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8)
- 2023(7027)
- 2022(5909)
- 2021(5601)
- 2020(4478)
- 2019(9739)
- 2018(9720)
- 2017(18286)
- 2016(9552)
- 2015(10405)
- 2014(9830)
- 2013(9141)
- 2012(7969)
- 2011(7184)
- 2010(6976)
- 2009(6501)
- 2008(5932)
- 2007(5191)
- 2006(4473)
- 2005(3548)
- 学科
- 济(28980)
- 经济(28830)
- 管理(26320)
- 业(23330)
- 企(22701)
- 企业(22701)
- 方法(12761)
- 业经(10901)
- 理论(10379)
- 中国(9919)
- 农(9558)
- 和(8956)
- 财(8244)
- 数学(7381)
- 数学方法(7200)
- 学(7121)
- 教育(6671)
- 技术(6096)
- 农业(5908)
- 制(5636)
- 贸(5622)
- 贸易(5620)
- 企业经济(5573)
- 经济理论(5537)
- 易(5472)
- 地方(5236)
- 策(5168)
- 务(5131)
- 财务(5109)
- 财务管理(5102)
- 机构
- 学院(122356)
- 大学(120343)
- 管理(46339)
- 济(42722)
- 经济(41716)
- 理学(40405)
- 理学院(39936)
- 管理学(39102)
- 管理学院(38851)
- 研究(36148)
- 中国(24818)
- 京(23850)
- 科学(21875)
- 范(21412)
- 师范(21298)
- 财(20898)
- 江(17776)
- 中心(17274)
- 师范大学(16889)
- 财经(16866)
- 所(16165)
- 经(15306)
- 业大(14777)
- 教育(14632)
- 研究所(14591)
- 州(14584)
- 北京(14297)
- 农(14142)
- 技术(13818)
- 院(12895)
- 基金
- 项目(84613)
- 研究(68359)
- 科学(68354)
- 基金(60313)
- 家(50821)
- 国家(50304)
- 社会(45194)
- 科学基金(44290)
- 社会科(41678)
- 社会科学(41667)
- 省(34069)
- 教育(33655)
- 基金项目(31703)
- 编号(30513)
- 划(28612)
- 成果(26233)
- 自然(26102)
- 自然科(25572)
- 自然科学(25568)
- 自然科学基金(25104)
- 资助(22424)
- 课题(20327)
- 项目编号(19817)
- 重点(18969)
- 部(18777)
- 创(18712)
- 年(18262)
- 发(18256)
- 国家社会(17760)
- 规划(17342)
共检索到17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晓红
本文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探讨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的建构,认为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不论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运用语言的知识,还是教学的语言知识都应被视为是从社会环境的经验中产生的。外语教师的教学的语言知识至少应该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批判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知识都与教师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相关。外语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决定了其教学的语言知识基础,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自传应置于外语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允 徐锦芬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个人内化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推进的过程,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的客观意义和现实作用日益彰显。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述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社会文化理论,目的在于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对于合作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做理论诠释,并对具体实施提出设想。
关键词:
外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文化理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虹 刘晓陵 胡谊
机能性系统分析是维果斯基理论框架中一个核心内容;其分析对象是人类高级心理机能,以及起中介作用的各类文化工具和心理工具;其分析视角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具体考察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与发展;其分析过程则是探讨个体如何通过与社会过程的互动,以质性转化方式来形成特定的高级心理机能。由此出发,可以引申出教育心理学中相应的能力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变,有助于开发出真正符合社会文化思想的有效教育方法与举措。
关键词:
心理机能 辩证法 社会文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要求我们关注教师自身的实践理性,通过加深对教师思维与行动的认识来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实。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某重点大学的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冲突话语及其解决方略,并将他们行动背后的实践理性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进行了关联。在对教师群体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呈现了一名大学教师实践理性的表征样态,即整合、中道和权衡,以期作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镜像。研究发现,教师的实践理性与其所生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场域之间存在勾连。如果我们借用中国文化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画出中国大学教师实践理性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静
当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交融碰撞,对大学生语言文化内涵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其具有以下特征:对普通话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语言杂用现象、存在粗俗以及暴力等方面的倾向等。对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语言文化建设工作路径多样化;引导广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应用规范语言的自觉性等,以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
文化价值理念 大学生 语言文化新内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永亮
二语社会化理论指出,语言习得不仅是认知心理的体现与发展,也是在不同历史、政治和社会文化语境下借助交际与互动行为创生出来的。根据这种观点,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常规可为语言教师与学习者或学习者之间提供互动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与外语课堂互动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当今学界关于二语抑或外语在课堂互动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集中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利弊有何差异、如何优化互动策略与
关键词:
课堂互动 社会文化语境 语言习得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周林兴
档案馆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接受并反映其所依赖的社会文化。但它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它能动地在档案收集中通过收集什么、不收集什么来强化某种文化并弱化某种文化存在;在档案保管中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整理与组织来凸显什么档案是有价值的什么档案是无价值的;在档案服务中通过对某些服务对象与服务功能的偏向来执行其服务理念,并在这些程序中彰显自己对社会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
档案馆 文化建构 价值认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傅荣贤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学界更为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性的认识现状,重点分析图书馆参与社会文化建构的反向能动作用。[方法 /过程]指出图书馆的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过程看似客观,实无不涉及对文献背后所记录的知识性质的裁定,且主动地彰显着关于知识是什么的本体论、关于知识如何存在的存在论、关于知识如何被认识的认识论、关于知识为什么的目的论,从而也改变着文献背后的知识面貌,直接影响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在从作者到读者的文献知识传递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并不中立的中介性机构——图书馆,它始终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建构着社会文化。[结果 /结论]追问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建构功能,有助于正确认识和...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知识 文化建构 能动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西方"维果茨基复兴"运动的后期,人们发现了维果茨基情感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中的重要性。本文在把握维果茨基情感理论整体结构及其在教育学上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儿童学建构中,情感理论在教育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段旭琰 雷江华
维果茨基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求,在缺陷观中,立足常态的社会缺陷观这一定位,区分了原发性缺陷与次生性缺陷两种类型,提出了补偿、代偿、超补偿三条克服路径;在发展观中,以多维立体的视角剖析了特殊儿童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可塑性、迂回性、社会制约性;在教育观中,提倡基于补偿的“加法”教育、基于完人的全程教育、基于共性的个别化教育、基于支持的特殊教育、基于发展的社会教育。以此关照,特殊教育者应全面认识缺陷,积极促进补偿的自主性;辨证理解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支持;具身化施教,突出社会环境育人之效。
关键词:
维果茨基 缺陷 补偿 特殊儿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晓燕 林炎琴 王文芳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奠定了前苏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从六十年代开始 ,他的理论逐渐进入西方心理学领地 ,并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锐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利用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理论对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很有启发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本文围绕苏俄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论述,着重考察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论"的方法论基础;梳理维果茨基学派关于儿童发展的彼此拮抗的两种理论假设——"发展-掌握论"与"发展-自我运动论";进而联系苏俄从"儿童学批判"到"儿童学复兴"的历史事实,阐述维果茨基学派儿童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维国
维果茨基把任何引发新事物产生的行为都视为创新行为,认为创新想象经历感知、分离、联想、具形化四个过程,经验、言语、需要、情感、环境是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他认为创新想象始于游戏,到成人期达到发展高峰;主张通过拓展经验、鼓励想象、培养兴趣等途径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果茨基的创新观对当今创新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维果茨基 创新观 创新想象 联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