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5)
2023(17393)
2022(14560)
2021(13698)
2020(11871)
2019(27299)
2018(26856)
2017(51383)
2016(27549)
2015(31283)
2014(30556)
2013(30507)
2012(27921)
2011(24970)
2010(24902)
2009(23467)
2008(23669)
2007(21151)
2006(18108)
2005(16388)
作者
(76473)
(64103)
(64020)
(60688)
(40955)
(30691)
(28979)
(24854)
(24111)
(22722)
(21675)
(21575)
(20458)
(19984)
(19770)
(19760)
(19044)
(19034)
(18513)
(18351)
(15651)
(15609)
(15472)
(14684)
(14354)
(14334)
(14292)
(14003)
(12773)
(12709)
学科
(122350)
经济(122224)
(107237)
管理(97007)
(96267)
企业(96267)
方法(59547)
数学(49805)
数学方法(49322)
(39411)
(34657)
业经(33968)
中国(31282)
(28735)
财务(28688)
财务管理(28639)
企业财务(27263)
(24599)
农业(23975)
(23295)
贸易(23278)
技术(23118)
(22681)
(20135)
理论(19942)
(19490)
地方(19430)
(19341)
(18681)
(18184)
机构
学院(396697)
大学(394274)
(174046)
经济(170993)
管理(164310)
理学(141948)
理学院(140625)
管理学(138729)
管理学院(137987)
研究(124438)
中国(100825)
(81638)
(81249)
科学(71423)
财经(64899)
(61105)
(60702)
(59132)
中心(58671)
(58395)
研究所(54554)
业大(54227)
经济学(53293)
北京(51167)
经济学院(48196)
财经大学(48152)
农业(47900)
(45980)
(45950)
师范(45518)
基金
项目(259631)
科学(208772)
基金(193708)
研究(191077)
(166483)
国家(165102)
科学基金(145415)
社会(125601)
社会科(119336)
社会科学(119307)
基金项目(102309)
(100039)
自然(93535)
自然科(91529)
自然科学(91506)
自然科学基金(90027)
教育(87914)
(83348)
资助(79218)
编号(75790)
成果(59991)
(59247)
(58483)
重点(57437)
(54744)
创新(53977)
国家社会(52738)
教育部(51881)
课题(50950)
人文(50833)
期刊
(187513)
经济(187513)
研究(113791)
中国(74132)
(68414)
管理(65306)
(54878)
科学(53445)
学报(52607)
大学(41496)
学学(39332)
(37764)
金融(37764)
农业(37471)
技术(37014)
教育(34279)
财经(33138)
业经(31014)
经济研究(30520)
(28494)
问题(24560)
(23941)
技术经济(22893)
(21442)
统计(20430)
财会(20031)
(19499)
世界(19328)
商业(18910)
现代(18550)
共检索到585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国  
绩效衰退改变了企业战略参照点和风险态度,表现出不同于成长绩效的创新行为差异。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循环CDM模型,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绩效衰退对企业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绩效衰退增加了企业创新动机,衰退程度越大企业越可能通过创新策略实现复苏;(2)衰退企业的创新驱动具有生存参照性,历史绩效衰退比行业绩效衰退更可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3)制度逻辑的存在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实施,绩效衰退时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集中的权力结构比分散的权力结构更容易做出创新决策;(4)绩效衰退降低了创新效率损失,表现出更高的创新产出弹性。本文研究结论为衰退企业创新与刚性的悖论关系及其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观察视角,进一步丰富了衰退组织复苏战略的研究成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国  
绩效衰退改变了企业战略参照点和风险态度,表现出不同于成长绩效的创新行为差异。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循环CDM模型,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绩效衰退对企业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绩效衰退增加了企业创新动机,衰退程度越大企业越可能通过创新策略实现复苏;(2)衰退企业的创新驱动具有生存参照性,历史绩效衰退比行业绩效衰退更可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3)制度逻辑的存在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实施,绩效衰退时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集中的权力结构比分散的权力结构更容易做出创新决策;(4)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晓华  肖永平  
根据企业理论和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导致上市公司竞争力衰退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每股收益越大,上市公司竞争力衰退的可能性就越小,即市场占用率越大,公司竞争力就越强。每股收益越大,则公司的竞争力越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长期投资比率、关联占用率越大,公司的竞争力衰退可能性就越大,即公司债务负担过重、盲目投资和关联占用资金大都可能导致公司竞争力衰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照成  侯经川  
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的关系以及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表明,相比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显著的正向调节,调节变量能够促进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但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产生的调节效应比低成本竞争战略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从来  袁静  
按照并购双方行业的相互关系 ,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本文认为 ,公司所处产业的性质 (成长性、成熟性、衰退性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 ,处于不同性质产业的公司进行不同类型并购后的绩效不同。利用我国上市公司 1 995— 1 999年 3 3 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处于成长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 ;处于成熟性行业的公司进行纵向并购绩效相对最好 ;处于衰退性行业的公司进行横向并购的绩效最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冒乔玲  许敏  
依据2007-2010年创新型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以R&D经费支出强度为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从企业市场成长和利润成长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及其态势。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公司的市场成长速度、成长效率正相关,与公司利润成长速度无关;技术创新促进公司市场成长见效快、持续期短,在提升公司成长效率上有短期滞后性,累积效应较好,但未能创造经济价值。研究建议:企业应当将技术创新战略适时由市场导向向市场、利润并重导向转变,开拓强化突破性创新,且在以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实施过程中,努力发掘产品创新的增值能力及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自杰  曾敏  
