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6)
2023(10369)
2022(9291)
2021(8823)
2020(7461)
2019(17484)
2018(17507)
2017(33661)
2016(18712)
2015(21096)
2014(21051)
2013(20891)
2012(19203)
2011(17252)
2010(17109)
2009(15544)
2008(15209)
2007(13048)
2006(11364)
2005(9756)
作者
(56439)
(47002)
(46782)
(44213)
(29924)
(22604)
(21056)
(18696)
(17957)
(16835)
(16149)
(15853)
(14983)
(14823)
(14533)
(14344)
(14337)
(13916)
(13391)
(13228)
(11901)
(11544)
(11492)
(10684)
(10596)
(10480)
(10383)
(10313)
(9620)
(9479)
学科
(70632)
经济(70546)
管理(51833)
(48949)
(41463)
企业(41463)
方法(35382)
数学(30487)
数学方法(30087)
(19170)
(18091)
(17330)
中国(16931)
业经(15302)
地方(14106)
理论(12879)
(12569)
贸易(12565)
(12181)
农业(12132)
(12125)
环境(11420)
(11366)
(11310)
财务(11306)
财务管理(11288)
技术(11081)
企业财务(10710)
(9956)
教育(9888)
机构
大学(269173)
学院(265665)
管理(104924)
(96501)
经济(94253)
理学(92061)
理学院(90929)
研究(90671)
管理学(89003)
管理学院(88563)
中国(63780)
科学(61922)
(57971)
(49557)
(47474)
业大(45278)
研究所(44131)
(43409)
农业(39517)
中心(39478)
(37414)
北京(36268)
(36163)
师范(35777)
财经(35776)
(32597)
(32550)
(30888)
师范大学(29210)
技术(28818)
基金
项目(190323)
科学(148206)
基金(137822)
研究(133683)
(122689)
国家(121713)
科学基金(102802)
社会(81020)
社会科(76531)
社会科学(76506)
(74640)
基金项目(74166)
自然(70633)
自然科(68973)
自然科学(68953)
自然科学基金(67704)
(64093)
教育(61078)
资助(56872)
编号(53840)
成果(43822)
重点(42862)
(41079)
(39782)
(39430)
课题(37286)
科研(37236)
计划(36973)
创新(36786)
大学(34790)
期刊
(101639)
经济(101639)
研究(73712)
学报(51092)
中国(45953)
科学(44871)
(44823)
管理(36695)
大学(36633)
学学(34649)
农业(31450)
(31154)
教育(28682)
技术(21253)
(17771)
金融(17771)
财经(16509)
业经(16481)
(16180)
经济研究(15639)
图书(14923)
科技(14134)
业大(14023)
(13851)
(13840)
理论(13363)
问题(13183)
实践(12529)
(12529)
资源(12507)
共检索到370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学琴  胡尚连  
以14个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和SDS-沉降值的变化规律,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与SDS-沉降值的关系,为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变幅为7.30%~13.09%,多数品种属于低蛋白质含量类型。多数品种的SDS-沉降值分布在20~30 mL范围内。不同品种籽粒蛋白组分各异。籽粒蛋白质含量、贮藏蛋白含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都与SDS-沉淀值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含量是绵阳系列小麦品种获得较好烘烤品质的前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传喜  徐风  蒋国梁  
面包小麦SDS沉降值的变异及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马传喜1徐风1蒋国梁2(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合肥230036;2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VARIATIONOFSDSSEDIMENTATIONVOLUMEANDITSRELATIONTOPROTEIN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晓燕  朱艳  汤亮  曹卫星  
【目的】建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以期为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状况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水氮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过程,构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随花后生长度日(GDD)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清蛋白含量随花后GDD的动态变化,对数函数方程描述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化过程;并以籽粒氮素和水分因子描述了不同水氮状况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的定量影响。同时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灌浆期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预测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44%、0.58%、0.53%和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承霖  范荣喜  姚孝友  王敏  
小麦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及其组成的含量,它和面筋含量、加工品质也有关系。一般认为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负相关关系可以打破。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通过栽培途径,提高小麦营养品质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李尚霞  余松烈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分析了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各组分的含量 ,但对各组分含量提高的幅度存在差异 ,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的比例升高 ,而醇溶蛋白和剩余蛋白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所占比例下降。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 ,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 ,提高吸水率。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与麦谷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发现增施氮肥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变了蛋白质各组分所占的比例 ,增施氮肥是改善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占玲  刘宾  田宾  谢全刚  李文福  田纪春  
【目的】检测灌浆过程中控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的条件及非条件QTL,阐明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段内QTL的表达方式,揭示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以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取样,对小麦GPC进行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影响GPC的9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QGpc3A为整个灌浆过程都能表达的非条件QTL,其余条件和非条件QTL只在几个或单独一个时期表达。花后12 d,控制GPC的基因表达活跃,非条件QTL和条件QTL总共能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42.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褚鹏飞  王东  张永丽  王小燕  王西芝  于振文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灌水时期和灌水量的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方法对籽粒蛋白质进行分离量化,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籽粒产量、籽粒品质和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灌水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提高,降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占农田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减少灌水量,促进小麦对土壤贮水的利用,提高小麦在0~100cm各土层的土壤耗水量。降低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现节水高产栽培的有效途径。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60mm的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国占  严美玲  蔡瑞国  贾秀领  田雷  曹鸿鸣  王振林  
