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3)
2023(6153)
2022(5066)
2021(4428)
2020(3656)
2019(8142)
2018(8032)
2017(14835)
2016(7912)
2015(8718)
2014(8681)
2013(8068)
2012(7280)
2011(6663)
2010(6639)
2009(6115)
2008(5885)
2007(5260)
2006(4529)
2005(4067)
作者
(22312)
(18919)
(18604)
(17765)
(11679)
(8886)
(8318)
(7302)
(7133)
(6687)
(6378)
(6255)
(6016)
(5942)
(5824)
(5656)
(5594)
(5576)
(5496)
(5252)
(4799)
(4607)
(4538)
(4288)
(4227)
(4097)
(4078)
(4047)
(3853)
(3774)
学科
(29647)
经济(29603)
管理(24955)
(21359)
(17833)
企业(17833)
方法(11822)
数学(10387)
数学方法(10267)
(8891)
中国(8700)
(8248)
(7939)
(7194)
地方(6922)
(6827)
贸易(6827)
(6687)
(6641)
业经(6578)
(5605)
金融(5598)
(5473)
银行(5459)
理论(5321)
农业(5311)
(5301)
(5242)
财务(5205)
财务管理(5198)
机构
学院(109314)
大学(108109)
(43572)
经济(42658)
管理(41179)
研究(36181)
理学(35706)
理学院(35351)
管理学(34698)
管理学院(34506)
中国(27119)
(21969)
科学(21941)
(21346)
(18890)
(17861)
财经(17052)
中心(16707)
(16668)
业大(16412)
研究所(16227)
(15546)
农业(14831)
(13950)
师范(13744)
(13581)
经济学(13577)
北京(13439)
(13085)
财经大学(12709)
基金
项目(77095)
科学(61030)
研究(56258)
基金(56192)
(49333)
国家(48952)
科学基金(42304)
社会(36836)
社会科(34987)
社会科学(34981)
(31159)
基金项目(29252)
自然(26673)
教育(26183)
自然科(26127)
自然科学(26118)
(25738)
自然科学基金(25650)
资助(22529)
编号(22467)
成果(18078)
重点(17273)
(16673)
(16505)
(16401)
课题(16075)
国家社会(15708)
创新(15380)
(14992)
科研(14506)
期刊
(46927)
经济(46927)
研究(31691)
中国(24129)
学报(19049)
(17544)
(16938)
科学(16238)
管理(15757)
大学(14518)
学学(13830)
教育(13518)
农业(11714)
(9623)
金融(9623)
技术(9409)
业经(9247)
经济研究(8715)
财经(8453)
(7373)
(6066)
问题(6005)
商业(5874)
(5777)
科技(5303)
(5188)
统计(5134)
业大(4944)
(4849)
会计(4587)
共检索到162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乐明  陈晓菲  王杰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将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作为维权意识的代理变量,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影响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因素并测度其边际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位级别的提高,认知程度也随之加深,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此测度不同劳动者群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工资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严格实施整体上对工资增长均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家欣  熊晖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种工资决定机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软法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工资集体协商在制度表现、治理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是弥补硬法治理模式下工资集体协商缺陷的有效制度安排。构建以软法治理为核心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强化工会职能、培育协商公共空间以及构建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敏  乔朋华  李爱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源于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是在社会分配不均衡的背景下,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情况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于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与员工组织认同感之间,以及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发挥作用对组织认同感影响的三个假设,以齐齐哈尔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开展情况为例来验证假设,并且结合假设的验证结果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的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简晓培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劳动关系双方及有关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洋  韩俊江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立法还不普遍,当前有8个地区正式实施立法。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国家层面工资集体协商立法缺失,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够细化,现行法律的执行效果不好,缺乏法律责任和冲突处理机制的规定等。因此,加快工资集体协调专项立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建议提升立法层次、拓宽立法内容、完善协商主体、明确政府角色、强化法律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工资集体协商是建立企业内部分配正常增长与制约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自1994年以来,杭芝机电有限公司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胡印亭  程雅馨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人才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要素,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关键,而集体协商被视为破解收入分配困境,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制造业一线职工工资决定机制中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北京市的制造业为例,分析集体协商制度对北京市制造业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的影响效应。以A、B、C三家企业为例分析北京市制造业中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三个行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与行业中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在工资决定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展集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黎黎  
立法上,地方政府以"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在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阶段发挥辅助作用,在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阶段发挥主导角色。实践中,地方政府以"推广者"的实际运行,着力于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而对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相对忽视。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会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协调劳资关系、完善工资决定机制的功能发生扭曲。回归"监督者"的定位,需要恪守协约自治下的政府角色,对协商过程各阶段的行为进行规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恋  李敏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产业民主理论,文章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态度的跨层次影响。以广东省42家企业和1 374名员工的匹配数据为分析对象,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