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2)
- 2023(12306)
- 2022(9865)
- 2021(9022)
- 2020(7370)
- 2019(16756)
- 2018(17038)
- 2017(32194)
- 2016(17869)
- 2015(20176)
- 2014(20652)
- 2013(19837)
- 2012(17682)
- 2011(15815)
- 2010(16361)
- 2009(14708)
- 2008(14756)
- 2007(13379)
- 2006(11907)
- 2005(10904)
- 学科
- 济(74373)
- 经济(74297)
- 管理(52481)
- 业(49999)
- 企(41266)
- 企业(41266)
- 方法(33396)
- 数学(29191)
- 数学方法(28501)
- 中国(22522)
- 农(19401)
- 技术(16884)
- 财(16507)
- 学(16400)
- 业经(16290)
- 地方(14913)
- 理论(14146)
- 制(13313)
- 农业(13086)
- 银(10983)
- 银行(10956)
- 贸(10771)
- 贸易(10763)
- 环境(10686)
- 务(10560)
- 和(10502)
- 财务(10486)
- 财务管理(10452)
- 易(10401)
- 行(10388)
- 机构
- 学院(255132)
- 大学(253402)
- 济(96753)
- 管理(94583)
- 经济(94223)
- 研究(85710)
- 理学(80800)
- 理学院(79797)
- 管理学(77743)
- 管理学院(77267)
- 中国(64043)
- 科学(55907)
- 京(55470)
- 财(44331)
- 所(44145)
- 农(43165)
- 江(40728)
- 研究所(40013)
- 中心(39408)
- 业大(39208)
- 财经(35288)
- 北京(34826)
- 范(34730)
- 师范(34343)
- 农业(33775)
- 州(32727)
- 经(31996)
- 院(31795)
- 技术(31182)
- 经济学(29728)
- 基金
- 项目(170641)
- 科学(133653)
- 基金(122194)
- 研究(121035)
- 家(108153)
- 国家(107341)
- 科学基金(92090)
- 社会(75531)
- 社会科(71683)
- 社会科学(71663)
- 省(67896)
- 基金项目(63427)
- 自然(61111)
- 自然科(59819)
- 自然科学(59807)
- 自然科学基金(58671)
- 划(57493)
- 教育(56979)
- 资助(51351)
- 编号(48897)
- 成果(39221)
- 重点(38880)
- 发(36365)
- 部(36179)
- 创(35280)
- 课题(35090)
- 创新(33135)
- 科研(32391)
- 计划(31773)
- 国家社会(31443)
- 期刊
- 济(107764)
- 经济(107764)
- 研究(74453)
- 中国(54645)
- 学报(42218)
- 农(39405)
- 科学(39041)
- 管理(36584)
- 财(35336)
- 教育(32809)
- 大学(31983)
- 学学(30091)
- 技术(27452)
- 农业(26594)
- 融(21221)
- 金融(21221)
- 业经(17551)
- 经济研究(17242)
- 财经(17015)
- 统计(15292)
- 问题(15138)
- 经(14717)
- 业(14657)
- 技术经济(14336)
- 策(14073)
- 科技(13415)
- 版(13052)
- 图书(13051)
- 决策(12331)
- 现代(12094)
共检索到382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昌明 张永勇 王中根 王月玲 白鹏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良性水循环理念的角度,针对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等三大核心问题,以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和LID优化技术方法为重点,探讨了支撑海绵城市实施的关键技术方法,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雨洪模型;并以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常德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得出:现状常德城区径流系数在0.33~0.81之间,平均值为0.64;按确保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采用渗、滞和蓄等多种LID消纳各地块径流,城区90%的地块均能达到控制目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伟 陈玮
由中部快速城镇化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园区"规划建设实践的典型案例出发,总结其发展特色及存在问题;然后根据产业集聚、空间开发、劳动力及城镇化等理论依据,对"大园区"存在的必然性与矛盾性进行辩证研究;最后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理念构建、用地变换、产业转型、空间结构等方面提出新的工业园区规划思路,并应用于湖北武穴市的规划案例中,以指导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克服"大园区"建设的冲动,有理有序地进行工业园区的科学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大园区 规划模式 中部地区 武穴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军波 张润朋
城市本质上可看作是人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建筑物。基于此认识构建城市规划模式,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从城市居住功能、就业功能、交通功能和游憩功能四个方面构建宜居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利益诉求、延续城市文脉,打造人文城市、关注弱势群体,实现人际公平、促进城市规划体制改革,注重价值层面真理的阐述。
关键词:
城市本质 城市规划 生存需求 发展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迎成 赵虎
首先从西方经济学"次优理论"和实践当中由于包容欠缺而产生的城市规划失灵现象出发,论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关注包容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三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包容观以及对应的城市规划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包容观应该是一种主动的、适度的和动态的理性包容。在此基础上,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公共利益的优先性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理性城市规划包容观的内涵,即更加关注公平、更加以弱势群体为本和更加强调公众参与。
关键词:
理性包容 次优理论 价值观 城市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韦 熊向宁 王芳 黄广生
研究目的:基于国家行业规程对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及土地定级技术路线进行再认识,并提出一种兼顾城市规划影响的城镇土地定级技术途径。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地价潜力模型,揭示城市规划对土地质量的综合影响,基于模型测算结果提炼成城市规划因素因子,纳入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后参与多因素综合评价确定土地级别。研究结果:城市规划通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综合部署各项城市建设对土地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兼顾城市规划因素的土地定级技术路线不仅能克服传统土地定级的局限,而且对现有国家规程的技术框架进行了扩展。研究结论:武汉市商业用地定级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亦楠 邱红
