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845)
- 2022(11002)
- 2021(9975)
- 2020(8111)
- 2019(18182)
- 2018(17745)
- 2017(33136)
- 2016(18189)
- 2015(20340)
- 2014(20070)
- 2013(19225)
- 2012(17769)
- 2011(16068)
- 2010(16426)
- 2009(15409)
- 2008(14935)
- 2007(13370)
- 2006(12085)
- 2005(11296)
- 学科
- 济(71869)
- 经济(71759)
- 管理(55432)
- 业(52181)
- 企(42389)
- 企业(42389)
- 中国(24060)
- 农(22496)
- 方法(21764)
- 地方(20457)
- 财(19916)
- 业经(19398)
- 制(19358)
- 数学(17970)
- 数学方法(17711)
- 农业(15282)
- 银(14281)
- 银行(14265)
- 行(13766)
- 体(13753)
- 融(13732)
- 金融(13729)
- 贸(13421)
- 贸易(13409)
- 易(12970)
- 技术(12479)
- 学(12430)
- 环境(12371)
- 理论(12260)
- 发(12016)
- 机构
- 学院(250695)
- 大学(244487)
- 济(100803)
- 经济(98490)
- 管理(91553)
- 研究(86409)
- 理学(77297)
- 理学院(76368)
- 管理学(75105)
- 管理学院(74622)
- 中国(66339)
- 京(52252)
- 财(50818)
- 科学(50216)
- 所(42970)
- 江(40535)
- 中心(39620)
- 农(38527)
- 研究所(38155)
- 财经(38124)
- 范(36687)
- 师范(36349)
- 经(34252)
- 北京(33236)
- 业大(32856)
- 州(32588)
- 院(31566)
- 经济学(30290)
- 农业(29457)
- 师范大学(28775)
- 基金
- 项目(159636)
- 科学(126464)
- 研究(124522)
- 基金(112204)
- 家(95915)
- 国家(94993)
- 科学基金(82065)
- 社会(78722)
- 社会科(74510)
- 社会科学(74500)
- 省(65849)
- 教育(59675)
- 基金项目(58527)
- 划(54001)
- 编号(52667)
- 自然(49422)
- 自然科(48257)
- 自然科学(48248)
- 自然科学基金(47372)
- 资助(44752)
- 成果(44023)
- 发(39698)
- 课题(38747)
- 重点(36776)
- 制(35121)
- 部(35032)
- 创(34615)
- 发展(32310)
- 年(32299)
- 创新(32256)
共检索到400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李斐
绩效工资改革旨在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而这项改革对绩效及引发的竞争,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侵蚀了学校作为共同体存在的基础。本文认为,重建以竞合关系为改革方向的管理文化,不仅为新任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保障,而且有利于绩效工资改革政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任教师 专业发展 绩效工资 竞合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宿献杰 王爱欣 王志坤 高洪昌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教育世界的创造者,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诉求和时代价值,从个人职业生涯、社会需要、教育发展三方面来考虑,更要站在科教兴国和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考量。新课改对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巨大挑战,然而,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却步履维艰,陷于困境。实行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改善教师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完善制度,走出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改革教师职称晋升评定机制等,则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突围脱困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价值诉求 困境 突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彬
高水平教师是社会的一种期盼,其中涉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收益的公共性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外部性困境的因素,与成本分担相关。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显性成本,更要考虑如何引导学校和教师分担显性成本和承担隐性成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胜
福建省在2010年9月全面部署非中小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简称"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改革借鉴了企业薪酬制度管理的经验,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改变了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相玲
目前,大学英语改革很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突破途径,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困境 突破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爱忠 王普华
因过于依赖头脑和技术,学习被束缚为脖颈以上的桎梏。目前的教师发展存在过于强调认知,忽视知情意的统一,学习去情景化等问题,从而呈现"学了没用"的困境。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发展是身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为突破这一困境指明了方向。如:确立幼儿教师"全人"发展的目标;丰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更新幼儿教师实践知识;促动幼儿教师身心协同发展。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具身学习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坤
增进教师专业性亟须考察并完善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逻辑。建构教师专业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教师教育学科知识,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教师教育实践知识。本研究主要以迈克尔·扬(Michael F.D.Young)的职业知识的"知识本位取向""标准本位取向""联结取向"理论以及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技术的兴趣""实践的兴趣""解放的兴趣"认识兴趣理论,考察、反思当前我国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知识生产逻辑,析出机械主义、表现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知识生产困境。本研究以"我感故我在"为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的另一种理念状态,提出涵育教师知识的三个"活水源头"——热爱、同情与关心,专注涵情育师,以深度的知识学习修炼教师品格,磨砺并完善人际情感交往,以此种情感人文主义教师专业的知识生产逻辑融入、纾解现实困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婉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让广大适龄儿童都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在体制、机制等问题短时间内尚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要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解决好工资待遇问题。工资待遇是教师待遇经济方面的表现,但并不单纯是一个货币概念,背后蕴含着教育财政政策的伦理与价值,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敬嵩 钟鑫
最低工资制度影响着劳动者的收入,也关乎劳动者劳动关系等从业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幸福指数。本文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整理和总结近些年最低工资制度的运行情况,提出深化对工资数据的研究、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切性研究、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分地区分行业改善管理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最低工资制度 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欣
美国最低工资有联邦与州之分。由于适用普遍性与合理工资水平之间的内在紧张难以消除,最低工资呈向下发展趋势。为了补足最低工资的低水平,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政府启动了生活工资立法,形成新的最低工资形式。我国最低工资实施的背景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可考虑借鉴其经验,构建多元最低工资结构,这种多元结构应建立在劳动者"参与中心型"的立法机制之上。
关键词:
最低工资 生活工资 多元结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茂林 冯文全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充分的经济学依据和坚实的管理学基础,同时也有其特定的实施条件。高校教师高人力资本特征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极为复杂的行业特性等因素决定了绩效工资制度在高校缺乏实施的必要条件而难以全面推行。这已为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实践所证实。为此,我国高校只能在确保教师绩效评价的可靠性与实际操作的公平性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绩效工资形式,理性地有限度地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绩效工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
高校建立绩效工资体系,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应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宏辉
绩效工资制度本质是要将劳动者薪酬收入与其业绩挂钩,提高其劳动效率。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都在一定范围内引入绩效工资,或者试图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作为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在实践层面上存在较大困难,这导致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陷入困境,英、美、澳等国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艰难试行便是例证。就我国而言,改革旧有的高等学校教师工资结构,引入绩效与竞争因子,是一种必然趋势,只是需要进行科学论证与设计,包括:尊重大学组织特性与教师工作特殊要求;提高固定基本工资水平,合理调整保障性与奖励性津贴比例;科学构建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案等。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绩效工资制度 改革 反思 方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根 葛新斌
自2008年中央出台"绩效工资"政策至今已逾六载,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效果却不容乐观。可以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的执行情况内化于中央政府逻辑、地方政府逻辑与义务教育学校逻辑的互动过程。不同的行动主体采取不同态度、行动和策略对特定政策加以"阐发"和"运作"是绩效工资政策执行困境形成的根源。为此,优化绩效工资政策的顶层设计、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职责、构筑全方位的权力监控机制,应是消解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困境的可行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