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6)
- 2023(11888)
- 2022(10376)
- 2021(9798)
- 2020(8208)
- 2019(18738)
- 2018(19022)
- 2017(35741)
- 2016(19843)
- 2015(22581)
- 2014(22840)
- 2013(22130)
- 2012(20312)
- 2011(18136)
- 2010(17931)
- 2009(16189)
- 2008(15587)
- 2007(13694)
- 2006(11853)
- 2005(10180)
- 学科
- 济(72460)
- 经济(72372)
- 管理(57841)
- 业(54009)
- 企(45604)
- 企业(45604)
- 方法(34209)
- 数学(29194)
- 数学方法(28848)
- 农(19766)
- 学(19490)
- 中国(19152)
- 财(17790)
- 技术(17275)
- 业经(16355)
- 地方(14666)
- 理论(14390)
- 制(13903)
- 农业(13157)
- 和(12575)
- 贸(12308)
- 贸易(12303)
- 易(11929)
- 环境(11790)
- 教育(11574)
- 务(11241)
- 财务(11165)
- 财务管理(11142)
- 银(11007)
- 银行(10950)
- 机构
- 大学(277712)
- 学院(277023)
- 管理(109393)
- 济(100905)
- 经济(98451)
- 理学(94944)
- 理学院(93829)
- 研究(93768)
- 管理学(92142)
- 管理学院(91647)
- 中国(66641)
- 科学(63042)
- 京(59891)
- 农(51281)
- 所(48338)
- 业大(46631)
- 财(44949)
- 研究所(44612)
- 中心(42097)
- 农业(40745)
- 江(40447)
- 北京(37402)
- 范(37116)
- 师范(36628)
- 财经(36244)
- 技术(34753)
- 院(34393)
- 州(32987)
- 经(32972)
- 师范大学(29390)
- 基金
- 项目(197244)
- 科学(153447)
- 研究(142386)
- 基金(140674)
- 家(124277)
- 国家(123229)
- 科学基金(104520)
- 社会(85422)
- 社会科(80755)
- 社会科学(80730)
- 省(79475)
- 基金项目(75408)
- 自然(70079)
- 自然科(68412)
- 自然科学(68394)
- 自然科学基金(67143)
- 划(66875)
- 教育(65558)
- 编号(58816)
- 资助(57101)
- 成果(47734)
- 重点(44157)
- 部(42169)
- 创(41881)
- 发(41678)
- 课题(41093)
- 创新(39032)
- 科研(37978)
- 计划(37569)
- 项目编号(36449)
- 期刊
- 济(108759)
- 经济(108759)
- 研究(77179)
- 中国(54777)
- 学报(50851)
- 农(46579)
- 科学(44716)
- 管理(39569)
- 大学(36781)
- 教育(35614)
- 学学(34663)
- 财(33231)
- 农业(32636)
- 技术(26845)
- 融(19175)
- 金融(19175)
- 业经(18432)
- 业(16877)
- 经济研究(16672)
- 财经(16644)
- 图书(16536)
- 科技(16103)
- 经(14083)
- 技术经济(13964)
- 业大(13882)
- 问题(13880)
- 版(13835)
- 理论(13700)
- 实践(12811)
- 践(12811)
共检索到39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明军 张雪梅 李文蓉 黄俊成 汪立芹
转基因技术能够突破种间隔离、实现多基因聚合、按照人类需要改造生物基因组,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自从1982年首例转基因动物诞生以来,已先后报道了10余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方法也由早期单一的原核显微注射发展到核移植转基因、病毒载体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基因目标已由建立动物转基因方法,发展到改良动物生产性能或产品品质、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药用蛋白和培育转基因新品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绵羊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回顾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绵羊新品种或建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转基因方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转基因技术面临的技术障碍和瓶颈问题,尤其对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基...
