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2)
2023(7411)
2022(6066)
2021(5981)
2020(4603)
2019(10318)
2018(10241)
2017(17466)
2016(10145)
2015(11017)
2014(10596)
2013(9285)
2012(8147)
2011(7502)
2010(7634)
2009(6883)
2008(6194)
2007(5312)
2006(4671)
2005(4152)
作者
(23242)
(19324)
(19018)
(18379)
(12056)
(9288)
(8773)
(7757)
(7367)
(6806)
(6448)
(6367)
(6065)
(6001)
(5946)
(5886)
(5852)
(5739)
(5719)
(5474)
(4905)
(4747)
(4520)
(4470)
(4410)
(4291)
(4268)
(4246)
(3895)
(3848)
学科
(23728)
经济(23698)
管理(21321)
教育(20181)
(18020)
(15163)
企业(15163)
中国(14169)
(11288)
理论(10077)
(7995)
方法(7966)
教学(7909)
(7272)
业经(6468)
数学(5993)
数学方法(5823)
(5803)
技术(5333)
农业(5208)
发展(5194)
(5070)
(5003)
贸易(4999)
(4871)
思想(4736)
(4699)
研究(4677)
(4642)
政治(4556)
机构
大学(124310)
学院(121231)
研究(42491)
管理(38458)
(38222)
经济(37196)
理学(33099)
理学院(32617)
管理学(31809)
管理学院(31544)
教育(29662)
(27741)
师范(27590)
(26758)
科学(25290)
中国(24881)
师范大学(22550)
(19932)
(19180)
(18922)
中心(18473)
研究所(18220)
技术(17957)
职业(17092)
北京(17079)
(15552)
(15329)
财经(15279)
业大(14912)
(14893)
基金
项目(80154)
研究(67988)
科学(64464)
基金(53818)
(45750)
国家(45202)
社会(40696)
教育(39725)
科学基金(38371)
社会科(38134)
社会科学(38128)
(33258)
编号(31324)
(29680)
成果(28227)
基金项目(27122)
课题(24315)
自然(22176)
(21809)
自然科(21677)
自然科学(21672)
自然科学基金(21250)
资助(20417)
重点(19732)
项目编号(19460)
规划(18901)
(18701)
(18506)
(18153)
(17604)
期刊
教育(51244)
研究(45149)
(42801)
经济(42801)
中国(31737)
学报(17788)
科学(15224)
(14844)
大学(14578)
(13984)
管理(13610)
技术(13565)
职业(13061)
学学(11854)
农业(9933)
业经(8254)
技术教育(8235)
职业技术(8235)
职业技术教育(8235)
图书(7965)
财经(7585)
经济研究(7422)
(7237)
论坛(7237)
(6718)
(6671)
金融(6671)
(6664)
高等(5952)
成人(5786)
共检索到186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宫盛花  
词源学研究可使我们发本求真。维柯基于"真理即创造"之哲学基础,从词源学视角论述了他的人文教育思想:依循禀性而为之教育,调和感觉与理智之关系,促进身心和谐之教育以及重视道德之教育。它对现代的启示为:顺应儿童天性是教育之发端;培养创造力为教育之命脉;促进整体和谐称教育之核心;导向成人之果系教育之宗旨;涵育自我选择谓教育之精神。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维静  
词源理据能够揭示词语背后的故事,解释词的来源及其形态和意义的演变。探究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源理据,分析其所折射和呈现的历史人文等文化背景,既可使学习者增进对西方文化渊源的理解,掌握词语构成和词义演变的历程,又可改变传统教学与记忆模式,提高学习者对词语的领悟、记忆和应用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建次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源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词为"诗余"之论,二是词为"倚声"之论,三是词为"诗余"与"倚声"相结合之论。在第一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三条线索: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在第二个维面,其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侧重从音调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二是侧重从体制渊承上论说词源于乐府之体。上述几个维面,共构出了我国古典词源论的主体空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娄雨  
词源学能够为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文化背景,包括对教育这个概念本身的研究。在重要教育文献中,希腊文παιδε■α,拉丁文educare和humanitas三个概念诞生较早、出现较多,对教育思想史有重大影响。παιδε■α重视整全人格与完美和谐的灵魂的教育,包括对城邦的政治责任感的塑造,以及灵魂中德行与善的培养。educare涵盖从保育、养育到教育的广泛含义,是最为综合性的概念;humanitas是最具有人性与人文特征的教育概念,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的起来的人性修养、技艺与德行。三个古典时期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刘献君(执笔)为了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采取直接与间接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近100所有代表性的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状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凌  
战后韩国的人文教育张凌一、战后韩国人文教育的发展韩国的教育同其国家的政治、文化、伦理和风俗习惯一样,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为此,韩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注重学生个人品行的修养。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和现代化思潮的影响,韩国传统的人文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伶俐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本质同样要求加强和谐校园建设。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品质,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由此推理,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强烈的人文教育功能,即和谐的文化教育功能、人文生成功能和人文渗透功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习万球  
文章探讨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形成和强调图书馆人文教育职能的历史背景。提出了强化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的途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19世纪中期传入日本的《■咭唎紀略》和《海国图志》中,英文"Library"的中译名是"大书馆"和"书馆"。但源自《四洲志》的《海国图志》中,中文"书馆"大部分译自英文的"学校"或"大学"而非"图书馆"。1860年森田冈太郎和1872年市川清流与町田久成先后提出了"書籍館"的译名。日语"図書館"的名称首先来自1877年的东京大学法理文学部图书馆,以该馆为代表,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名称出现过先将"書籍"转换为"圖書",并与建筑设施的其他称谓结合(如"圖書室"),然后再替换为与"館"结合的演化路径。"图书""文库""图书室""图书馆"在中国古代均已出现。日语中只有"図書"源自古汉语,日本在8世纪初出现了名为"図書寮"的机构,一度也负责管理国家的藏书。没有证据表明"library"一词的日译名称"図書室"和"図書館"直接取自中国古已有之的称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斌  尹艳秋  
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兼论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唐斌尹艳秋近年来,关于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问题成为了高教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应指出的是,在目前的理论探讨中存在着一种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的认识,似乎在教育中弘扬了科学精神,不仅不利于人文精神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致隆  
本文作者介绍了哈佛大学和MIT(麻省理工学院)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具体经验,并提出两校重视人文艺术教育的哲学思想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是不可分的,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崇尚人文精神,体现人文价值,才能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种"职业人"不仅应具有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职业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职业的态度和情感。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的偏差,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办学定位不准导致人文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本质体现与办学目标的应然选择。为此,需要重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精神,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建立和完善职业人文教育的体系和操作机制,探索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新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敏娟  
大学以培养“人”为天职,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大学要通过人性化的课程设置、人性化的评价机制、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教学来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云兰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除了专业技术过硬,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秋燕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视角、多途径、多形式来提升实效性。从教育的本体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因此,弘扬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人文原则,有机融入人文内涵并注重人文情感的培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