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6.42.4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19)
2023(21141)
2022(17896)
2021(16537)
2020(14050)
2019(32175)
2018(31482)
2017(59673)
2016(32601)
2015(36400)
2014(35591)
2013(35417)
2012(32379)
2011(28998)
2010(28734)
2009(26683)
2008(26393)
2007(23191)
2006(20282)
2005(17968)
作者
(95360)
(79763)
(78952)
(75139)
(50454)
(38114)
(35688)
(31280)
(30273)
(28300)
(27130)
(26832)
(25269)
(25140)
(24534)
(24393)
(23704)
(23678)
(22944)
(22815)
(19800)
(19426)
(19404)
(18093)
(17822)
(17628)
(17506)
(17415)
(15938)
(15726)
学科
(135620)
经济(135471)
(110386)
管理(102916)
(96215)
企业(96215)
方法(64619)
数学(54206)
数学方法(53575)
(40056)
(38895)
业经(36943)
中国(35645)
农业(27885)
(26883)
财务(26810)
财务管理(26772)
(26110)
(25661)
贸易(25651)
企业财务(25438)
(25051)
(24958)
技术(23444)
地方(23361)
理论(22572)
(22171)
(20960)
(20007)
环境(19884)
机构
学院(466339)
大学(465674)
(192006)
经济(188390)
管理(185451)
理学(161117)
理学院(159409)
管理学(156625)
管理学院(155784)
研究(155021)
中国(118792)
(98850)
科学(97181)
(86723)
(84405)
(78119)
业大(73542)
研究所(71528)
中心(70638)
财经(70553)
(67516)
农业(66617)
(64549)
北京(61767)
经济学(58704)
(57180)
师范(56500)
(55947)
(53962)
经济学院(53199)
基金
项目(321525)
科学(253297)
基金(235972)
研究(228729)
(208329)
国家(206610)
科学基金(177431)
社会(146466)
社会科(139000)
社会科学(138964)
基金项目(124149)
(124119)
自然(117232)
自然科(114615)
自然科学(114581)
自然科学基金(112587)
(104996)
教育(104583)
资助(97836)
编号(90785)
重点(72148)
成果(71943)
(70730)
(67902)
(67730)
创新(63073)
科研(62130)
课题(61985)
国家社会(61466)
教育部(60410)
期刊
(203678)
经济(203678)
研究(131821)
中国(85749)
学报(78431)
(76377)
科学(71051)
管理(70320)
(68144)
大学(59257)
学学(56340)
农业(52675)
教育(43275)
技术(40552)
(38830)
金融(38830)
财经(34861)
业经(34172)
经济研究(33284)
(30394)
(30041)
问题(26723)
技术经济(24128)
统计(22909)
(22667)
科技(22458)
(21734)
(21054)
图书(20993)
现代(20897)
共检索到67557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娟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选择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这一微观视角,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绩效激励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的绩效激励程度平均提高10%,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提升0. 46%-1. 2%。这表明,绩效激励水平的提升是促进现阶段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进一步的回归发现,企业的开放性程度、配置水平显著影响绩效激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因此,本文建议企业在注重激励的同时,也须加强对交流环境和相应设施的改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虹  王明明  李唐  
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文章创新性地选择了管理效率这一微观视角,就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稳健地实证检验。通过回归发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管理效率基于当前的均值每提升10%,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1. 72%~2. 92%,管理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就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展开了进一步验证,分析发现:管理效率可以通过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开放性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文章建议企业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应配合对相应的机器设备和交流环境进行优化,以实现企业的高效和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唐  董一鸣  王泽宇  
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加快供给质量升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所提出的企业供给侧质量能力的一般性测度方法,围绕管理效率、质量能力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逻辑机制问题展开全面的实证研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与管理效率相比,质量能力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更强的直接效应;管理效率则主要通过提高质量能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工具变量法、处理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质量能力升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因果效应。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识别策略,研究进一步发现:管理效率是提升中国企业质量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产品质量竞争力、质量要素配置状况则是管理效率推动质量能力升级的两个重要渠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欣  邓大松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李唐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例,选取处理效应的识别策略,就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因果效应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于工资收入的促进效应均在至少5%显著性水平上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而以员工冒险精神、风险偏好指数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也得到了相似的估计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李唐  
作为人力资本"非认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的重要因素,人格经济学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新兴热点。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基于微观一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而言,以开放性为代表的创新型人格特征较为稀缺,其对于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为明显。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开放性人格特征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连发  王昇唯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要素的合理配置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各类政府评奖活动对企业行为以及资源配置可能产生多维度影响,但鲜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政府质量奖评选为对象研究政府评奖对企业的效应,并探讨可能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实证检验发现获奖对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的正效应,这一效应可以被企业信贷条件的改善、生产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投入的增加所解释,同时企业家人力资本、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优惠性政策也对这一效应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地检验发现,获奖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效应。因而,政府组织的评奖活动,确实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信贷、补贴和创新等方面的更多资源,但其对于生产率的净效应却不显著,对盈利能力有负效应。这表明,评奖可能导致各类资源流向效率更低的企业,从而带来了资源配置扭曲。