财经(70688)
- 农业(66503)
- 北京(66091)
- 经(64078)
- 范(63537)
- 师范(62800)
- 院(60084)
- 经济学(58998)
- 州(58518)
- 技术(53241)
- 基金
- 项目(326443)
- 科学(254447)
- 基金(234692)
- 研究(232880)
- 家(206589)
- 国家(204874)
- 科学基金(174602)
- 社会(144249)
- 社会科(136562)
- 社会科学(136523)
- 省(128892)
- 基金项目(123345)
- 自然(116293)
- 自然科(113581)
- 自然科学(113546)
- 自然科学基金(111490)
- 教育(108967)
- 划(108553)
- 资助(99290)
- 编号(94670)
- 成果(77006)
- 重点(73989)
- 部(71278)
- 发(69457)
- 创(66851)
- 课题(66499)
- 科研(63035)
- 创新(62454)
- 大学(60636)
- 教育部(60574)
- 期刊
- 济(216650)
- 经济(216650)
- 研究(141154)
- 中国(94910)
- 学报(82438)
- 农(75757)
- 科学(73214)
- 财(69194)
- 管理(69156)
- 大学(61750)
- 学学(58100)
- 教育(55216)
- 农业(51680)
- 技术(45569)
- 融(39900)
- 金融(39900)
- 经济研究(35398)
- 财经(34938)
- 业经(34046)
- 经(29951)
- 问题(27614)
- 业(27238)
- 图书(25284)
- 统计(25192)
- 技术经济(24917)
- 版(23566)
- 策(22462)
- 科技(22300)
- 理论(22005)
- 商业(21164)
共检索到718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由工业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V A 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 E 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克强指数"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宏亮
根据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结合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AHP模型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基于VAR和VEC模型,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把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虑它们的动态关系。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FWY)与经济发展(GDP)、居民生活水平(RJSR)提高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FWY、GDP和RJSR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不大;GDP是FWY、RJSR的Granger原因,FWY也是GDP、RJSR的Granger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脉冲响应曲线表明FWY、GDP对FWY、GDP、RJSR冲击长期都有正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FWY长期对FWY...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昌友 王遐见
本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了交通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在1997~2010年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铁路建设和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较为明显,公路建设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依次递减;铁路运输业比公路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高速公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34个百分点,铁路密度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约0.002个百分点;2001~2010年间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年均带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约为经济增长率的8%。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超阳 李远华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收敛假设的基础上,引进了巴罗模型分析政府生产性支出规模的变化的经济效应,并根据VAR模型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及作用,在实证理论基础下,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假设 财政支出 VAR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晗 孙志强 周威
为了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环比系数与熵值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分析,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2年-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河南省各地市二者之间协调度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运输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新华 赵国浩
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山西1985~2006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各指标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确实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不过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机制要弱许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动态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同时也发现了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方面自身的一些特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敏 陈益鑫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37个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整体上高于长三角地区,排名靠前的城市大多属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效率每提升1%,对长三角和粤港澳本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 076%和0. 069%,在引入空间因素后均提升至0. 12%左右;一地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对邻近城市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粤港澳地区要高于长三角,在经济矩阵下更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宗
为验证区域铁路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运用全国及三大区域1995~2006年的相关混合数据对预先设定的计量模型进行回归,研究发现:铁路建设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对全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其长期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一些;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就能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其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能在较长时期内才能体现出来;各区域铁路路网建设的差异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打破铁路建设投资的行政垄断体制,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重点加大对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是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过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小青 张丽 闫柏睿
为应对当前物流业多采取粗放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性地运用VAR模型对信息化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化对于物流业中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对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却较微弱。指出应该以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大发展为契机,加快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从而实现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道路运输规模经济 VAR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陈晔婷
尽管保险业发展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积累速度和宏观效率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源于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表明,对一些国家而言,很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保险业发展。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82年~2010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微弱的,经济增长的"需求追随"效应促进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变。但保险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玉巧 汪发元
基于湖北省1993—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绿色创新分为发明专利授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个要素。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存在"扩散效应",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先体现"扩散效应",后体现"挤出效应",而经济增长对两者均具有"扩散效应";发明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积极构建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长效互动机制;加大绿色创新开发投入,完善绿色创新相关制度;提升绿色创新的投入效率,加速绿色创新成果转化率。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生 张连城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了最主要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将比较突出;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过程缓慢但是效果较为持久。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起主要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VAR模型 实证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汤毅 杨芳
在建立物流需求、国民经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资总额的协整VAR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变异分解和方差分解,分析了1978-2010年湖南国民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的影响,揭示了湖南物流需求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物流需求自身在短期内促进作用明显,物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应敏感,GDP推动作用滞后期较长,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新创业耦合对经济增长、就业的动态综合影响——基于VAR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交通运输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运输成本”的视角
中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VEC模型的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EC模型
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
基于VAR模型的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全球经济环境和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基于Bayesian 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