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3)
2023(8746)
2022(7657)
2021(7018)
2020(6244)
2019(14993)
2018(14502)
2017(27924)
2016(15554)
2015(17803)
2014(17909)
2013(17644)
2012(16643)
2011(15218)
2010(15554)
2009(14466)
2008(14446)
2007(13366)
2006(11708)
2005(10663)
作者
(47257)
(39357)
(39303)
(37612)
(25134)
(19258)
(18117)
(15496)
(15006)
(14193)
(13502)
(13180)
(12647)
(12615)
(12507)
(12499)
(12368)
(11659)
(11560)
(11524)
(9946)
(9811)
(9733)
(9184)
(9090)
(8857)
(8826)
(8795)
(8155)
(7993)
学科
(64149)
经济(64075)
管理(38706)
(37560)
方法(30778)
(29905)
企业(29905)
数学(27346)
数学方法(26962)
(17394)
贸易(17390)
(17269)
(17156)
(17018)
中国(16677)
(15426)
(12592)
地方(12282)
业经(11687)
(11633)
农业(11175)
理论(10151)
(9263)
(9214)
(9205)
教育(9195)
财务(9179)
银行(9164)
财务管理(9142)
(9026)
机构
大学(227350)
学院(222849)
(90846)
经济(88889)
研究(80103)
管理(79510)
理学(68142)
理学院(67239)
管理学(65649)
管理学院(65245)
中国(59726)
科学(51101)
(49401)
(44990)
(42525)
(42141)
研究所(38609)
中心(36798)
业大(36504)
农业(35910)
(35811)
财经(32947)
北京(31402)
(31146)
师范(30750)
(29915)
经济学(28823)
(28479)
(27713)
经济学院(26229)
基金
项目(145793)
科学(112781)
基金(104691)
研究(103403)
(92972)
国家(92130)
科学基金(76667)
社会(63645)
社会科(60161)
社会科学(60137)
(57043)
基金项目(54558)
自然(50809)
教育(49879)
自然科(49650)
自然科学(49627)
(49076)
自然科学基金(48727)
资助(44551)
编号(42002)
成果(35824)
重点(33672)
(32907)
(31060)
课题(30196)
(29688)
科研(28821)
大学(28728)
计划(27826)
教育部(27754)
期刊
(98633)
经济(98633)
研究(66956)
中国(49697)
学报(42093)
(39940)
科学(35583)
(33706)
大学(31190)
教育(31098)
学学(28908)
管理(28659)
农业(26641)
(19331)
金融(19331)
技术(19321)
财经(16732)
经济研究(16599)
(15387)
业经(14805)
(14459)
(14129)
问题(13632)
(12295)
图书(12029)
国际(11719)
统计(11316)
技术经济(11310)
业大(10459)
世界(10443)
共检索到343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凤珠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在使用汉语"一点儿"和"有点儿"时,常常把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中的用法套用在汉语中而使汉语语意出现偏误。为了避免这种偏误现象的发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从汉语词义、词性、语法功能等角度入手,为学生讲清楚"一点儿"和"有点儿"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汉语中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以此来排除学生的母语干扰,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两个词在汉语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平在5月9日《科技日报》撰文提出,多数人在总结中国科技实力时,言必谈中国至今不敢称科技强国的原因。其中有一条"罪状"颇有意思——我们国人过分重视国际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英  
随着汉字识字量的增加,预科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汉字的书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即由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的学习难度渐渐大于字形相近造成的学习难度,同音别字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针对两族预科学生经常出现的同音别字的偏误和偏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同音字教学的主要难点提出适当的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红娟  步延新  
汉语虚词"了"的滥用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学生出错频率最高的语法偏误之一。本文从韩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分析了韩语表示过去时制词尾的""和汉语"了"在语法语用方面的异同,同时指出,对语用条件的不明确是韩国学生规避使用"是……的"强调句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运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书写形式有误、语义理解有误、语义搭配不当、句法运用不当、语用范围不妥等。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对汉语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掌握不够;第三,对汉语成语使用语境了解不多;第四,成语工具书的误导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莉  
本文通过对中亚留学生汉语书面语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以标点符号在所调查的语料中使用次数的多少为序,概括了中亚留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形体书写和使用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改进对外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顾烨青  
近代中国汉语"图书馆"一词的出现和普及是受日本的影响,罗振玉和吴汝纶在"图书馆"一词进入清政府官方文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丹丹  刘秋凤  
首先对聋生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构词偏误进行了详细描写,把所统计到的433例构词偏误分为新造词、语义相关语素替代、语素错误、语素顺序错误和其它错误几大类,每大类下又分不同小类;其次在描写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偏误数量和所占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聋生有较强的构词意识和语素意识,会运用语素分解策略和整词习得策略进行汉语词汇学习;最后,描写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聋生汉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语义中心意识、强调目标词理据和对比相同或近义语素构成的词群。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方建华  李月琦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学生对于汉语的书写能力较强,倾听、阅读和语言交流能力一般,运用汉语进行独立思维的综合能力较弱;学生汉语语言能力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学生汉语语言能力与学生汉语语言态度及其家长汉语语言态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家长汉语语言态度在学生汉语语言态度与学生汉语语言能力的相互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家长语言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分别在学生语言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与学生语言能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云龙  
以结构主义、认知—心理为基础,结合社会—语用考察,对外来词出现与发展机制作出统一性解释。外来词的出现受认知—心理机制中对称象似动因制约;字母词之外的多种形式的外来词具有中间语性质,它们是意象形成的产物;字母词的出现,反映了借入语词语向借出语原型的靠拢;外来词的演化受认知—心理的激活、阻断和范畴化控制。外来词出现与发展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是按照语言发展观对外来词进行动态规范的有益支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才让措  
为探讨藏族学生汉语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799名牧区藏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语听、说、读、写及语词思维(语词推理、语词联想)能力进行测验的结果表明:(1)通过测验藏族中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预测其汉语水平;(2)藏族中小学生的汉语水平表现出由低向高、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发展的趋势;(3)汉语水平的发展与语词推理、语词联想之间相关显著,表明藏族中小学生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本文用定量统计和静态描写的方法,考察汉语水平处于中高级阶段的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词汇生成能力。词汇生成能力的高低与被试个体、词汇的难度、构词语素的难度等因素有关。词汇生成偏误主要有错序、替换、生造词等类型。偏误是由于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失误、过度类推等原因造成的。应加强词法教学和语感养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梁丹丹  王玉珍  
运用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对聋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程度范畴的偏误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发现聋生在汉语形容词程度范畴使用上存在范畴缺失和误用两大误区,偏误的成因主要发生在形态句法层面。聋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应该获得统一的解释,应该注重从实际语言现象中寻找规律,这就需要理论语言学家的参与。目前聋生汉语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积累语言事实建立相关语料库、提高聋校教师语言学素养和系统地对自然手语和汉语进行比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江民  魏玉清  
语言类型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本研究基于维吾尔族学生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基本特点,运用语言类型学相关理论,从语言共性的角度出发,立足语序理论、名词数范畴理论、致使范畴理论、时范畴理论、体范畴理论和情态范畴理论,对现代汉语和维吾尔语进行了教学层面上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在维吾尔族学生的现代汉语教学中要有跨语言视角,要充分利用语言共性规律,加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现代汉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