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企业是创新主体。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注重创新的企业往往会形成较低的财务杠杆,即创新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保持较高的财务宽松区间。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很好的保持较高的财务宽松区间,那么这个企业将不能很好地执行它所制订的创新战略,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因此,完善的资本市场对于我国的自主创新战略至关重要,我国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让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温军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2005—2007年343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经营者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发现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国有持股比例(包括国有股和国有法人持股)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反相关关系,国有持股比例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低;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效应,机构持股比例越高,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独立董事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较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明显高于独立董事占比较低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冯学良  
"金融+科技"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直接影响。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水平越高,越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但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更容易受到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金融科技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缓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资金约束,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鉴于此,政府应鼓励并加大金融科技的发展力度,为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提供更多机会和窗口;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引导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建华  谢璐华  
文章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法(PSM-DID),选取我国上市企业2009-2018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创新资源流向的作用。实证发现:第一,"营改增"能有效引导企业创新资源流向,改善企业创新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第二,"营改增"政策能引导创新资本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流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三,营改增"政策能够大大加强不同权属企业的创新资源流向,对于创新资本资源来说,流向国有企业效果最为明显;对于创新人力资源而言,流向混合制企业效果最佳;第四,"营改增"政策作用下,不同行业的创新资源流向变化呈现差异性,它能够有效引导科技创新资本资源流向科技制造行业,但对科技服务行业的创新人才的流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徐旭  
该文旨在考察我国目前融资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关系。构建不同融资结构下的最优创新收益模型,同时基于国泰安数据库中2007-2011年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与融资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回归结果显示,融资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曲线显现出明显的倒"U"型特征,且拐点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值约为2.6,明显高出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比值。该文基于上述分析探讨了我国融资体制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娟   康茂楠   潘梓桐  
本文利用2007—2021年上市企业专利数据,研究OFDI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OFDI及非OFDI企业知识溢出对国内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均具有促进作用;OFDI企业实用新型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更为明显,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则逊于非OFDI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供应商集中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均显著挤占OFDI企业发明专利知识溢出的创新激励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国庆  
企业战略与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衰退产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但衰退产业中的企业战略却很少受到关注。为了摆脱衰退困境 ,企业必须重视战略创新。首先企业应当识别衰退 ,树立产业危机感 ;其次 ,要认识到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战略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 ;再次 ,根据衰退产业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战略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国庆  
产业创新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文章首先分析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目标层次 ;然后探讨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方向 ,提出衰退产业的信息化创新、绿色化创新和生命技术创新是其基本方向 ;最后阐述了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路径 ,具体分析了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和创造全新产业等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季良  刘健  
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2012—2015年中国4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创新驱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内外部创新驱动机制(双驱机制)对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驱机制整体上有利于企业综合绩效的提升,外部驱动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强于内部驱动,双驱机制的整体驱动力优于单一的内外驱动;技术创新因素对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