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7373)
2022(14723)
2021(13444)
2020(11488)
2019(25992)
2018(25836)
2017(50146)
2016(26955)
2015(30218)
2014(30143)
2013(30017)
2012(27615)
2011(24873)
2010(25221)
2009(24004)
2008(23690)
2007(21305)
2006(19142)
2005(17665)
作者
(78573)
(65517)
(65146)
(62140)
(41907)
(31148)
(29449)
(25433)
(24831)
(23581)
(22496)
(22139)
(21120)
(20976)
(20364)
(19943)
(19472)
(18915)
(18741)
(18699)
(16324)
(16175)
(15763)
(15018)
(14639)
(14635)
(14584)
(14438)
(13160)
(12760)
学科
(131336)
经济(131168)
(99983)
管理(95510)
(90030)
企业(90030)
方法(51656)
数学(41568)
数学方法(41200)
(36544)
业经(35730)
(33978)
中国(28998)
(26547)
地方(25965)
(25113)
财务(25044)
财务管理(25013)
农业(23866)
(23759)
企业财务(23749)
技术(21202)
理论(20976)
(20973)
(20273)
(19574)
(19041)
贸易(19029)
(18879)
(18413)
机构
学院(397904)
大学(396130)
(171514)
经济(168092)
管理(159619)
理学(136848)
理学院(135436)
管理学(133525)
管理学院(132794)
研究(131149)
中国(102553)
(83782)
(81542)
科学(77128)
(65402)
财经(64349)
(62624)
(60402)
中心(59115)
研究所(58681)
(58309)
业大(55781)
北京(52907)
经济学(52528)
农业(48613)
(48351)
师范(47935)
(47748)
财经大学(47454)
(47186)
基金
项目(258747)
科学(205206)
研究(192132)
基金(189641)
(163063)
国家(161663)
科学基金(140841)
社会(124007)
社会科(117546)
社会科学(117514)
(100643)
基金项目(100338)
自然(89812)
自然科(87722)
自然科学(87702)
教育(86766)
自然科学基金(86175)
(82881)
资助(77730)
编号(77572)
成果(62765)
(57460)
重点(57104)
(55320)
(55155)
课题(52897)
国家社会(51274)
创新(51097)
(50858)
教育部(49961)
期刊
(201014)
经济(201014)
研究(124163)
中国(75203)
(66129)
管理(64790)
(58255)
学报(56842)
科学(54355)
大学(44365)
学学(42178)
(40717)
金融(40717)
农业(39426)
教育(37776)
技术(35728)
财经(33432)
业经(32094)
经济研究(31704)
(28719)
问题(25527)
技术经济(22518)
(21753)
现代(19722)
理论(19487)
世界(18437)
(18209)
商业(18191)
科技(17845)
财会(17609)
共检索到603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明  曹廷求  
近期银行抽贷、断贷导致企业陷入资金危局甚至破产的现象不断涌现,成为学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银行放松续贷标准,减少抽贷和断贷。那么,银行续贷标准的改变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以2007年监管改革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续贷标准的收紧或者续贷限制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发现,续贷限制既会提高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又会改善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和宏观层面的信贷资源配置。流动性风险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减少了企业短期贷款水平、增加了现金持有和营运资本。微观治理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降低了掏空和非效率投资,而宏观层面的信贷资源配置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使高质量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降低了僵尸企业形成的可能性。总体而言,续贷限制提高了公司绩效。本文的结果表明,盲目放松续贷标准可能会扰乱银行本有的监督功能以及债务的治理功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后续的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洁  何伟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缺乏是导致企业年金发展迟缓的主要因素。从总体来看,全国至今没有关于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统一法规,而从税收优惠的幅度来看,大多数地方采取企业缴费工资的4%的税收优惠幅度明显偏低,难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应适当提高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幅度,明确个人缴费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为了防止企业滥用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偷税、漏税,政府还应制定一些反偷税、漏税的条款。允许职工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免税,即允许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中扣除,这有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双方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加快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曲文轶  
为向市场经济过渡 ,俄罗斯在转轨初期便推出了大规模私有化方案 ,期望以此变革经济基础 ,并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实际情况是 ,尽管与国有企业相比 ,改制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改制企业自身的经济绩效却在转轨以后逐步恶化。通过分析表明 ,在转轨经济条件下 ,为提高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 ,产权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远非是充分条件 ,宏观经济的稳定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明  曹廷求  
本文检验了信贷供给周期对微观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供给周期具有双向效应,总量效应体现为信贷扩张降低了企业异质性风险,而结构效应体现为信贷扩张提高了企业的系统风险,总体而言信贷扩张增加了微观企业的总风险。从不同类型企业的检验结果看,信贷供给扩张能够在更高程度上降低高增长、小规模企业的异质性风险,并在更低程度上提高两类企业的系统风险,总量效应占主导地位。而信贷供给扩张在更高程度上降低了国企和高杠杆企业的异质性风险,并在更低程度上提高两类企业的系统风险,结构效应占主导地位。从不同宏观经济形势的结果看,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明  曹廷求  
本文检验了信贷供给周期对微观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供给周期具有双向效应,总量效应体现为信贷扩张降低了企业异质性风险,而结构效应体现为信贷扩张提高了企业的系统风险,总体而言信贷扩张增加了微观企业的总风险。从不同类型企业的检验结果看,信贷供给扩张能够在更高程度上降低高增长、小规模企业的异质性风险,并在更低程度上提高两类企业的系统风险,总量效应占主导地位。而信贷供给扩张在更高程度上降低了国企和高杠杆企业的异质性风险,并在更低程度上提高两类企业的系统风险,结构效应占主导地位。从不同宏观经济形势的结果看,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信贷供给的总量效应较弱而结构效应更强。本文揭示了信贷供给周期在微观企业层面累积风险的根源、具体机理及其表现形式,对于新常态下如何改善总需求管理、实现供给侧改革和总需求管理的协调配合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丽  项本武  
城市聚集经济是指产业活动在城市聚集所产生的促进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构建企业生产率决定模型,对中国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劳动力市场共享、技术外溢为企业提供了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构成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本地投入-产出联系影响最强,技术外溢次之,劳动力市场共享较弱。基于分行业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不同微观基础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基本结论一致。强化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关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余音  徐素敏  张倩  袁煜  李勇峰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改革已成了人们议论和思考的焦点.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上海部分经济专家以及国有、乡镇、街道企业的“老总”们举行座谈.会议气氛相当活跃.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屁股决定脑袋”.换句雅致的话,叫作“存在决定意识”.每人所处的地位、境况不同,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苦衷和心声;然而,大家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柯  吕介民  
