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
2023(1005)
2022(818)
2021(787)
2020(671)
2019(1518)
2018(1551)
2017(3122)
2016(1832)
2015(2073)
2014(1968)
2013(2083)
2012(1899)
2011(1649)
2010(1691)
2009(1543)
2008(1487)
2007(1432)
2006(1250)
2005(1177)
作者
(5033)
(4233)
(4106)
(3938)
(2533)
(1932)
(1838)
(1670)
(1560)
(1518)
(1444)
(1370)
(1343)
(1312)
(1309)
(1296)
(1255)
(1240)
(1207)
(1166)
(1049)
(1048)
(1035)
(1018)
(984)
(914)
(910)
(908)
(858)
(821)
学科
(8064)
经济(8053)
(5394)
(4793)
劳动(4776)
方法(4605)
数学(4318)
数学方法(4289)
管理(4051)
(3702)
中国(3439)
(2953)
(2793)
企业(2793)
农业(2786)
动力(2293)
劳动力(2274)
人口(2238)
(2164)
农业劳动(2143)
农业人口(2050)
(1707)
贸易(1707)
(1677)
(1359)
市场(1160)
业经(1099)
(1075)
理论(1069)
(1068)
机构
大学(25680)
学院(24882)
(12231)
经济(12053)
管理(9243)
研究(8240)
理学(7986)
理学院(7917)
管理学(7733)
管理学院(7694)
中国(6704)
(5308)
(5298)
科学(4711)
(4541)
财经(4420)
经济学(4399)
(4300)
(4086)
经济学院(3940)
研究所(3836)
业大(3793)
中心(3671)
(3619)
农业(3590)
财经大学(3382)
北京(3325)
(2860)
(2858)
师范(2822)
基金
项目(16142)
科学(12819)
基金(12405)
研究(11083)
(10877)
国家(10797)
科学基金(9223)
社会(7640)
社会科(7276)
社会科学(7274)
基金项目(6252)
自然(6006)
资助(5920)
自然科(5910)
自然科学(5907)
自然科学基金(5788)
(5652)
教育(5461)
(5007)
编号(4271)
(3922)
成果(3585)
教育部(3493)
重点(3467)
国家社会(3351)
人文(3267)
大学(3115)
科研(3115)
(2962)
社科(2950)
期刊
(12518)
经济(12518)
研究(7195)
中国(6903)
学报(4261)
(4250)
(3771)
科学(3550)
管理(3508)
大学(3299)
学学(3138)
农业(2767)
财经(2375)
(2364)
金融(2364)
经济研究(2098)
(2060)
(1972)
(1972)
劳动(1972)
技术(1954)
教育(1924)
问题(1749)
统计(1673)
业经(1627)
国际(1507)
理论(1447)
(1433)
(1432)
(1309)
共检索到3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文彬  
案情简介刘某2015年3月到某公司从事包装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至2017年2月28日。2017年2月28日公司车间主任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至2018年2月28日。2017年3月1日,公司盖章发布通知一份,通知载明:"刘某系我公司员工,于2017年2月28日,合同到期,因视力不能适应现场工作,今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刘某于2017年3月1日到公司上班,公司不让其入厂工作,并向其出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荣鑫  兰朝晖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时,因对"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维持或提高"有不同理解,易引发争议。因此,对约定条件的判定标准应从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两方面入手,要坚持有利于劳动者权益落实的利益倾向原则;坚持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整体和不可分性,以及可物化原则。同时,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或明确规定"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内涵,或删除例外情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宪华  
案情简介2008年4月10日,赵、钱、孙、李与某公司签订为期3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前,某公司人事管理人员吴某2011年3月8日单独交给四人已盖章、与原劳动合同条件相同的新劳动合同各一份,但四人提出带回宿舍考虑。4月15日,四人将签好字的劳动合同交该公司。7月5日,四人以某公司为被申请人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其续订而未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3000元/月)和经济补偿金共计78000元整。某公司同意与四人解除劳动关系,但认为续签劳动合同未成立的责任不在己,不应承担双倍工资赔偿责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后认为,四人之劳动合同签名均非本人签字、劳动合同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青青  
案情简介巩某2010年9月入职某置业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书》,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9月10日起至2011年9月9日止,2010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书》。2012年8月1日,该公司以直接送达的方式告知巩某劳动合同于2012年9月9日到期终止,公司将不再与其续订劳动合同。2012年8月2日,公司收到巩某邮寄的《续签劳动合同申请》,称由于其与公司已经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青青  
案情简介巩某2010年9月入职某置业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书》,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9月10日起至2011年9月9日止,2010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书》。2012年8月1日,该公司以直接送达的方式告知巩某劳动合同于2012年9月9日到期终止,公司将不再与其续订劳动合同。2012年8月2日,公司收到巩某邮寄的《续签劳动合同申请》,称由于其与公司已经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乔卉  
案情简介■职工宋某1993年10月进入山东某石油分公司工作,1998年7月1日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前,双方没有办理续订劳动合同的手续。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宋某继续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了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草案明确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此种处理事实劳动关系的方式引起了很大争议,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条款提出了建议;也有人认为这样规定有失公平,并且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治行为也会受到了不恰当地限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