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8)
- 2023(18454)
- 2022(15094)
- 2021(13808)
- 2020(11509)
- 2019(25495)
- 2018(25255)
- 2017(47663)
- 2016(26212)
- 2015(29118)
- 2014(29045)
- 2013(28403)
- 2012(26030)
- 2011(23075)
- 2010(23041)
- 2009(21360)
- 2008(21008)
- 2007(18993)
- 2006(17041)
- 2005(15094)
- 学科
- 济(109951)
- 经济(109819)
- 业(96524)
- 管理(78764)
- 企(77821)
- 企业(77821)
- 农(49369)
- 方法(40841)
- 业经(35954)
- 农业(32962)
- 数学(31654)
- 数学方法(31357)
- 中国(30530)
- 财(29764)
- 地方(28137)
- 制(22562)
- 技术(21242)
- 学(20442)
- 务(20064)
- 财务(20008)
- 财务管理(19988)
- 理论(19355)
- 企业财务(18867)
- 贸(18289)
- 贸易(18280)
- 体(18242)
- 和(18224)
- 易(17667)
- 策(17250)
- 划(17176)
- 机构
- 学院(372412)
- 大学(361663)
- 济(150804)
- 经济(147630)
- 管理(141938)
- 研究(126223)
- 理学(122162)
- 理学院(120754)
- 管理学(118723)
- 管理学院(118046)
- 中国(96480)
- 农(81657)
- 科学(80658)
- 京(76559)
- 财(66481)
- 所(64874)
- 农业(63344)
- 业大(62955)
- 江(59343)
- 研究所(59111)
- 中心(58320)
- 财经(52389)
- 范(48250)
- 师范(47678)
- 经(47421)
- 北京(46964)
- 州(46654)
- 院(45636)
- 经济学(44366)
- 省(44271)
- 基金
- 项目(253089)
- 科学(198804)
- 研究(183546)
- 基金(180730)
- 家(159620)
- 国家(158101)
- 科学基金(135157)
- 社会(117041)
- 社会科(110563)
- 社会科学(110532)
- 省(105299)
- 基金项目(97348)
- 自然(87322)
- 划(85493)
- 自然科(85298)
- 自然科学(85269)
- 自然科学基金(83737)
- 教育(82192)
- 编号(74821)
- 资助(70645)
- 成果(58124)
- 发(57732)
- 重点(57126)
- 创(55237)
- 部(53543)
- 课题(52146)
- 创新(51042)
- 业(50669)
- 国家社会(48177)
- 科研(47883)
- 期刊
- 济(178524)
- 经济(178524)
- 研究(103152)
- 农(80727)
- 中国(77354)
- 学报(62990)
- 科学(57833)
- 农业(54328)
- 管理(53732)
- 财(52329)
- 大学(47299)
- 学学(45214)
- 教育(37446)
- 业经(36284)
- 技术(34253)
- 融(33558)
- 金融(33558)
- 业(29099)
- 经济研究(25946)
- 财经(25140)
- 问题(24703)
- 经(21836)
- 版(20369)
- 技术经济(19236)
- 科技(18981)
- 资源(18191)
- 现代(17814)
- 商业(17773)
- 世界(17283)
- 业大(17061)
共检索到55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李石松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进入了滞涨阶段,虽然说近年来云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并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但是云南省的农业产业仍然整体表现出产业专业化程度与集聚程度的下降态势。因此认为,要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空间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是关键,同时要进一步大力发展云南省的农业科技、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业专业化提升,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戚悦 张晓艳
在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产业集聚的判别及其竞争力的规范性框架研究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以云南省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产业贡献率和主要行业的空间聚集程度,判断出云南省产业聚集最有可能产生于工业行业,随后基于GEM模型量化的三级(共23个指标)工业产业聚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提高云南省工业集群竞争力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放度的结论,为云南省工业产业聚集科学统筹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阳 苏兵 张荔 张多加
以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分析,对两者间的适应度进行测度。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两大多指标复合系统的评价问题,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海燕 王楠
建立了基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LMDI I(Log-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I)算法,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划分为公路、铁路、国内水运、国内民航四种方式,利用我国2003-2015年相关数据,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间,运输强度Y和交通运输结构S为主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促进因素,交通运输能耗强度R为主要的抑制因素;R自2006年以来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有由抑制转为促进的趋势,而Y和S自2006年以来的情况则相反。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碳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碳排放 因素分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晓玲 李宏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2008~2017年云南省农业产业的融合度研究发现,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度水平较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与农业融合度较高;在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中,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业对农业的影响作用显著。从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角度出发,在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市场需求和政府管制等方面选取九个影响农业产业融合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公路通车里程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三个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推动农业内各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和形式,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层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拉动农业融合性产品的需求等不断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中 陈逸 刘坚 彭补拙
农业产业化在当前的“三农”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但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量化研究不够,至今没有形成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政府的政策调控。文章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特征,从指标选择的可操作性、有用性、可比较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四三二一”的权重确定原则,并选择区域内部差异显著的江苏省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评价 指标体系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陈肖雨 吴寄石
