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4)
- 2023(12280)
- 2022(9779)
- 2021(8747)
- 2020(7457)
- 2019(16524)
- 2018(16568)
- 2017(32564)
- 2016(17429)
- 2015(19618)
- 2014(19666)
- 2013(19244)
- 2012(17063)
- 2011(14955)
- 2010(15241)
- 2009(14657)
- 2008(14830)
- 2007(13600)
- 2006(12231)
- 2005(11635)
- 学科
- 业(86750)
- 企(80077)
- 企业(80077)
- 管理(75462)
- 济(73821)
- 经济(73689)
- 财(30945)
- 业经(29828)
- 方法(28910)
- 农(26048)
- 制(22484)
- 务(21649)
- 财务(21615)
- 财务管理(21590)
- 数学(20551)
- 企业财务(20479)
- 数学方法(20421)
- 中国(20097)
- 农业(18821)
- 技术(17645)
- 体(16521)
- 划(15732)
- 策(15617)
- 体制(14129)
- 理论(14061)
- 和(13879)
- 经营(13045)
- 企业经济(12556)
- 银(12543)
- 银行(12533)
- 机构
- 学院(252351)
- 大学(247643)
- 济(108404)
- 管理(106372)
- 经济(106187)
- 理学(90895)
- 理学院(90142)
- 管理学(89151)
- 管理学院(88684)
- 研究(74954)
- 中国(62330)
- 财(55814)
- 京(51230)
- 财经(42818)
- 科学(40912)
- 江(40572)
- 经(38713)
- 农(38649)
- 所(35965)
- 中心(35415)
- 业大(32861)
- 经济学(32300)
- 北京(31655)
- 研究所(31517)
- 州(31508)
- 财经大学(31278)
- 商学(30339)
- 商学院(30075)
- 农业(29681)
- 经济学院(29033)
- 基金
- 项目(159304)
- 科学(129035)
- 研究(122073)
- 基金(118317)
- 家(99960)
- 国家(99002)
- 科学基金(88617)
- 社会(81368)
- 社会科(77043)
- 社会科学(77025)
- 基金项目(62840)
- 省(62785)
- 自然(54945)
- 教育(54914)
- 自然科(53767)
- 自然科学(53756)
- 自然科学基金(52913)
- 划(50326)
- 编号(50146)
- 资助(46096)
- 成果(40727)
- 制(36975)
- 创(36627)
- 业(36123)
- 部(35732)
- 重点(34563)
- 国家社会(33835)
- 发(33480)
- 创新(33222)
- 课题(33080)
- 期刊
- 济(130104)
- 经济(130104)
- 研究(74902)
- 中国(52958)
- 财(48981)
- 管理(45906)
- 农(37581)
- 科学(31514)
- 学报(30092)
- 融(26115)
- 金融(26115)
- 农业(25238)
- 大学(24975)
- 业经(23735)
- 学学(23455)
- 技术(23427)
- 财经(22256)
- 教育(22233)
- 经济研究(19677)
- 经(19162)
- 问题(16759)
- 业(15534)
- 财会(14489)
- 技术经济(14289)
- 现代(13516)
- 商业(12871)
- 会计(12726)
- 贸(12445)
- 世界(12355)
- 图书(12324)
共检索到390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于梦晓
本文以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探究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和高管风险偏好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高管风险偏好强化了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正向影响,削弱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绩效期望落差与服务化行为的关系受产权性质异质性的影响;并且,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选择服务化转型的时机以及厘清服务化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国际化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燕玲 郑伟伟 高皓
随着商业环境动态性持续加剧和不确定性逐步增强,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保持优势位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管理问题。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关注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中采取战略响应行为的多样性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下的响应式搜索行为。研究发现,创新绩效期望落差显著促进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即跨地区和跨行业搜索行为。在引入工具变量、控制样本自选择、双重差分估计以及更换回归方法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路径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主要通过激发高管风险承担意愿和强化高管创新关注程度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财务绩效低于期望水平和分属高科技产业时更为明显。拓展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会驱动制造业企业更倾向在技术水平先进的行业和商业环境成熟的地区进行搜寻。本文将创新管理目标、组织绩效反馈与企业响应式搜索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困境下的战略响应行为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关健 尹静怡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讨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与营销投入的机制差异,以及媒体关注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随着实际绩效和期望目标间负向差距的扩大,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大幅度显著增长,且营销投入增长幅度更大;②来自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两者的影响大于历史负向绩效期望差距的影响,且行业压力和资本市场压力对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的影响显著不同;③当绩效不佳企业受到的媒体关注度更高时,负向绩效期望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如何在不同业绩期望差距下做出创新行为的选择,一直是制造企业战略决策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组织行为、威胁刚性和前景理论等理论框架,将业绩期望差距纳入制造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的前因要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历史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呈现倒U型关系,且相对于探索式创新,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敏感性更高;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相对于利用式创新,行业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探索式创新更加敏感。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均正向调节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三,根据公司属性、行业、区域分组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它们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组织风险偏好在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间存在部分中介。进一步进行拓展分析,制造企业中两类创新行为均可提升企业绩效,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可以在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取得平衡。研究结论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敏 冯丽娟
本文选取2012年沪深A股上市1063家制造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了TMT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行为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拉大TMT内部薪酬差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积极性投资,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提高企业绩效。研究结果深化了TMT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以期为我国上市制造企业TMT薪酬制度设计带来启示。
关键词:
TMT 内部薪酬差距 投资行为 企业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莉 程田源
鉴于已有相关研究中缺乏基于同群效应作用的“认知—比较—行动”管理逻辑视角,基于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绩效期望差距的中介效应视角切入,构建“同群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绩效期望差距—焦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绩效期望顺差和绩效期望逆差都在同群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绩效期望逆差(或顺差)越大,实际绩效低于(或高于)行业期望绩效越多,越有可能开展(或中止)绿色创新;市场不确定性与环境规制均正向调节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淋 刘春林
文章基于绩效反馈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正向影响企业的并购数。同时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淋 刘春林
文章基于绩效反馈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正向影响企业的并购数。同时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以2003—2015年沪深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特征、战略目标、战略需求差异,将其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动态考察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服务化战略的选择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选择意愿不一致,衰退期企业意愿最强烈,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不明显。第二,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化"绩效效应"程度也有差异,成熟期企业最明显,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成长期企业次之,与企业绩效呈"反L型"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魏荣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呈"倒U型"关系,且拐点出现在基尼系数0. 363处;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即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且此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低技术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是收入差距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中介渠道。由此得出结论: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能够推动中国整体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企业成本加成率 企业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张莉娜 胡琴芳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竞争优势重塑的战略手段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关于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实现之间究竟是何种内在关系机制的研究却略显不足。为对这一内在关系机制作出合理性解释,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化、跨组织资源合作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长三角经济圈220家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绩效的获取,与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与外部资源性组织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即实施跨组织资源合作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即市场环境动荡性对制造企业积极实施跨组织资源合作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最后,提出了制造企业应如何加强与域外资源性组织进行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畅 马永军
制造业服务化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并且政府补贴在其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经验丰富企业和沿海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差异和构建合理有效的政府补贴机制是提升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企业绩效 政府补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吴承骏 黄威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制造业数字化对中国不同收入分布企业工资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有助于企业工资收入的增长,但对高工资收入水平的企业影响最大,从而显著扩大了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并且呈现出强烈的“马太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制造业数字化对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类型、地区分布、资本密集度和内部管理成本而异。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证明,制造业数字化通过生产率渠道、创新渠道和产出规模渠道扩大了企业间工资收入差距。本文为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微观证据,对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制造业平稳数字化转型亦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