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唐  李青  陈楚霞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能力对于中国企业在风险预测、业务模式调整和价值发现等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数据管理能力得分指标,就数据管理能力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统计分析表明,与生产经营组织流程的管理效率相比,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明显偏低,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率提高的重要瓶颈。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数据管理能力得分每提高1个标准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加18.15%。异质性检验表明,数据管理能力的生产率效应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分组相对偏高。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数据管理能力将通过增强企业家风险预测能力、改善人力资本绩效激励、优化目标规划、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等4种中介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表明,在有效处理遗漏变量、反向因果等内生性问题的前提下,数据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本文的实证发现对大数据时代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连发  叶青青  王昇唯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数据,研究了建立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建立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变换企业管理效率的不同评价指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企业党组织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三种可能路径是:提升员工稳定性、促进工资集体协商以及改善员工福利。企业党组织对于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效应,在未建立董事会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中更大,说明在企业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时,企业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优势。因而,企业党组织不仅承担团结群众等政治功能,而且对于企业管理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虹  刘芸  李唐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的识别思路,实证分析了使用国际标准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国际标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稳健的因果效应,匹配后的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基本在13.7%以上。对此,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快建立通过国际标准使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体系;鼓励标准化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提高标准化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我国标准化服务贸易的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虹  刘芸  李唐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的识别思路,实证分析了使用国际标准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国际标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稳健的因果效应,匹配后的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ATT)基本在13.7%以上。对此,本文建议:政府应加快建立通过国际标准使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体系;鼓励标准化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提高标准化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我国标准化服务贸易的出口。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凡  许伟  王平田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数据,运用OLS和IV回归分析,在解决了技能溢价、人力资本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质量和技能溢价的交互项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技能溢价能够对人力资本质量产生激励作用,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为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转型,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技能溢价激励员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非技能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质量,从而共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虹  宁璐  
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劳动生产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基于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年龄效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总体和内资企业的年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企业不存在显著的企业年龄效应。经过计算,企业年龄在10年左右时劳动生产率达到最高水平。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鼓励企业加强对劳动力新技术应用的专业性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转变发展方式,打破对原始路径的依赖,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对冲企业年龄增长带来的劳动生产率负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陈文津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动力之一,已有研究基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要素投入的分析,均未能全面解释部分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从企业质量能力的微观视角出发,运用最新一手企业调查数据,就质量能力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渠道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互补性能力,质量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提高了企业以新产品销售和专利为代表的创新产出;第二,在质量能力中,质量需求满足能力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质量能力主要通过引导企业将研发聚焦于客户需求满足,进而提高产出;第三,辅助回归结果表明,质量能力促进了企业家、管理层及非研发部门参与研发创新,促进了企业的外部研发合作,提高了企业决策中的数据使用,并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上述效应是质量能力提升研发创新效率的潜在机制。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应转变创新支持政策策略,在给予创新补贴等直接物质支持的同时,强调帮助企业提升配套质量能力;鼓励企业引进专业咨询服务,全面提升内生能力;引导企业树立市场化导向的创新观,将对顾客需求的满足作为研发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青  李唐  宁璐  
作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家族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对于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运用2018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1))数据,本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个维度出发,就中国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创新差异、不同代际家族企业的创新异质性等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引入企业年龄、所有制特征、技术溢出、创新集聚、行业与地区特征和共同时间趋势的前提下,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低创新”特征,其不仅体现在研发支出、有效专利数量分别较非家族企业偏低72.22%和17.15%,而且在有效发明专利、生产方法创新和辅助性生产系统创新等领域,家族企业的创新表现也显著偏低。稳健性检验表明,在有效解决测度误差、因果倒置和遗漏变量等问题之后,家族企业的“低创新”特征仍稳健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创新偏低主要集中于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地区和行业;与一代家族企业相比,二代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均相对偏高。内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家能力、管理质量是引致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创新差异、不同代际家族企业存在创新异质性的重要原因。工具变量估计策略有力支持了家族企业“低创新”特征满足因果推断的统计要求。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