文章选取2007-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经济周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在经济衰退期的研发投入显著高于经济繁荣期,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存在逆周期特征,进一步,政府信贷干预会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信贷干预会加剧经济高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负效应,在经济衰退期,政府信贷干预会降低经济低增长期的企业自主创新正效应。此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与不严重的企业受到政府信贷干预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晴  
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外资也将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关于服务业FDI经济效应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效应上,而对微观效应关注较少。本文梳理了服务业FDI的微观溢出效应、相对价格效应、创新和效率增进效应方面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文献,为今后对我国引进服务业FDI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华军  闫庆悦  孙曰瑶  
本文利用品牌经济学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微观视角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机制进行了规范分析。从企业角度,通过构建简洁的碳排放强度模型,将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分解为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研究表明技术进步率和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有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而规模的扩张则不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同时,品牌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定价权而放大技术进步的正效应和抵消规模扩张的负效应。从消费者角度,研究表明低碳标识可以作为品牌符号引导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选购,从而加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品牌经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有力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长林  王天宇  
在地根经济中,土地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近年来,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却鲜有研究单独讨论土地的杠杆性质及其风险特征。本文以地方政府为例,在一个合约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该问题。研究发现:土地资产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还将导致其杠杆率上升,此即杠杆放大效应;该效应通过收益渠道和风险渠道同时发生作用,使地方政府项目终止的概率增大,且在终止状态下使整个经济遭受更大损失。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该放大效应关于土地递增,并随土地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强。最后,基于融资平台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了以上结论。本文建议:采取综合手段保持土地价格稳定,并对地方政府及其下属的土地储备中心实行土地抵押比例上限管理;涉及土地供给的调控政策应当审慎操作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长林  王天宇  
在地根经济中,土地是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近年来,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讨论,却鲜有研究单独讨论土地的杠杆性质及其风险特征。本文以地方政府为例,在一个合约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该问题。研究发现:土地资产的增加不仅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还将导致其杠杆率上升,此即杠杆放大效应;该效应通过收益渠道和风险渠道同时发生作用,使地方政府项目终止的概率增大,且在终止状态下使整个经济遭受更大损失。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该放大效应关于土地递增,并随土地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强。最后,基于融资平台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灿  
本文分析了不同担保方式、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小微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作用方向,得出: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中逆向选择行为明显;紧密的银企关系缓解了逆向选择行为,但增大了道德风险;银行竞争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了事后道德风险。最后,给出了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信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瑜  
经济增长方式本是宏观经济方面的概念范畴,其转变也主要从宏观方面着手研究,但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果”,宏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离不开其微观基础企业的行为。本文仅就此作一定探讨。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企业各环节行为 1.投入环节:粗放型方式下,企业只注重资源投入的数量,认为投入越多越好(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不顾一切地扩大规模,而不注重投入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投入的成本、风险、结构等。投入的成本指企业为取得这些要素投入所付出的代价,企业易忽视的是资金投入的成本,资金投入对企业而言就是融资问题。投入的结构既包括各投入要素相互间的比例结构关系,如对特定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章元   段文   程郁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效应对于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和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多基于宏观数据展开且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首先基于要素密集度差异的利率传导渠道和所有制差异的融资约束渠道分析货币政策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和产出规模的差异性影响,然后使用中关村2001—2012年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第一,宽松货币政策会刺激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进而扩大产出,但对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刺激作用大于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第二,宽松货币政策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本深化程度,且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深化加深程度更显著,同时其显著降低了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者报酬份额,但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无显著影响;第三,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异质性影响是利率传导渠道和融资约束渠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与基于加总时间数据及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形成互补,研究结论意味着瞄准经济增长率的货币总量控制目标应该与时俱进地考虑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