公路客运优势运距测算能够为区域公路客运管理与设施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云南省为案例,基于1 759份旅客出行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研究了区域客运通道公路客运的优势运距范围,提出了基于广义费用理论的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测度方法。首先,绘制客运方式运距—分担率图像,从公路客运绝对优势运距、装备技术水平及客运方式竞争态势等方面,获取了运输通道的异质性特征;其次,以旅客选择公路客运出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相对优势运距测度模型,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法获取了公路客运竞争力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了旅客出行行为特征对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运输范围为50~550 km以内,云南省五大主要客运通道的公路客运绝对优势运距差异显著,经济敏感型客运通道的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为50~190 km,服务敏感型客运通道的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为441~506 km,而时间敏感型客运通道的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为209~315km;旅客收入水平与出行目的是不同类型客运通道公路客运相对优势运距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而实际出行距离是公路客运绝对优势运距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娜琳 李小建
从村域视角探讨农业区域专业化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透视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实现过程。以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为例,以村域为单元,运用调查数据,采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对该县香菇产业空间分布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西峡县香菇种植专业村数、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村数均在逐年增加,且以西北部为重心,空间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对以上空间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能人带动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对村域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机会成本深刻影响村域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状态;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建华 许懿豪 陈运春 李尤亮 余建新
[目的]农业产业化能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推动乌蒙山区扶贫工作,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方法]基于服务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选择云南省寻甸县,以乡镇为研究单位,构建分区指标体系,综合应用Arc GIS、SPSS等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定性修正,确定其土地利用分区结果,并提出了合理的策略及建议。[结果]寻甸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由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方面中的耕地比重、林地比重、林业产值、渔业产值、人口密度等指标因子构成,服务于寻甸县的土地利用分区可划分为特色林果业发展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区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区。[结论]分区结果符合分区域现状与实际,需从政府、企业和农民入手共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对探索乌蒙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土地利用分区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张玲 陈方
在分析运输通道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从通道的运输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交通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定义了旅游运输通道演化的三个阶段,即完备型旅游运输通道、发展型旅游运输通道和滞后型旅游运输通道;并在分析旅游运输通道演化机制的基础上,对云南省旅游线路进行统计分析,从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旅游景点出现率、旅游线路选择集中度、旅游线路重复系数、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运输通道技术装备水平和交通服务水平的改善能提高旅游景点选择率;2旅游线路的选择集中度随着通道发展程度的改善而逐渐增大,而区域内其他通道的演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增长幅度;3旅游运输通道的发展程度与旅游线路重复系数具有一致性;4旅游运输通道内交通方式的完善使得交通服务水平提升,进而对旅游空间模式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正祥 毕继芳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5)提出,要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是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文章在深入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布局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英国伦敦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及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世界级城市群在交通运输规划、管制、枢纽衔接和政府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快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高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运行效率与衔接度、推动"互联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供需平衡度"模式的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乃至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熊琪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交通新业态监管体系和加强智库研究支撑等方面着手,形成交通运输政策合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利 朱喜钢
本文基于空间统计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经济集聚较为显著的云南省为实证案例,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在控制工业化水平、资本密集程度、农业人均产值后,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经济集聚强度每增加1%,农民收入可增加约0.105%。进一步把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解为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两个维度后发现,仅有直接影响显著为正,而空间溢出并不显著,揭示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通过本土效应传导。据此提出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筱春,杨克诚
要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稳住农业这一基础,必须逐步构建起一套功能健全的农业外部支撑体系。农业外部支撑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及配置、农业科学技术的保证及推广、农业生产植保及环境监测、农业自然灾害预防、农产品的贮运及销售、农产品的加工、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社会保障系统等子系统。文章以云南省陆良县为例,对农业外部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云南省 陆良县 农业外部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