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7)
2023(17216)
2022(14472)
2021(13459)
2020(11626)
2019(26037)
2018(25817)
2017(49455)
2016(26469)
2015(28972)
2014(28669)
2013(28305)
2012(25659)
2011(22655)
2010(22634)
2009(21397)
2008(21257)
2007(18777)
2006(16233)
2005(14533)
作者
(74631)
(62290)
(62232)
(58977)
(39744)
(29826)
(28163)
(24300)
(23729)
(22099)
(21270)
(21033)
(19779)
(19545)
(19356)
(19238)
(18512)
(18418)
(17935)
(17878)
(15390)
(15364)
(14997)
(14248)
(14040)
(14039)
(13817)
(13765)
(12401)
(12091)
学科
(110630)
经济(110464)
(103603)
管理(92984)
(90905)
企业(90905)
方法(54751)
数学(45847)
数学方法(45402)
(37840)
(34189)
业经(32841)
中国(26870)
(26650)
(26648)
财务(26601)
财务管理(26555)
企业财务(25269)
农业(24161)
技术(20521)
(20281)
贸易(20270)
(19774)
(19170)
银行(19133)
(18568)
(18327)
理论(18314)
(18066)
(18036)
机构
学院(374940)
大学(371818)
(158736)
经济(155830)
管理(153887)
理学(132618)
理学院(131404)
管理学(129428)
管理学院(128749)
研究(113658)
中国(95435)
(78997)
(75556)
科学(66788)
(64644)
财经(62503)
(56991)
(56287)
业大(55917)
中心(55583)
(54989)
农业(50719)
研究所(49318)
经济学(49124)
财经大学(46567)
北京(46460)
经济学院(44649)
(43865)
商学(42688)
商学院(42326)
基金
项目(252776)
科学(201276)
基金(188153)
研究(181658)
(163412)
国家(162011)
科学基金(141916)
社会(119115)
社会科(113116)
社会科学(113085)
基金项目(99829)
(98279)
自然(93186)
自然科(91003)
自然科学(90974)
自然科学基金(89444)
教育(83831)
(81956)
资助(76729)
编号(70709)
(56813)
重点(56296)
成果(55325)
(55231)
(52375)
创新(51081)
(50641)
国家社会(50206)
教育部(49520)
(49318)
期刊
(170119)
经济(170119)
研究(105989)
中国(68491)
(65467)
管理(61319)
(58971)
学报(55303)
科学(52152)
大学(43630)
(43042)
金融(43042)
学学(42056)
农业(39201)
技术(34553)
财经(31751)
业经(29243)
教育(28463)
(27092)
经济研究(26449)
(22926)
问题(22532)
技术经济(19825)
财会(19128)
(17999)
统计(17758)
(17539)
商业(17485)
理论(17451)
现代(17337)
共检索到548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祥钟   林浩强   张泽涛  
当前新形势下,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疏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渠道。本文以2007年续贷政策变动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续贷政策变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续贷限制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风险承担。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投资机会较多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说,续贷政策收紧抑制其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在续贷限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向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改进银行续贷政策以促进企业风险承担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帮助  朱垠  
风险承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大规模企业并购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模型,实证检验了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中介效应表明,并购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削弱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结果表明,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效应在低市场地位、小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突出;行业外并购和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并购影响企业产出的理论研究,而且从社会责任视角为企业如何调控和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精准把控和应对风险提供新思路,对企业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熊梦圆  张曾莲  徐坤亮  
本文利用2013年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系统检验放松利率管制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与启示:第一,取消贷款利率管制后,民营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提高,相较而言,仅放松贷款利率上限对企业风险承担无显著影响。第二,基于横截面异质性的机制检验发现,在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严重和财务风险较低的企业中,放松利率管制对风险承担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放松利率管制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在降低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的同时,也逐步增加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翟  王文晓  
2007年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笔者以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物权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变化,揭示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其机理。结果证实: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显著推动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其间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改善融资约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能力、调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和改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个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物权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揭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丰富了“法与贸易”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为通过法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爱玲  王雪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考察社会信用环境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失信越严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失信环境主要通过加剧融资约束与增加供应链风险性来抑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成立时间较短的企业及未受产业政策扶持的企业在失信环境中的风险承担选择更为保守;此外,政府通过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与信用监管可以有效缓解社会失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熹   刘国枝   王利   周浩倩  
风险承担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董事网络中心度显著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结构洞对企业风险承担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知识溢出在董事网络中心度以及结构洞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中均发挥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企业应该合理构建董事网络关系;优化董事网络结构,适度获取外部知识,提升决策质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戴娟萍  郑贤龙  
本文研究了政治关联以及政治关联层级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政治关联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且政治关联层级越高,民营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越低。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的认识,同时对加快市场化进程和转变政府职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安兵  龚星宇  陈创练  黄寰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2006—2020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承担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会显著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这一结论在利用“资管新规”政策构建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和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分别通过会计账户关联机制和金融风险传染机制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削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承担效应,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缓解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则有利于缓解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效应。本文为中央银行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高雅萍   雷玲  
行业锦标赛激励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值得关注。文章选择2009—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检验。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行业锦标赛激励强度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经理人市场有效程度较高、CEO过度自信以及CEO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而产权性质削弱了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行业锦标赛激励增强了投资意愿、提高了研发支出,以上构成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业绩。文章以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明晰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情境特征和作用机制,为新兴资本市场行业锦标赛激励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敏  童丽静  许浩然  
本文以我国2001~2012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社会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越低,高管激励越充分,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越多,社会网络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总经理构建的社会网络,董事长构建的社会网络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社会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债务融资和研发水平的提升,即社会网络越丰富,企业负债越高,研发投入增长越快。本文丰富了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对企业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吉涛  王子晋  孙晓康  
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推行了“沪港通”“深港通”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本文借助沪深港通准自然实验平台,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且数字金融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路径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制度通过增强分析师关注,使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竞争度更高和市场化进程更快的公司中更显著。本文为沪深港通制度对微观主体投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并为数字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发挥协同效应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作为研究契机,基于2008~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深入探讨"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因产权性质、政府补助、高管特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拓展了税制改革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斯文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07-2012年数据为基础,剖析了金融衍生品对企业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是整体的衍生品还是不同合约类型的衍生品,对个体风险和系统风险均产生了抑制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衍生品对个体风险的抑制效应在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其中外汇衍生品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而商品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则不显著。此外,还发现整体衍生品和单一衍生品对系统风险的抑制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国柳  胡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管理者财产风险存在"兜底"效应,有助于缓解管理者的风险规避等代理冲突,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管理者自利成本降低从而诱发潜在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增加企业风险承担;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激励效应"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而"道德风险效应"没有得到支持。本文是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首次研究尝试,对于深入理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