为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融资难题,应以优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为导向,激发地方公债融资潜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广公私合作融资方式,倡导金融创新融资途径,构建一个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领域多元化的多维融资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融资 税收 地方公债 公私合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禄峰 张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但我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较有效率和效益、较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
城镇化 发展模式 城市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志超 李杨 霍文杰
新加坡是世界上城市规划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且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规划起步条件都比较差、都拥有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都是国家控有土地,本文研究希望能从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建议。文中从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民主与法治、文化与创新等四个角度论述新加坡城市规划中的成功之处与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比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新加坡 城市规划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宇 王成新 姚士谋 于春
市场经济背景下,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推行有偿使用阶段进入到推行运营土地的理念阶段。政府要促进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及变现,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是两个重要手段,前者为土地资产变现提供基础、创造条件,后者为土地资产变现提供平台。从客观上分析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当前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土地储备和城市规划未能充分互动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土地储备规划与计划的编制和运行机制,是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土地储备 城市规划 互动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连英
技术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一样包括进出口两个方面,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是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引进包括软件引进、硬件引进以及智力资源的引进这样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受益于国际技术贸易。但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着一条路子:引进——使用——落后——再引进的低层次循环。所以,卫生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技术再出口,以卫生技术带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实现行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书燕 王达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带来新一轮的城市综合开发浪潮。与此伴随而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政府诉求提升,正催动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变迁,梳理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3.0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为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综合开发 商业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晁恒 李贵才 林雄斌
地方政府在中国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土地财政模式则为地方政府实现竞争优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紧扣社会经济变迁的宏观背景下,通过"企业化"的视角全面地解释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并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内涵体系,分析土地财政模式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其有效性与合理性。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有效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导致其有效性与合理性出现了分离,难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是超前的土地城镇化不能带来规模收益递增,且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改变,则城镇化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勇 曹宗平
城镇化作为特定区域产业、要素聚集的动态空间载体,其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优劣的综合指标。西部地区城镇化主体模式的选择除了要统筹考虑自身的内外条件之外,更应该关注区域内绝大多数待转移人口的意愿与能力。文章基于人本视角展开分析,发现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才是西部地区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最佳主体城镇化形态。
关键词:
人本视域 西部地区 城镇化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新型城镇化课题组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具有"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特点,其在投融资需求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传统的城镇化项目投融资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与新型城镇化投融资需求不相匹配,难以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探索创新型城镇化项目投融资机制和投融资模式,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项目投融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本文基于城镇化项目融资的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系统总结了城镇化项目传统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就我国城镇化项目投融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勤 伏蓉
城市规划兼具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属性。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压缩"式推进过程中,城市规划问题不仅表现为公共政策性的偏离,也表现为空间调控功能的失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变革势在必行。我国城市规划既要回归公共政策属性,更要还原其空间属性,实现政策性与空间性并重。为此,应在规划的价值取向、调控功能、作用范围、实现机制及运作过程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空间调控 新型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