【目的】试图阐明磷氮配施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蛋白质品质差异较大的小麦强筋型品种藁城8901和弱筋型品种山农1391为材料,进行磷氮配施田间试验,测定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和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结果】藁城8901在施225kg·ha-1氮肥水平下,与不施磷肥相比,增施磷肥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总蛋白及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提高,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增加,公差指数降低。施P2O5240kg·ha-1处理较施P2O5120kg·ha-1处理的相应效果降低。藁城8901在不施氮肥、山农1391在不施氮肥及施225kg·ha-1氮肥水平下,随磷肥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  杨帆  睢福庆  王巧燕  
以豫农20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锌配施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吸收的影响,并探讨氮锌配施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率、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氮锌配施能够促进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与单施氮肥相比,氮锌配施的冬小麦在开花期、灌浆期吸收的氮素较高,成熟期小麦茎杆氮素含量较低而籽粒含氮量较高。氮锌配施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施氮90、180和270kg/hm2分别配施锌肥15和30kg/hm2,与单施等量氮肥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8%~14.4%、1.4~9.8kg/kg和0.6~6.4kg/kg。氮锌配施比单施同量氮肥增产8.6%、1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映雪  朱艳  田永超  尤小涛  周冬琴  曹卫星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性状与冠层反射光谱、植株氮素状况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冠层反射光谱可以用来直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降落值,成熟期冠层反射光谱对籽粒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14d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较好,并且花后14d比值指数RVI(1220,710)能准确反演叶片含氮量,进而可以间接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据此提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两种监测技术途径:基于灌浆期反射光谱的直接预测和基于花后14d(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的间接估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月福  姜东  于振文  曹卫星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氮素水平既能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又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同步增加 ,氮素水平过高虽能够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但籽粒产量下降。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源器官碳素同化能力和氮素同化能力 ,又能够促进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运转 ,增加籽粒中淀粉合成有关酶和氮素同化酶的活性 ,从而导致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步增加。氮素水平过高 ,虽能促进源器官和籽粒中的氮素同化能力 ,但由于碳素同化酶和籽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和开花前暂贮于营养器官中的同化物质向籽粒中的运转效率降低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寿军  杨恒山  范富  王云  许如根  庄恒扬  
【目的】构建大麦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为建立大麦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氮肥处理大麦氮素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变化过程,建立了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及分配和花后氮素吸收转移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抽穗期植株临界含氮量来表达氮素最大积累量,引入叶片潜在分配指数和茎鞘潜在分配指数2个品种遗传参数来区别不同品种在器官间的氮素分配差异,采用Richards方程来描述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动态变化;采用指数函数方程来描述叶片氮的转移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从土壤中吸收的氮量随干物重的动态变化;采用非线性函数方程描述茎鞘和穗部的氮浓度随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梦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杨涛  汪禄祥  杨加珍  
【目的】研究大麦籽粒蛋白质与功能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及其QTL,为功能大麦遗传改良、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紫光芒裸二棱为母本,Schooner为父本构建包含193个株系的RIL群体,结合SSR技术和QTL Ici Mapping V3.3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借助完全区间作图法(ICIM)对两年大麦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QTL检测;同时分析蛋白质、总黄酮和GAB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亲本及RIL群体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及GABA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华忠  徐廷文  
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性状由粒均蛋白质产量和粒均非蛋白质产量二个分量性状值复合而成。本文以11个大麦品种为材料,从分量性状配合力匹配效应分析入手研究了二分量性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形成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性状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它们在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粒重负相关现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主要取决于粒均蛋白质产量,但也会受粒均非蛋白质产量影响而发生偏差;(2)二分量性状相互间未见负相关而呈正相关;(3)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与粒重之间的配合力负相关现象限于分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反向匹配的遗传型类群中。最后,讨论了通过协调分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培育优质高产的饲料、啤酒大麦品种的可能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张平平  张鹏  杨学明  周淼平  
【目的】明确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方法】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120、180、240、300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120、180、240、300万株/hm2),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宁麦18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宁麦18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宁麦1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超过适宜值(即施氮量N 180 kg/hm2、种植密度240万株/hm2)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