关键词:
绵羊 转基因技术 规模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青 曹文广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外源基因随机整合或定点整合(打靶)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得到表达和遗传的生物技术。该技术自发现以来,在畜牧业、医药产业、环境保护以及新型生物材料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慢病毒载体导入法、精原干细胞法、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打靶、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等新的高效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概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仕农 高雪梅 闫强
精子因在授精中的独特作用而被认为是携带外源DNA的理想载体。以精子作为载体制备转基因动物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筛选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介绍了精子介导基因转移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最新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精子介导 转基因 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欣 付亚萍 周君莉 郭秀平 刘文真 吴洁芳 吴传银 万建民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其遗传转化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自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于1988年获得成功以来,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迅猛发展,尤其是1994年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对粳稻的高频转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目前,应用于水稻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一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电击法、PEG转化法等。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以其低成本、易操作、转化效率高、单位点插入比例高、后代表达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水稻转化的主流方法,约占水稻转基因报道总数的80%以上。虽然国内外刊物时有转基因方法改进的报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稻...
关键词:
水稻 规模化 转化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传亮 田瑞平 孔德培 李凤莲 商海红 陈秀军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中的应用概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陈述。对棉花科研工作者了解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有效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技术在克服棉铃虫危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逐步在棉花抗病、抗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棉花转基因初期主要建立了以珂字棉为受体的转基因体系,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等其他棉种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及其他转基因方法的应用,使得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允军 贾志伟 刘艳 张登峰 黎裕
玉米是世界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病虫害、杂草、干旱、盐碱等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培育具有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能够减少玉米产量损失,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发展迅速,获得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已在国外商业化种植18年,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75亿公顷。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需要较成熟的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从大量转基因玉米中选择的,具有外源基因单拷贝插...
关键词:
玉米 规模化 转基因 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牟玉莲 阮进学 吴添文 程英 魏景亮 樊俊华 李奎
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优良猪种的培育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常用的试验动物,猪在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转基因技术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实验技术手段,对动物基因组进行有目的的遗传修饰,使修饰改造的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从而获得满足人类特定需求的动物个体。因此,猪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对转基因育种、基因功能研究和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猪转基因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标基因的选择原则,介绍了原核显微注射、体细胞核移植、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ZFN)、转...
关键词:
猪 转基因技术 规模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兴国 徐惠君 杜丽璞 何光源 王轲 林志珊
在主要农作物中,小麦属于遗传转化比较困难的作物,转化效率较低,重复性较差,转化规模较小,优良转基因材料较少,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明显落后于大豆、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目前,应用于小麦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有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离子束注入、激光微束穿刺、PEG、花粉介导和农杆菌浸花等方法。在外植体利用方面,多数研究主要利用小麦幼胚及其愈伤组织作为起始转化材料,以成熟胚、幼穗、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转化成功的报道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转化效率方面,基因枪报道为0.1%—16.7%,农杆菌报道为0.7%—44.8%,变化幅度较大。在目标基因转化方面,除了nptⅡ、b...
关键词:
小麦 转基因技术 转化效率 规模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文胜 林抗雪 陈普 贾志伟 周扬 于洋 刘雁华
大豆是最早进行转基因品种大面积商业化种植的作物,也是目前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食品、营养、工业和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2012年的17年间,全球共累计种植转基因大豆76 310万公顷,给种植户带来了约370亿美元的收益。2013年,共有11个国家种植了8 45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8%,大豆种植面积的79%。尽管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大豆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一直未能实现重大突破,高效、稳定的转基因技术体系仍是开展转基因品种选育和基因功能研究的瓶颈因素。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和基因枪介导的体细胞胚转化系统是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苏爱军 杨乾
从目的基因性状的类型、转化方法两方面综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发展历程及在全球和中国的应用概况.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 研究进展 应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成 邓秀新
由于多种原因 ,柑橘的育种工作落后于生产。基因转移技术为柑橘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有望能改变这一局面。笔者从柑橘再生体系的建立、遗传转化方法、重要价值基因的转化以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并分析了柑橘转基因中所遇到的问题 ,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柑橘 遗传转化 基因 再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友才 周清明
从水稻转化的受体系统、转化方法以及外源基因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转基因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基因 遗传转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张冰玉 黄烈健 黄秦军 张香华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林木 转基因 基因工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昌永华 汤伏生
本文综述生长激素基因、抗冻蛋白基因和珠蛋白基因转移研究进展,并对外源基因的整合、表达和遗传以及基因转移方法、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