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1)
- 2023(15835)
- 2022(13372)
- 2021(12338)
- 2020(10359)
- 2019(24189)
- 2018(24020)
- 2017(46009)
- 2016(25304)
- 2015(28741)
- 2014(29061)
- 2013(28727)
- 2012(27022)
- 2011(24636)
- 2010(25154)
- 2009(23363)
- 2008(23530)
- 2007(21454)
- 2006(18871)
- 2005(17455)
- 学科
- 济(106370)
- 经济(106236)
- 管理(75474)
- 业(72486)
- 企(59497)
- 企业(59497)
- 方法(42843)
- 数学(36989)
- 数学方法(36524)
- 中国(30741)
- 农(29995)
- 财(28742)
- 地方(25901)
- 制(25285)
- 业经(24837)
- 学(21669)
- 农业(19826)
- 银(19251)
- 银行(19213)
- 贸(19147)
- 贸易(19133)
- 易(18494)
- 行(18384)
- 融(18268)
- 金融(18264)
- 务(17475)
- 财务(17413)
- 财务管理(17361)
- 技术(17159)
- 体(16792)
- 机构
- 学院(367619)
- 大学(365933)
- 济(148187)
- 经济(144730)
- 管理(136889)
- 研究(128095)
- 理学(116344)
- 理学院(114944)
- 管理学(112932)
- 管理学院(112241)
- 中国(97441)
- 科学(79113)
- 京(78893)
- 财(72165)
- 所(66666)
- 农(64717)
- 研究所(59977)
- 中心(58893)
- 江(58458)
- 财经(55426)
- 业大(54530)
- 范(50941)
- 农业(50587)
- 北京(50417)
- 师范(50414)
- 经(49978)
- 州(46564)
- 院(46056)
- 经济学(44690)
- 省(41291)
- 基金
- 项目(236456)
- 科学(184768)
- 研究(174194)
- 基金(167487)
- 家(146171)
- 国家(144886)
- 科学基金(122785)
- 社会(108382)
- 社会科(102665)
- 社会科学(102632)
- 省(95316)
- 基金项目(88357)
- 教育(81788)
- 划(79812)
- 自然(78277)
- 自然科(76407)
- 自然科学(76381)
- 自然科学基金(75005)
- 编号(71785)
- 资助(68833)
- 成果(60002)
- 发(54819)
- 重点(54313)
- 部(52275)
- 课题(51728)
- 创(49579)
- 创新(46372)
- 制(45375)
- 性(45074)
- 科研(44991)
- 期刊
- 济(172715)
- 经济(172715)
- 研究(111259)
- 中国(82787)
- 农(59816)
- 财(58497)
- 学报(57837)
- 科学(53373)
- 管理(51788)
- 教育(48205)
- 大学(43730)
- 学学(40984)
- 农业(40045)
- 融(37226)
- 金融(37226)
- 技术(33953)
- 业经(29180)
- 财经(27859)
- 经济研究(27057)
- 经(23934)
- 问题(22436)
- 业(22000)
- 技术经济(18497)
- 版(17790)
- 贸(17388)
- 商业(17167)
- 科技(17108)
- 统计(16723)
- 图书(16522)
- 理论(16519)
共检索到56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健 曾宪文 戚文革
文章在分析绩效式教师评价制度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对这两种评价制度的互补性进行了分析,以期将两种教师评价制度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教师评价机制创新的尝试与实践。
关键词:
评价制度 绩效式 发展性 互补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宗彬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同,它认为教师应该是自身评价的参与者,教师的个性与差异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终结行为。但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出发,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实践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评价,还要吸收其合理成分。同时,要努力提高相关评价者自身的评价能力,构建开放、多元和可持续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基本理念 教育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涛 潘志勇
文章在阐述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特征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师评价的趋势,发展性评价应成为今后教师评价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在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合理利用奖惩因素的设想。
关键词:
教师 奖惩 发展性评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俊友
教师绩效评价有其特定的内涵,既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结果的评价。由于教育目标更具模糊性与教育效果的复杂性,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就更应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许多研究者与管理者却把教师绩效评价曲解为“不正确”的教师评价,而把发展性教师评价神化为“正确”的教师评价。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绩效评价只能调动少部分人的积极性,绩效评价是针对过去的、对未来没有意义,唯有发展性教师评价才能促进教师发展,而教师绩效评价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发展性教师评价关于“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假设及其人文主义的管理范式也有其内在的缺陷。虽然,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更高境界的教师评价,但它必须以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其志
通过考察英、美等国家的教师评价历史,对《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一书中的结论之一:“历史的经验表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两种目的截然不同的教师评价制度,两者不能合二为一地加以运用。英国、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曾经为此作过合二为一的尝试,结果都遭到了失败,没有收到两全其美的理想效果”提出否定意见。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麟麟 周西安 符永宏 陈龙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发展性教师评价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究其原因,可能是评价者没有认识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也可能是评价者不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的过程,还有可能是评价者未能处理好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建云 王卓
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在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无法取消的背景下进行的。本文认为在我国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键不是要否与奖惩挂钩而是如何与奖惩挂钩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实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实质上是把评价从一种单纯的管理手段提升为一种专业指导,通过评价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予以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以调动教师内在发展需求为前提,引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规划、积极获取外部评价信息来不断学习,不断调控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 实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栗惠芳 黄长喜 彭帮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是关键,发展性教师评价为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将发展性教师评价引入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从夯实理论基础,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强化评价结果引导,加强有效沟通和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
关键词:
发展性教师评价 绩效评价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凌 朱永红
本文讨论了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弊端,分析了在教师专业化潮流的背景下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和原则,并从规划长期发展目标、实施动态全程教学评价、采用突出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和后效的教科研评价标准和由学生、自我、同事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利用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建国
从制度互补性的角度看,我国现代学徒制构建面临着互补性制度改革滞后的现象,阻碍了新生制度的深入实施。为此,政府必须以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来看待现代学徒制的建设与变革,推动制度环境、互补性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配套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制度互补性 缺失 构建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倩 滕刚
基于高职项目化课程的特点,其评价要突出课程内容设置的职业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发展性课程评价重视以改进为主要特征的形成性功能,其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适合应用于高职项目化课程评价。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相对独立同时又密切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课程建设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和课程绩效评价。其评价应突出以人为本,发挥改进功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芮 王冬冬
通过加强外部合作交流来推动企业内部创新的协同式创新模式已经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协同式创新模式是否能够真正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仍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种争议的来源在于缺乏将组织外部关系与组织内部管理结合起来的思考。为此,本文引入制度互补性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知识获取、吸收和整合各个环节上制度要素的互补效应,探讨了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能够支持外部协同式的创新战略。通过选取来自中国不同行业的600多家大型企业,初步检验了创新管理中不同制度因素间的互补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芮 王冬冬
通过加强外部合作交流来推动企业内部创新的协同式创新模式已经得到了愈发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协同式创新模式是否能够真正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仍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种争议的来源在于缺乏将组织外部关系与组织内部管理结合起来的思考。为此,本文引入制度互补性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知识获取、吸收和整合各个环节上制度要素的互补效应,探讨了何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能够支持外部协同式的创新战略。通过选取来自中国不同行业的600多家大型企业,初步检验了创新管理中不同制度因素间的互补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佟有才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优化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与机制,并且通过实践运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本文基于发展性教师评价观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应当坚持的原则,并结合现实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高校 课堂教学评价 改革设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建国
寄宿制是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项制度,其在农村学校的推行需要相应的配套改革。然而我们在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致影响到这项制度的实效。本文从制度互补性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府需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寄宿制学校 制度互补性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